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字:李性刚</p><p class="ql-block">摄影:孙际芳</p> <p>2020年10月20日9时,自组四人团乘贵阳至兰州的高铁列车,选择经酒泉方向去往额济纳。傍晚时分,道路两旁高大挺拔的白杨直插云天,随风摇曳的柳丝欲黄还绿,挂满果荚的槐树黄绿相间,鲜红的枣粒坠弯了枝丫。随着列车的减速,兰州西站到了。</p> <p>遵义一兰州</p> <p>兰州,自古以来作为连接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镇,“大道通西域”是其最明显的地理特点。“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两条历史上的大通道从长安或洛阳出发,经兰州西渡黄河后通向青藏高原和天山南北乃至更远。2、秦朝以后,取“固若金汤”之意,置兰州为“金城”郡。铁打的城墙,滔滔的河水,易守难攻,牢不可破。隋代改金城为兰州。此后,金城和兰州之名几度交替使用。作为黄河上中游的最大渡口群,金城是丝绸之路东段很难绕过的地方。无论是挥师西域的大军,东奔西走的商队,西域派来的使团,亦或传经送宝的僧侣,大都选择在金城渡过黄河。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难以数计的文官武举、商旅僧俗,戍边将卒,给兰州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因黄河穿兰州城而过,但凡首次到达兰州的旅游者,黄河之滨成为必游选项。</p> <p>来到山巅白塔下顾盼四野,但见山势巍峨,蟠结城郊,脚踏黄河,俯瞰金城。这座建于元朝的白塔,原为纪念受命去蒙古觐见成吉思汗的西藏萨迦法王的喇嘛使者,途中病故于兰州而建。初冬的清晨登临白塔,凭栏远眺,但见色彩连波,波上寒烟翠。突然想到,南昌腾王阁上的名句为何不是“朝霞同孤鹜齐飞,冬水共长天一色?”下游更远处,黄河伸进了万里长天。</p> <p>白塔山上看黄河</p> <p>次日一大早,利用转车去往酒泉的间隙,四人首先来到黄河南岸的中山桥。桥头有神龟驮着一通刻有“黄河第一桥”的大石碑。据称,铁桥建成之前,这里曾架设有名叫镇远桥的浮桥,今尚存建桥所用高达三米、重约数吨、上有“洪武九年”字样的铁柱。而今,这座百余年的钢拱斜拉侨仍然老骥伏枥,为市民作着贡献,只是为了减轻它的负荷而改成了人行专用桥。桥上行人熙来攘往,川流不息。</p> <p>下山过中山桥,南岸的滨河公园曲径通幽,草毯花坛,柏杨婆娑,绿浪闻莺;淡黄的柳丝抚鬓挠发,缤纷的花朵馨香沁脾;透过浓密的枝条花蔓间隙,不时可见河畔画舫内,闲人悠哉,各各自得!</p> <p>漫步在黃河第一桥<中山桥>上</p> <p>不知不觉间,来到黄河母亲雕塑前,停下瞻仰这尊表现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汉白玉雕塑。雕塑由“母亲”和“男婴”组成,象征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整座雕塑虽构图简洁,却寓意深刻。黄河母亲仰卧于波涛之上,秀发飘逸,神态慈祥,身躯颀长,曲线优美,眼神低垂,做哺乳状;右侧依偎着象征中华人民的裸身男婴,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呵护与爱怜。</p><p> </p> <p>黄河边一处颇具特色的水车乐园。数轮约二三十米直径不等的大型木制水车,被滚滚急流冲动得咿呀地转!人们利用均匀固定在水车上的若干简易溶器,接连不断地舀起河水,倒入高架横槽内,引流至直径稍小的水车一侧,又冲动其旋转。几经接力传递,水流最后冲向诸如水磨、水碾、水碓等仿古农产品加工机具,再使这些原始机具获得能量而工作。河水潺潺,水车咕咕,水流哗哗,机具咿呀!共同汇成美妙的黄河晨曲。</p> <p>游览兰州水车博览园</p> <p>黄河边上</p> <p>酒泉古称肃州,是甘肃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东接张掖和内蒙阿拉善盟,南连青海,西靠新疆,北达蒙古国。史载,当年的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征匈奴获胜,汉武帝赐御酒一坛以犒劳。霍将军认为,击败匈奴应归功于全军将士,于是将美酒倒入一眼清泉,与将士取而共饮。