上将《张震回忆录》

王海生(特战76)

<p>上将张震:朝鲜一战重创美军,78岁时要退休,邓小平:再干一届</p><p><br></p><p>《张震回忆录》中有说到:</p><p><br></p><blockquote>“一将功成万骨枯,自己时常回想起战斗岁月,思念已经牺牲的战友,甚至经常会梦见和他们一起战斗的场景。可自己如今还活着,昔日的战友都已血染疆场,我有责任将他们的故事记录下来,让后辈铭记。”</blockquote><p>从参军,到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再到1988年授予上将军衔,最后到2015年逝世(享年101岁),他戎马一生,经历了一个世纪,见证了中国由弱到强。他言传身教,将门之家,一家出了6位将军。</p><p><br></p><p>1914年10月5日,张震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长寿镇的贫苦人家,父亲吴奇才不久后便不幸去世。张震原本姓吴,上面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父亲去世后,家里唯一的支柱倒下,母亲余朵莲一人根本无力抚养4个孩子。</p><p>后母亲得知镇上有一位叫张继纶的篾匠想收养一子,便将张震送了过去。张继纶毕竟有一技之长,和妻子吴命媛养活一个孩子还是绰绰有余的,便给张震取名张见生,后来才改名张震。</p><p>15岁那年,养母给张震办了成人礼,当地习俗。之后又让他与“望儿媳”画梅同房,画梅比他大了6岁,张震一直拿她当姐姐,其实并无夫妻感情。</p><p>因为养父病重,作为成人,张震挑起了家庭重担,回到自己的母校当了校工,可是因为战乱,没几个月,学校就停办了。</p><p>张震只好回家,家里又经常遭到地痞流氓的勒索,如果再不找到工作就要断粮了。</p><p>情急之下跟着邻居去长沙,邻居说长沙有一所学校招校工,一个月可以发4块银元。可是在去的途中才发现被骗了,邻居说当学兵比当校工好,现在都快过年了,当校工没多久就得放假。</p><p>张震知道被骗,可是又不知回去如何跟父母交代,半信半疑下便去报名学兵,结果进去后才知道是北洋军阀所建的南湖兵营。</p><p><br></p><p>北洋军阀</p><p>在这里经常被惩罚,环境又差,官兵之间一点都不和谐,自己时常躲在被窝里哭。</p><p>1930年4月,彭德怀率领红五军主力会师长寿街,张震的家乡被解放,得知消息后的他早已归心似箭,可是连长不让。</p><p>后来在一位贵人的帮助下与家人取得联系,从此参与了红军,因为读过书,组织让他做宣传员,没多久便担任了连政委。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张震负伤,被送到后方医院治疗。有一次黄克诚来医院探望伤员,见到张震,点名让他去前线,可是在场的护士与医生都不同意,因为伤口还在化脓。</p><p>黄克诚说:<span style="color: rgb(240, 65, 66);">“你伤的是手,又不是腿,回到前方也能好好养病。”</span></p><p>就这样,张震跟着黄克诚去了前方,可没过多久便听说,后方的医院被敌人一锅端掉了,那里的医生护士和伤员都牺牲了。</p><p>这件事直到他自己当上了团参谋长才知道,原来那时候已经决定撤离,因为是保密的,战略转移很少有人知道。张震以为黄克诚知道这件事才将自己带走,可是多年后在黄克诚的《自述》中才知他当时也不知道,但是能猜出个大概。</p><p>张震时常在想,如果当年不是黄克诚将自己带走,哪里还会有今天?</p><p><br></p><p>黄克诚大将</p><p>张震跟着红军被迫转移,期间在红三军团第4师10团担任通信主任,跟着部队强渡乌江,四渡赤水,爬雪山过草地,张震说最累的就是脚,很多人要是得到酒,从来不喝,都是用来搓脚,这样能减轻连日行军的疲劳。</p><p>好在最终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他说那时候人的毅力不可估量,一次次创造奇迹,记忆最深的是用半天一夜的时间,奔袭了180里山路,冒着雨。谁能想象今天如此美好的日子是多少革命先烈用牺牲换来的?</p><p><br></p><p>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国共一致对外。</p><p>刚开始抗日,张震便遇上了日军,当时有一些新兵,用的都是当地土造的枪,打一枪后连弹壳都退不出来,有的士兵更是把枪倒过来用。情急之下,张震让他们趴下别动,自己把机枪抢来,站起来对着日军射击。</p><p>窦楼一战,共击毙日军十多人,缴获了数百发子弹,还击杀了一名日军少尉,虽说不是大战役,但却是他们东进敌后的首战,打出了我军的威风。要知道在这之前,日本人在这一带都是如入无人之境,从未遭遇到对抗,如今却遇到敌人,此后,他们再也不敢在这里嚣张。</p><p>后来收到上级命令,带部队挺进皖北,打击伪顽势力,在豫皖苏区与日军展开了游击战。在这里,他要面临一个新的问题,就是平原游击战应该怎么打?</p><p>之前打习惯了山地游击战,如今在豫东平原,一览无余,如果不研究出新的打法,我军损失将会更加惨重。</p><p>日军武器装备精良,汽车、装甲车应有尽有,在平原上可以充分发挥优势。张震心里开始思考,他提出改造地形或者用村落做掩护,如果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就不怕打不倒敌人。</p><p>作为参谋长,他必须得在部队训练上下功夫,面对强劲的对手,就必须锻炼出惊人的战斗力。