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盛开,蝴蝶自来——记北塔学校与琅塘镇中心学校、新化十四中凝心聚力共教研活动

<p><b style="font-size: 15px;">  &nbsp;“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离不开整个集体的分享和研讨。为了打造高效课堂,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快速提升,北塔学校致力于定期开展各类教研活动,开展方式为“人人当老师,人人当学生” ,认真分享和研讨,达到了预期效果。月考刚过,北塔学校接到琅塘镇中心学校戴校长要带老师来听课的消息。北塔学校教研室主任与教研组长立即商量,决定推选每个教研组教学成绩优、经验足的九位骨干老师上示范课。十四中刘海琴等老师也闻讯而来,以求相互学习,共享经验,优势互补,共同提升教学能力。</b></p> <p><b style="font-size: 15px;">  九位名师示范课表!</b></p> <p><b style="font-size: 15px;">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雨后初霁的清晨落下第一缕熹光,悄然唤醒校园里沉睡的草木,照进窗明几净的每一间教室,伴着初晨琅琅的读书声,安然地落到每一个人的心里。细小的灰尘颗粒漂浮在空气中,在阳光下变得透明。翻动书页的动作不小心惊扰了它们,便在空中四处飞舞,与骤然响亮起来的读书声应和着,好不热闹。</b></p> <p><b style="font-size: 15px;">  晏珏成老师课堂开课啦!</b></p> <p><b style="font-size: 15px;">  刘立波老师的课堂,润物细无声,带来别样的课堂风采。</b></p> <p><b style="font-size: 15px;"> 精彩的名师课堂结束后,进入评课环节。</b></p> <p><b style="font-size: 15px;">  北塔学校初中部语文组和琅塘中心学校来访的老师们在交流中共同进步。</b></p> <p><b style="font-size: 15px;">  本次教学交流活动的成功,离不开北塔学校和琅塘镇中心学校的领导们全力支持。交流是思想碰撞的基础,能为我们带来更优质的课堂,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更深厚的友谊😉</b></p> <p><b style="font-size: 15px;">  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一群人的努力是乘法,真正激励一个人前进的并不是那些所谓的英语励志语录和心灵鸡汤,而是身边志同道合,积极上进,充满正能量的同行人。 10月20号上午,琅瑭中心学校领导带领该校众多年轻有为的教师来到了北塔学校,为了加强各学校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以及提升本校英语教师的教研教改能力,北塔学校初中英语教研组组织了这次教研活动。</b></p> <p><b style="font-size: 15px;">  第一堂课是由我们的教学新星,年轻漂亮的袁野老师展示的,她的课题是七年级上册Unit2 &lt;&lt;This is my sister &gt;&gt; 。这是一堂新授课,袁老师由一段《家有儿女》的视频作为导入,学生都被影片中这个有趣的家庭吸引住了,有效地将学生带入本课情景中。接着袁老师展示了许多该剧中的人物角色图片来导入新单词和句型,非常形象与直观。</b></p> <p><b style="font-size: 15px;">  袁老师的板书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让学生对家庭人物关系一目了然。</b></p> <p><b style="font-size: 15px;">  在完成新单词与句型的讲授以后,继续回归课本设置的教学任务,各环节衔接有序,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良好!</b></p> <p><b style="font-size: 15px;">  第二堂课是由县级骨干教师,帅气英俊的杨鹏老师展示的,他的课题是八年级上册Unit4的阅读部分《Who's got talent》。多才多艺的杨老师以一首英文歌作为导入,立刻吸引住了在座的各位同学和听课的老师,歌声优美,入情入景,顺其其然导入本篇阅读的内容。</b></p> <p><b style="font-size: 15px;">  在阅读中,杨老师设置了多个由易到难的阅读任务,层层推进,让学生抓住文章中心,逐层理解文章中的细节,循循善诱,循序渐进!</b></p> <p><b style="font-size: 15px;">  在输出部分,杨老师别出心裁,采用了一段自配音的视频,将学生引入小组合作与书写部分,经过层层铺垫,以及出示相应写作框架,学生高效地完成了小组合作写作任务!</b></p> <p><b style="font-size: 15px;"> 而本课中无时无刻不在渗透着情感态度观的教育,杨老师在阅读训练的同时积极的引导学生思考并非每个人努力了都会成功,那我们该有怎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失败。在课堂最后,杨老师继续对本课话题进行升华,希望我们的学生向各行各业中的英雄人物学习,通过自身努力去实现人生梦想。</b></p> <p><b style="font-size: 15px;"> 本次教研活动邀请了众多的优秀教师参与听评课,有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的曾艳芳老师,刘玮老师,蔡洪老师,李春霞老师和胡力老师。</b></p> <p><b style="font-size: 15px;">  14中的名师刘丹老师正聚精会神听课中。