从此,“酒泉”之称千古传,成为汉王朝凿西域,拓疆土,列四郡,据两关的历史见证。既到酒泉,又知其来历,自然要游览这流淌了 2000 多年的 “酒泉”。为纪念霍将军,清王朝始建仿汉代特色园林建筑群,又几经修葺增扩,使这处历史胜迹更加风姿绰约,成为河西走廊唯一保存完整的汉式古典园林,现在称为“西汉酒泉胜迹”。酒泉还因盛产祁连山美玉而被誉为“玉酒泉”。仿汉式双子母阙上分别悬挂“瀚海明珠”和“泉湖胜景”匾额。迎面的高大门楼充分揭示了酒泉的独特风光和深厚历史蕴含</p> <p>早上从兰州乘动车到酒泉</p> <p>游览酒泉公园</p> <p><br></p><p> </p><p><br></p> <p>金塔胡杨林景区位于距酒泉市区以北60公里的金塔县城西北8公里处,金波湖畔潮湖林场内,是上世纪60年代初,为防风保水固沙,修复生态环境,改善生存条件,当地政府发动群众植造的一片以胡杨为主,兼以沙枣、红柳等适生耐旱植物的人工林。</p> <p>来到金塔胡杨林景区。景区的人工胡杨林,因其相对年轻,所以分布更有规律,长势越显葱茏,色彩更觉艳丽,一眼望去,金色的树叶在湖水映衬下,那倒影着实漂亮得不是令人惊厥,便是让人窒息!随着黄叶的飘落,犹如给大地铺上了金色地毯,水面也随之染成了金黄。</p> <p>游览完金塔胡杨林后。第二天包车前往距离酒泉仅21公里的嘉峪关。嘉峪关是古肃州的一部分,也是甘肃省唯一不设区、不辖县市,且被酒泉市包围其中的地级市。嘉峪关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历时168年建成,于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也是长城沿线规模最壮观,保存最完好的古军事城堡和军事要塞,素有“河西第一隘口”之称,也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对于古代中原人而言,出嘉峪关城门,就算是进入西域了。现在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嘉峪关关城布有三重城郭,多道防线。分别由城壕、罗城、瓮城、内城及三座三层三檐歇山式高台楼阁和长城峰台组成,城内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壕堑并守之势。其中西门外套一道比内城高近3米的凸形城墙,构成一个罗城,即外城。外城门楣正中嵌刻着“嘉峪关”三个大字。城内靠北有衙门府,东瓮城外有文昌阁、关帝庙、戏楼等清代建筑。尤其是戏台两侧那幅“离合悲欢演往事,愚贤忠佞认当场” 的对联,高度概括了古今世事演变及戏场的特殊功用,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p> <p>登天下第一雄关一一嘉裕关</p> <p>10月24日一早,包租的轿车顺酒航路、航天路,向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方向疾驰。戈壁荒茫,视感无垠,人烟杳无,信号屏蔽。“禁止拍照”、“军事管制区”等标识不断闪现。直到计程器显示过180公里后,才终于看到路旁矗立着“东风航天城”的巨大石牌坊。</p> <p>酒泉东风航天城</p> <p>黑城弱水胡杨景区仅仅是额济纳县城周边三大各有特色的胡杨林景区之一,包含了“柔情三千古弱水、千年不死胡杨林、千年秘境黑水城、涅槃重生凤凰林和千年不朽怪树林”等五大看点。因此初见“黑城弱水”四字时,便颇有神秘感,想它定是一处颇具文化内涵的综合性旅游区。进入景区,首先入目的,是保留着“四湖、两岛、六重林”的原始景观体系和原汁原味的古弱水两岸的自然胡杨林美景。</p> <p>过弱水桥不远处是一组高大巍峨的古城,就是黑城,古时周边是大片绿洲,历史上为匈奴牧放地。汉将霍去病破匈奴后,汉朝曾在这里屯兵戍边,创造了灿烂的汉文明。此后,战争给这片土地留下了满目疮痍。西夏国在这里设立“威福军司”,使黑城成为西夏文明的承载地。蒙古军攻破黑城,在此设“亦集乃路总管府”。明朝征西军攻破黑城,让曾经显赫一时的黑城,从此在历史尘沙中酣睡。直到1886年,黑城被俄国学者波塔宁考察发现时,虽已是黄沙覆盖下的残垣断壁,但却是“丝绸之路”上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遗址。复修后的黑城宏伟壮观,平面为长方形,两道夯土城墙残高约9米,东西两面中部开城门并加筑瓮城。墙内,再现千年前的旗亭酒肆,街巷商铺;墙上,佛塔巍峨,梵音轻绕,涤心净神。墙外,弱水蜿蜒,古道悠悠。