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发现鱼刺卡喉的年轻女士却在数小时内被紧急送进ICU

邱亚林

<p>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一位因鱼刺卡喉而辗转两个医院就诊的31岁年轻女士。 </p><p> 两周前的晚上,120救护车从县级医院转诊一名鱼刺卡喉的年轻女士。说起卡鱼刺,相信每一位急诊科医生都经历过数不清的因为鱼刺就诊的患者。处理也是相对简单的。</p><p> 但这一次却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p><p> </p><p> </p><p> </p><p><br></p><p> </p> <p>  伴随着120警笛声临近而来的是一位面色红润的年轻女士,31岁,正常体型,2小时前因为吃鱼时感觉有鱼刺卡喉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喉镜检查未发现鱼刺,1小时前渐出现头晕伴有气短症状,需行急诊胃镜检查,被救护车送进我院急诊科!</p><p> 病程虽然很简单,但是却有很多不寻常的地方,比如急诊科接诊的卡鱼刺,患者多数都是步入科室,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夜行数十里转诊的少见吧,行喉镜检查也并没有发现鱼刺,即使如此,患者也不应该出现头晕,气短症状。我们曾认为是年轻人紧张引起的过度换气!</p><p> </p><p> </p><p> </p><p><br></p><p> </p> <p>  家属焦急的催促着,希望尽快能行胃镜检查以找出那根所谓的鱼刺,可患者2小时前才刚刚进食过,术前准备做好后,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安抚!</p><p> 患者进入抢救室后仍略微感觉气短,我们为患者监测了生命体征,行心电图检查,术前抽血化验,并行胸部CT检查。</p><p> </p><p> </p><p> </p><p><br></p><p> </p> <p><br></p><p> 5分钟后心电监护数据出来了:血压110/60mmHg,血氧饱和度:98%.</p><p><br></p><p> 10分钟后心电图出来了,心率:61次/分,心电图正常。</p><p><br></p><p> 15分钟后胸部CT出来了,右肺下叶有淡淡的阴影,像是感染的早期。</p><p><br></p><p> 30分钟后血常规化验结果出来了: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比正常值高一点。</p><p><br></p><p> 1个小时后,凝血也出来了,凝血各项均比正常值稍微偏差。</p><p><br></p><p> 针对这些我们又仔细询问了近一两天有没有着凉感冒,拉肚子情况,均得到的是否定的答案,</p><p><br></p><p> </p> <p><br></p><p> 年轻女性,没有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没有发热,咳嗽症状,肺上淡淡的渗出从何而来,白细胞升高如果从应激状态考虑的话,那患者的心率为何不快,凝血的异常又如何解释!</p><p> 带着这些疑惑又给患者查了下双下肢,没有任何可疑肺栓塞的证据。</p><p> </p><p> </p><p><br></p><p> </p> <p><br></p><p> 6小时后,胃镜结果出来了:没有找到鱼刺,食道粘膜未见红肿破溃!</p><p> 此时新一轮的血压监测结果出来了:65/48mmHg,心率仍是50-60次/分,休克血压,心率却无法代偿,患者也并未出现休克的症状!</p><p> 紧急呼叫床旁超声,测量对侧血压为90/56mmHg,顷刻间明白了什么。</p><p> </p><p> </p><p> </p><p><br></p><p> </p> <p>  床旁超声探查了血管,可以看到主动脉管腔中的漂浮带!</p><p> 立即稳定生命体征,行全程主动脉CTA检查。</p><p> 结果出来:I型主动脉夹层,从升主动脉撕裂到髂总动脉。</p><p> </p><p> </p><p> </p><p><br></p><p> </p> <p><br></p><p> 回顾整个就诊过程,需要推敲和思考地方有很多:患者休克血压,心率却很慢,要考虑夹层引起窦房结供血不足;肺部淡淡的阴影可能是血管张力过高引起通透性增加后的渗出;凝血出现问题,除了肝脏、血液问题,不能忽视的是血管问题。</p><p> 更需要思考的地方就是,还在迷信雌激素保护血管吗?年轻、女性等因素还会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保护伞吗?</p><p> </p><p> </p><p><br></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