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论语之妙,悟为师之道——汽开区第二实验学校校长“讲书堂”系列活动(二)

Ashley

<p>  圣人道大能亦博,学者所得皆秋毫;虽传古未有孔子,蠛蠓何足知天高。</p><p> 泱泱大中华,浩浩五千年。华夏文明,辉煌巍峨;千古名篇,字字珠玑。章章锦绣,奠基了深深的文化之根。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论语》更是凝聚了先古圣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它是精神食粮,也是引航灯塔。</p> <p>  10月21日下午,汽开区第二实验学校校长“讲书堂”活动如期举行,小学部全体教师悉数参加。耿令新校长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管理实践,溯本追源,分享了自己三读《论语》的感悟与体会。</p> <p>  分享中, 耿校长以“做谦逊的大教师”为切入点,从“学习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学习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学习孔子的钻研精神”三个方面,结合古今中外的典故,通过解析《论语》语句,形象生动地阐述了如何用孔子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师德、规范自己的言行、磨砺自己的品质,并就如何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应用孔子的教学方法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nbsp;</p> 做谦逊的大教师 <p>  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孔子不惰于学,不耻下问,为后世之楷模。每一位教师当戒骄戒躁,谦虚好学,站在通权达变的大智慧上。那么,古往所有圣贤的智慧都可以融会贯通,成为照亮自己与学生生命道路的火把。</p> 学习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p>  无论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还是“学贵有疑”,孔子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启发学生心智,陶冶学生品德,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才能,发展学生专长。对教师而言,这些教育思想像峰顶明灯,照亮我们的心房。</p> 学习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 <p>  温故知新、举一反三、欲速则不达、学思结合…这些教育方法历久铭心。教师不仅要给予学生现成的知识,更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推理和判断能力,使学生具有自己寻求知识的兴趣和方法,由“知之”进而“好之”,再进到“乐之”。如此,才是好老师。</p> 学习孔子的钻研精神 <p>  孔子 “删《诗》《书》,订《礼》《乐》,赞《周易》,修《春秋》”,善于弹琴、鼓瑟、击磬和唱歌,善于研讨乐理,善长军事知识。由于他具备多方面的才能,所以在施教时能运用自如,左右逢源。放到今天一样适用,教师只有勤于学习、刻苦钻研,才能不断更新知识储备,与时俱进。</p> <p>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句箴言晓古今。耿校长的读书分享,令在座教师们为之动容。静水流深,《论语》这把古老的钥匙,正在一点点地帮我们打开通往未来教育的大门,给予我们灵感和启迪。</p><p> 书卷多情似故人,执手相看两不厌。一部好书,就是一位心灵挚友,它既不喧哗,也不招摇,淡淡地,无声地,以自身的博大带给人胸襟开阔,以自身的安详引领人处事泰然,以自身的厚重充实人心灵内涵。</p><p> 以“讲书”分享经典,以智慧润泽心灵,二实验学校在行动!</p>

孔子

教师

学生

教育

论语

学习

实验学校

知识

校长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