</p><p>在他的建议下,日军屡屡受挫,尤其是在1940年,张震与彭雪枫指挥第4纵队一部,在板桥集一举歼灭日伪军1000余人,就连日本战机也被击落,创造了华中敌后抗战第一个打下日军飞机的先例。</p><p>1945年2月,在徐州的日伪军集中兵力对豫皖苏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时任新四军四师参谋长兼十一旅旅长的张震,迅速率领士兵北上,与日伪军展开战斗。</p><p>为了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击溃敌军,张震亲临阵地,在用望远镜观察敌军情况的时候,被一颗子弹打中了右臂。</p><p>当时就鲜血直流,整个上衣都被血迹染红,在场的官兵让他赶紧下去治疗,他说:<span style="color: rgb(240, 65, 66);">“这点伤算什么!”</span></p><p>和之前受伤一样,只是做了个简单包扎就继续战斗了。这一战,张震部队击毙伪军5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一举攻破了祖老楼和青龙集两个日伪军据点。</p><p>只是这颗子弹在他身体里留了近十年,当时原本是可以动手术将子弹取下,可是因为时局多变,张震认为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大规模战争,所以下定决心等以后有机会再取出来。</p><p>直到1953年,张震在参加一次会议的时候,头部突然产生剧痛,连续吃了3次止痛药都不管用,领导执意将他送去医院,做了手术才取出了那颗子弹。</p><p><br></p><p>张震与妻子马龄松</p><p>张震还笑着对妻子马龄松说:<span style="color: rgb(240, 65, 66);">“这个子弹千万要保管好,它就是我们家的传家宝了,以后用来教育我的子孙后代。”</span></p><p><br></p><p>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开始调集军队,欲掌握主动权,开始对我军展开攻击。在毛主席的战略指挥下,张震率部与陈毅汇合,协助陈毅先后发起了多次战争,例如朝阳集战役、两淮战役、<span style="color: rgb(14, 64, 140);">宿北战役</span>等。</p><p>1946年7月26日,张震率部在渔沟集战斗中歼灭敌军1000余人,缴获大量火箭炮、迫击炮、美式重机枪等武器装备。</p><p>战后,国民党第七军乘机逼近我军阵地,张震率领9纵在开进途中,遭遇特大暴雨,4个多小时才走了7里地。张震便提议,此战先缓一缓,若我军奔赴战场,了劳累不堪,而敌人以逸待劳,我军必输!</p><p>可宋时轮没有同意,张震又发电给陈毅,但是没得到回应。之后战斗在泗县打响,果然和张震预料的一样,原本准备的攻城武器全部被水浸湿失效,城墙四周积水太深,士兵们泅水强渡,伤亡太过惨重,不得已才撤退。</p><p>紧接着,国军又发动了淮阴、淮安战役,“两淮”之战尤为重要,张震率领的9纵是第一批迎敌的,连续奋战八天八夜,但最终还是没有守住两淮地区。</p><p>为了改变苏北、鲁南战局,我军决定集中兵力发起宿北战役,张震指挥七十五团英勇战斗,打出了我军的威风,重创敌军。</p><p><br></p><p>张震</p><p>之后,张震被任命为华东野战军西兵团参谋长,参与指挥了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作为参谋长,张震屡出妙计,大败敌军。</p><p>新中国成立后,海南岛被解放。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张震于1953年被派去入朝作战,接替皮定均,参加上甘岭战役。</p><p>自己接到手的是24军下辖第70/72/74三个步兵师,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24军储备的4000余名干部,其中的团级干部大多是自己挑选的。因为当年皮定均入朝时,他特意请教了张震,张震一直充当军师,皮定均去找他也很正常,当时皮定均没有别的要求,只要会打仗、团长级别人物就行。</p><p>所以如今张震接手的24军,个个都是打仗的好手。</p><p>虽说如此,但是他面临的敌人也非常强悍,是美军第9军第3师,装备精良,又善于隐蔽。</p><p>张震了解详细情况后,直接说出作战方案,采取阵地进攻作战,尤其是采用炮兵攻击。</p><p><br></p><p>张震</p><p>1953年6月10日,张震率领部队重创美军第三步兵师,击毁敌军6辆坦克,歼灭敌人1800余人,取得了24军首次反坦克作战的胜利。</p><p>同年7月13日,我军展开夏季反击作战,这一战,24军全歼李承晚军“首都师”第26团,再一次重创已经补充兵力的美军第3师,使得我军阵地向前推进了24平方公里!</p><p>只是在这一战中,张震因为乘坐的汽车刹车不灵,旁边就是深谷,张震为了减轻车的重量,自己跳了下来,却被司机一个猛掉头,压到了自己的腰部,头部也被撞了一下,当场就昏迷了。</p><p>好在医生抢救及时,这才捡回来一命,据说当时因为严重缺血,同志们每天挨个给他输血,总量高达4000毫升。</p><p><br></p><p>虽说战斗胜利,但张震丝毫没有放松警惕,最后等到美军签署停战协议后,张震才回国。</p><p>回国后,张震便提出先攻占大陈岛再攻金门的建议,毛主席非常重视,他的建议为解放浙东沿海岛屿做出了巨大贡献。