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再访老街</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游记散文】</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图文/亦诗亦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再次走近你,隔了几年的小别,见到眼前的荒芜,心中一直荡漾的无数期许顿时化作心雨,在躯体里恣肆。</p><p class="ql-block">“满族老街”,如今,真的老了,不是天年,而是因少有人观顾而走丢了护理它的主人。</p><p class="ql-block">我们知道,复制任何东西,都要殚精竭虑,物力、人力难计其数。煞费苦心建起的情感,如果更多的是因为经营不善而造成今天的样子,真的令人痛心。</p><p class="ql-block">如果从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四A景区开始算起,才仅仅经历14年,这里就成了地道的荒园。华夏大地许多古建筑,尽管冷落了上千年以后,依然屹立不</p><p class="ql-block">(除人为毁坏外),而这里复制的老街,不仅面目苍老,而且几乎所有的“茶楼酒肆”也已成危楼:屋脊泥瓦脱落,梁椽骨露垮塌;老街的景区入口,绳索拦断游人的脚步。更令人痛心的,是钟情于它的那份情结、那些想象、那件件历史、那桩桩故事,当眼前的情景映入眼帘时,便立刻被阻断,剩余的只有感叹和唏嘘。感叹经营的不易,唏嘘世态的人心。人都活在现实中,无利不起早,无本难经营,而经营的经济支撑来源于游客。人情的炎凉不可怕,文化的感召需要时间和历史的真诚来耐心地等待,更可怕的是苦心设计复制出的人文风景毁在一茬茬无知和势利的驱使。</p><p class="ql-block"> 早就有预感,离百姓衣食住行这么有隔阂的不现实性,离世俗文化尚有相当距离的载体,经营者没有耐心、细致、科学、合理的经营手段,岂不早早倒闭还有别路可走?本来这里的文化就不媚俗,本来现实的百姓生活还没有达到绝大多数人都有现代交通工具,本来游人的游览情趣和目标定位就有更多的游离,本来更多的游人都是“穷游客”,因此,这里的主人可曾想过更现实的经营手段:景区面积大,景点分散,内容庞大,主题纷繁,而相应的合理措施是否应该及时配合跟上,比如,游园的游览车,代步的自行车,门票的百姓化消费水平等等是否更为亲民,使更多的百姓能消费得起。</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国是个大家庭,南北的脚步稍微一对流,你的文化就会被普及,你的名气就会大增,随之而来的,你的经营实力也就越来越向好,可谓实现了双赢。刻下,许多旅游景区和某些企业有类似的经营思想,都是眼前利益为重,生怕时过境迁,难饱个人私囊,因此造成一阵风,修、修、修,建、建、建,用不了多久倒闭了,失业了,成了必然的果,最后造成巨大损失的是我们的大家。</p><p class="ql-block">今天的“满族风情园”景区,部分建筑贴出广告:“此楼院出售”。看到这里,除了为前任的经营者痛心外,还有惋惜,更多的是期冀,期待风情园的新主,能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颓之时。</p><p class="ql-block">四百来年的沧桑过往,无数留给后人启迪与拓展的文化资源,无数留给后人继承与弘扬的人文积淀,无数无法还原的历史真实,无数无法忘怀的陈年旧事……</p><p class="ql-block">不想把自己打扮成“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高大上”,但发自内心的痛,无法控制自己的文字,因为只有它才是理性的,真诚的、温暖的,良知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0.10.22清晨草言</span></p> <p> 进入风情园,从右侧游览,拐个弯就来到“罕王井水坊”,这里门窗紧闭,游人止步。坊前游人稀少,巨大的“青瓷瓶”灰头土脸,往夕风采难见;看样子,草坪还依然有人为之梳妆打扮,只是淡妆轻抹,看得出,主人也在尽力。</p><p> 不是“闹市无人问”,不是地远人自断,想亲近你,走进你,路有些远。</p><p> 你在考验着游人的财力和耐力。</p><p> 爱你,更多的人爱不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