</b></p> <p><b style="font-size: 15px;"> 琅瑭中心学校的老师们全程参与认真听课,并做了详细的听课记录。</b></p> <p><b style="font-size: 15px;">  何校长更是在百忙之中抽时间莅临指导。</b></p> <p><b style="font-size: 15px;">  最后各学校的优秀教师与公开课的老师一起探讨,各抒己见,既高度赞扬了两位老师的精心设计与精彩展示,同时又提出了一些宝贵意见,大家都受益匪浅。通过之前的多次研讨与磨课,最后大家对《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达成了一致的意见,我们的杨鹏老师,高屋建瓴,很好的给我们示范了这一标准!活动到此圆满成功,期待一次再聚!</b></p> <p><b style="font-size: 15px;">  恰逢琅塘中学的同行们到我们北塔学校交流之际,我们初中数学教研组认真组织第22次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分别由吴珊珊老师、邹越峰老师、张昱老师准备了三堂数学公开课,三位老师精心备课、用心上课,以此来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们。</b></p> <p><b style="font-size: 15px;">  吴珊珊老师的课讲授的是直线、线段、射线的相关内容,其中包括直线、线段、射线的作图、端点情况、延伸方向、能否度量、表示方法等相关知识及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基本事实,可概括为1个几何基本事实,2种表示方法,3个几何基本图形。课堂设计新颖,首先以《西游记》中孙悟空金箍棒变化的动画导入,不仅能很好的激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又能恰到好处的吻合本讲的主要内容——直线,新知探究的过程中不仅时刻联系生活,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的合作探究,组内相互学习,整个教学过程贯彻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基本理念,从怎么教转化为学生怎么学,很好的诠释新课改的理念,并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让听课的老师们也受益良多。</b></p> <p><b style="font-size: 15px;">  邹越峰老师的课讲授的是单项式的相关内容,从单项式的定义到单项式的系数、次数再到相关知识的应用,整堂课注重对基本概念的讲述,引导学生对概念的探究、剖析和延伸,抓住学生的易错点和难点进行重点突破,选题精炼,每道题都具有代表性,练习从易到难,步步深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邹老师的讲述慢条斯理,娓娓道来,让听者如沐春风,起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充分展现了一个优秀数学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老师们每听一次邹老师的课都会有很多的收获和启发,尤其是新老师需要多听邹老师的课。</b></p> <p><b style="font-size: 15px;">  张昱老师的课讲述的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相关内容,包括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定义、性质及性质定理的逆定理。本课堂容量较大,张老师以在和平苑选择一套合适的房子到北塔学校和北塔公园距离相等进行导入,新知的探究围绕此地图而展开,让学生在动手折画、测量的过程中获取新知,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际测量、猜测结论、严谨证明四步走的思路获得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猜想其逆定理并用等腰三角形的知识进行证明。例题和练习的选择注重对定义、定理的应用和学生思维的启发,引导学生层层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意识。注重与生活的联系,选材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归于生活。整个教学设计基于教材又对教材进行巧妙的处理,让学生在实践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知几何定义和定理,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对例题进行了基础性铺垫和拓展延伸。教学过程教态自然,语言精炼,注重知识的迁移和类比,着重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和几何表述能力,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b></p> <p><b style="font-size: 15px;">  下午数学组的老师们统一对上午的三堂课进行了点评,评课氛围活跃,老师们积极发言,即谈了三堂课老师们各自的收获和体会,又对三位老师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很好的改善建议。一天三堂公开课,感叹虽然辛苦,但很充实。在老教师们的指点下,我们年轻教师会更快的成长和成熟,我们北塔学校的数学教研组也会越来越优秀。</b></p> <p><b style="font-size: 15px;">  在这个丹桂飘香的季节,北塔学校初中部迎来了琅塘镇兄弟学校由戴校长带领的交流学习队伍。