</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6, 116, 255);">1955年,在中南海怀仁堂的授衔仪式上,张震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span></p><p>新中国成立后,张震先后担任了军委作战部部长,南京军事学院院长。</p><p>1975年,邓小平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兼解放军总参谋长,他上任后,第一时间就选中了时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的张震,让他去处理特殊时期遗留下来的问题。</p><p>张震将这个任务完成的非常好,邓小平夸他<span style="color: rgb(240, 65, 66);">“这个部长很懂政治嘛!”</span></p><p>1978年,中越边界形势紧张,会议决定有必要展开自卫反击战,此时作为总后勤部部长的张震,第一时间就准备好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和粮食。自卫反击战打响后,张震想着,部队出境后烧饭肯定困难,吃干粮的话消耗量又太大,于是决定筹集压缩干粮,立即送往前线。</p><p>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不仅张震在出谋划策,他的儿子张海阳也以第21军61师政委的身份参加了老山战役,并且立下大功。</p><p>从1980年到1985年,张震一直在研究军队现代化建设之路,并作出《军队体制改革、精简整编方案》,为后来的百万大裁军做了充分的准备和铺垫。</p><p><br></p><p>1985年3月9日,张震已经71岁,得知自己副总参谋长一职被免去后,心里很是高兴,他说:<span style="color: rgb(240, 65, 66);">“这次调整有利于今后开展工作,年轻人精力充沛,记忆力又强、接受新鲜事物快,早该他们上了。”</span></p><p>他的妻子马龄松更是喜出望外,称<span style="color: rgb(240, 65, 66);">“如今终于可以好好聊聊天了,省得你之前总说忙!”</span></p><p>其实早在几年前,张震就想着能退休,他还准备好了二十四史还有其他书籍,就是等着自己退休时消遣时光用的。</p><p>可是没多久,杨尚昆副主席又找到他,让他计划筹建国防大学的事情,收到任务后,张震又开始忙了起来。</p><p>1985年11月,张震出任了国防大学校长,也是首任校长。</p><p>1986年1月,国防大学举行了首期开学典礼,招收了492名学员。</p><p>1988年,张震被授予上将军衔。</p><p><br></p><p>1988年授予上将军衔——张震</p><p>1990年,国防大学政委李德生退居二线,张震听闻要求一起退休,可是被拒绝了,不仅继续担任校长,还兼任了政委。这一刻,张震成了中国年龄最大的现役上将。</p><p>1992年,张震当选了中央军委副主席,其实此时他正有意提退休一事。邓小平走到他面前,紧握着他的手问道:<span style="color: rgb(240, 65, 66);">“今年多大了?”</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40, 65, 66);">“78岁了。”</span></p><p>知道张震有退休的想法,邓小平接着说道:<span style="color: rgb(240, 65, 66);">“你比我小10岁,还可以再干一届嘛!”</span></p><p><br></p><p>张震与邓小平握手</p><p>在任职中央军委副主席期间,张震上将身体力行,一直和其他同志为新时期的中国研究军事战略方针,强化队伍建设。</p><p>1997年,83岁的张震上将依然顶着太阳视察驻港部队大渡河连!</p><p>张震为发展中国事业鞠躬尽瘁,每读于此,总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老将军豁达的胸襟和崇高的品质。</p><p>作为老一辈革命家,他的一生更值得后辈借鉴和学习。都说虎父无犬子,张震上架一家六将军,个个都对祖国有杰出的贡献。</p><p><br></p><p>他一生有4子2女(有个女儿在战争中牺牲),家中定下3条家规:</p><p><br></p><blockquote>1、任何人不得打自己的牌子,不许透露和自己的关系;</blockquote><blockquote>2、不许接受任何单位或个人的礼物和优惠;</blockquote><blockquote>3、回家和外出不准用国家给他配的车辆,不许赌博。</blockquote><p>因为有着优良的红军传统和作风,儿女个个都很出色,三子张海阳和他自己一样,是上将;长子张小阳、次子张连阳、四子张宁阳均为少将,就连女婿寿晓松也是少将,当真是一门六将军,将门之家。</p><p>2015年9月3日,张震上将于北京逝世,享年101岁。</p><p>戎马一生,张震将军的一生驰骋过大江南北,经过无数次战火的洗礼,先后6次负重伤,依然能寿逾百岁,在开国将军中确实罕见。其实早在张震上将生前,他也曾透露出他的长寿秘诀。</p><p><br></p><blockquote>1、生活有规律;</blockquote><blockquote>2、常年坚持写日记、做数学题;</blockquote><blockquote>3、每天中午喝三杯酒;</blockquote><blockquote>4、晚饭后走4里地;</blockquote><p>千军易得,一将难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