走过残垣断壁,沉甸甸的思绪从指间滑落,浸润在历史尘沙中。见证着古城沧桑的胡杨树,早已泪痕斑斑……</p> <p>游览黑水古城</p> <p>路过英雄影城</p> <p>次日上午,来到距县城不足2公里的额济纳胡杨林景区,当地人称为八道桥,也是阿拉善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道桥到把八道桥,不同景点之间可以搭乘景区车进行切换。景观各不相同,意蕴各有千秋。</p> <p class="ql-block">游览额济纳旗八道桥胡杨林,虽然时间有点晚了,但胡杨生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腐的怪树林还是值得一看!</p> <p>出黑城,乘坐景区交通车来到相距不远处,由约2000亩枯死胡杨树形成的“怪树林”。怪树林曾是一片茂密而最最古老的胡杨林,由于自然环境恶化,水源逐渐枯竭造成树木大面积死亡,留下形态怪异的植株“陈尸”荒漠而得名,也被称为胡杨墓地。这里才是“沙漠英雄树”真正意义上的“三千年精神”之所在。一棵棵在大漠长烟中矗立不倒的胡杨残骸,无声地诉说着何为“死而千年不倒”的英勇故事。这些枯死的胡杨树,像一个个不屈的将士,或挺拔,或佝偻,或斜立而不倒,或仰卧半侧身,或似龙腾虎跃,或如狮豹出山,或如将军剑指前方,或如士兵冲锋陷阵。但无论以何种姿态存在,都极像古战场上英雄战死沙场那凝固的瞬间。夕阳下,一棵棵怪树如张牙舞爪的魑魅魍魉,有的挺立着,手中擎着残缺的武器;有的仰面朝天,仿佛在大声疾呼;有的虽然已是残肢断首,却还延续着生命的律动,给人以惊叹和赞佩,让人顿生如梦似幻的沧桑感。很难用语言来准确表述对怪树林的观感,只能将所有感慨汇集成一句话:“不到怪树林,怎敢说去过额济纳?”</p> <p>大漠胡杨林继“黑城弱水”和“八道桥”之后,位于额济纳旗境内的三大胡杨林景区,还剩下与前述风格各有千秋,繁华迥异的最后一个待游览。国家4A级大漠胡杨景区拥有全球景色最壮观、千年古树最多、胡杨林最为密集的原生态胡杨林海。进入大漠胡杨林景区,会立刻感知漫山遍野的胡杨叶片正静静地变黄,在缓缓地凋落,还翩翩地起舞。舒心怡情的气息会一直伴随着,时刻不离不弃。那震慑人心的美,那醉人心魄的美,令人方寸发颤,柔情化水不思归。 稍感遗憾的是,由于时令偏晚,林中夜间的梦幻灯展已闭门收官。尽管黄叶正在凋零,金片随风飞舞,但风采依旧不减,妖娆持续尽显。尤其是那烟波浩渺的水境胡杨,在蓝天下,映空衬水,绵绵不绝,给人以生命极致怒放的高潮。有人说,胡杨是痛苦的,因为与荒凉的大漠相伴。但也有人说,胡杨是幸福的,虽然大漠无边,黄沙漫漫,风卷寒残,但它可以终其一生的能量,绽放出无可比拟的动人色彩。从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如此荒凉,也从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如此绚丽。两个极端,碰撞出的便是不可思议的胡杨风采。</p> <p>游览额济纳旗大漠胡杨林</p> <p>在额济纳的第三天早上6点,前往50公里外的居延海看日出。提到居延,首先想到王维那首《使至塞上》诗:</p><p>单车欲问边,</p><p>属国过居延。</p><p>征蓬出汉塞,</p><p>归雁入胡天。</p><p>大漠孤烟直,</p><p>长河落日圆。</p><p>“居延”,是匈奴语“天海”之意,曾经是中国古代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是承载中华民族厚重信息的载体,更是早年一个水草丰美、牛羊遍地的“天堂”。发源于祁连山东麓的黑水河,在居延海找到了最终归宿。因此,在河西走廊到居延漫漫黄沙中的这条绿带上,留下了无数传说,发生过许多故事。</p> <p>惊叹过居延海日出的无比艳丽,继续驱车向北约30公里前往矗立于茫茫戈壁滩上的策克口岸。策克口岸介乎新疆老爷庙口岸与内蒙古甘其毛道口岸中部,是内蒙古西部国家级全年性开放口岸,也是甘肃酒泉市的第二出境通道和酒航高速公路的终点。策克口岸边检楼造型,既像一只展翅高飞的天鹅,又像土尔扈特蒙古族妇女的帽子,其势分外抢眼。边检楼北面是国门,再北是572号界碑。出策克口岸向北100多公里处,便是蒙古国的纳林苏海煤田。丰富的煤炭资源通过这个口岸进入我国。</p> <p>游览国门策克口岸</p> <p>走进岿然屹立了近千年的西夏皇家陵园,去探寻那所谓东方金字塔的奥秘,以图采撷几缕历史之光,照亮这个从李元昊到李睍,历10代,存续189年的少数民族王朝,在古丝路上的残留印迹。