面对优秀、青春靓丽的琅塘镇青年教师们,我们理科组做了充分的准备!安排了市级骨干教师、我们的生物名师陈右清老师以及县级骨干教师、物理名师谭春风老师各自上了一堂精彩纷呈的示范课!</b></p><p><b style="font-size: 15px;"> 首先是陈右清老师的生物课《动物的运动》,这堂课曾经大放光彩,获得县里和省里专家的一致好评!这次上课,陈老师更是驾轻就熟!</b></p> <p><b style="font-size: 15px;">  陈老师亲切从容,个人风采动人;循循善诱,紧扣学生心扉;语言干净利落,思路清晰,又富有感染力!</b></p> <p><b style="font-size: 15px;">  这堂课的重点在运动系统的组成和运动的形成,常考点是关节的相关知识;亮点很多,尤其以下几个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b></p><ol><li><b style="font-size: 15px;">骨头、关节用实物特别吸引学生,更利用实物通过各种活动把知识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并在活动中总结归纳关节特点。</b></li><li><b style="font-size: 15px;">把知识和自身健康联系起来,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珍爱生命,向学生渗透生物这一学科的核心素养!</b></li><li><b style="font-size: 15px;">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陈老师还根据每一组同学的表现进行评分!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通过图片学习巩固自主学习内容!</b></li><li><b style="font-size: 15px;">紧扣考点,巩固练习突出本节重点难点。</b></li></ol> <p><b style="font-size: 15px;">  最难得的是,陈老师还谦虚的表示,对关节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这一知识点的讲解上还应更突出。</b></p> <p><b style="font-size: 15px;">  在陈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生动活泼的引领下,同学们不知不觉的沉浸在生物的知识海洋中,开启着一扇又一扇智慧的大门。瞧瞧大家这学习中争先恐后的劲头,无比投入的神情!看!孩子们乐于举手回答问题,为组内加分争光,也认真的进行着小组合作学习,纪律很棒,参与度非常高,从侧面反映了陈老师一流的课堂驾驭能力!</b></p> <p><b style="font-size: 15px;">  当然,还有认真听课、记录的老师们!大家评课时都觉得这堂课简直是一场视听盛宴,下课铃声响起,我们还沉浸在刚才的精彩中!</b></p> <p><b style="font-size: 15px;"> 短暂的评课后,另一场精彩又来到了!谭春风老师的物理名师示范课开始了!谭老师正气凛然的站于讲台之上,带领19201班的同学们探究着物体的《熔化和凝固》。谭老师气场强大,风度翩翩;讲解透彻,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尽管由于客观原因,物理实验室器材暂时没有到位,但谭老师巧妙的利用实验实录视频进行代替,效果很好!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堪称亮点,课堂气氛良好,同学们兴奋度很高!谭老师说,提前预习,提前学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让学生受益终身,我们都深以为然!</b></p> <p><b style="font-size: 15px;">  在谭老师的带领和影响下,同学们状态极好!小组合作学习中,孩子们全身心的投入。每个人都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己的小组夺得荣誉,举起的手都长成了“小树林”!最后,一位大方的女孩子走上讲台,通过习题的讲解为新课的学习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b></p> <p><b style="font-size: 15px;">  听课的老师们迅速的记录着,时而微笑,时而沉思。我们突然害怕起来,害怕下课铃声的再次响起,会结束这次精彩的教研活动,但是那一刻终究还是到来了!我们恋恋不舍的走出教室,就在谭老师的办公室,各抒己见,畅谈自己的感受!大家本着学习的心态,表达了对两位名师的崇敬,特别深刻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纷纷表示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加实践,把今天所学化为实用。</b></p> <p><b style="font-size: 15px;">  今天,我特别感动!感动与这么多优秀的兄弟姐妹共同进步,感动有兄弟学校的领导和老师真诚的合作交流。至此,理科组第二次教研活动圆满完成!</b></p> <p><b style="font-size: 15px;">  西风渐凉,黄叶疏窗,自古逢秋总是用“凋落”一类的词汇去描述,但我想,此刻每一位老师的心里,却都萌生着蓬勃的文学信念与教育追求。不论何时何地,我们总是心向阳光而行,学生们在老师的引领下,也终将成为一名自我引导的学习者,成长为如日之升的未来学子。</b></p>

老师

学生

北塔

学校

教研

学习

课堂

教学

听课

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