</p> <p>出西夏王陵,向西行驶约20公里,赶去参观位于镇北堡的中国西部影视城。影视城大门两侧,悬挂着由张贤亮落款,以娴熟潇洒笔艺题书的“世间无此景,天下有名城”联语。进入依然是张贤亮题书的“旅游长见识,行走即读书”醒目对联,横匾为“知之门”的检票口,不远处立着一块还是他的“聚山川雄豪之气,集影视艺术之宝”的宣传牌。在一段斑驳的城墙上,镶嵌着“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的巨幅石屏;在示意图上,一个大大的鲜红“8”字,标示出游客可沿着“8”字线路参观游览。</p> <p>这个慧眼识宝、赋予古堡遗址鲜活神韵并造就出众多影星和“东方好莱坞”的神主是何许人也?他就是中国最早的插队知青,后来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收藏家张贤亮先生,倾全部心力和积蓄,围绕影视拍摄和文化旅游两个主题来开发两座古堡遗址,将其打造成展现中国古代北方小镇缩影的5A级景区。张贤亮曾说: “如果说,我创作的小说是‘平面文学’的话,那么,西部影城就是我创作的‘立体文学’。”遗憾的是,2014年9月,张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银川离世,享年78岁。</p> <p>黄沙古渡曾是蒙恬北击、昭君出塞、魏晋码头,唐皇军港,元代水驿,朱栴巡边、康熙渡河的古代黄河渡口。黄沙与绿野,滩渚与芳草,急流与渡船,烽火台与古长城,月牙湖与昭君泪,共同构成了独特的塞上风光。王昭君当年出塞与匈奴单于呼韩邪和亲,行前曾下定决心,绝不回头。可是行至黄河渡口,望着滚滚河水,心中不胜凄凉。此去虽有志于促进汉、匈和好,但渡过黄河,离家乡更远了,对父母的思念,对祖国的不舍之情猛然涌上心头,禁不住回头望着家乡痴痴发呆,泪水滴落在岸边沙地上,化作一汪形似月牙的湖水。王昭君终于冒着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把汉朝的诚意和中原的文化带给了匈奴,使汉、匈和睦相处60多年无战事。明朝庆靖王朱栴在诗中描述了黄沙古渡的壮丽景色:黄沙漠漠浩无垠,古渡年来客问津。万里边夷朝帝阙,一方冠盖接咸秦。风生滩渚波光渺,雨打汀洲草色新。西望河源天际远,浊流滚滚自昆仑。康熙帝亲征讨伐噶尔丹回程渡河时留诗曰:历尽边山再渡河,沙平岸阔水无波。汤汤南去劳疏筑,唯此分渠利赖多。两朝皇帝在诗中都阐述了黄沙古渡在交通上的重要地位。</p> <p>游览银川黃河古渡原生态旅游区!</p> <p>水洞沟考古发现被称为:“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景区主要由明长城、大峡谷、藏兵洞、红山堡等历史文化遗迹和相关自然风貌以及主题博物馆共同构成。当年,是两位法国人最先发现水洞沟遗址。现在,两位法国人投宿的“张三小店”和一号、二号发掘现场,以及运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再现旧石器时代人类其乐融融的渔猎生活,打制石器的生产状况,洪水肆掠、山崩地裂等震撼人心的灾难场景,真实反应古文化风貌的主题博物馆均成为景区的卖点。</p> <p>零距离体验、游览位于银川的五百年峡谷兵城一一水洞沟景区</p> <p>汽车驶过黄河大桥,沿西岸的109国道朔流向南,约两小时车程,来到青铜峡水电站。宁夏平原以此为界。峡口以南称卫宁平原,最宽不到10公里。黄河出青铜峡后,宽处竟达40公里,造就了美丽富饶的银川平原。因此,自古就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说,青铜峡水电站大坝是一座河床闸墩式低水头电站,也是以灌溉与发电为主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p> <p>青铜峡水利工程大坝</p> <p>一百零八塔是中国现存最大、排列最整齐的喇嘛塔群之一,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仿木结构景区大门造型独特、简洁明快,门旁一座仿长城构筑物墙面上阳嵌着金黄色的“沙坡头”三字。景区配有天然滑沙场、横跨黄河的“天下第一滑索”、古老的羊皮筏子……迈步3D玻璃桥上,眼见脚下的滔滔急流,说不清是惧怕还是激动,心跳加速。站在镌刻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巨大石墩前举目四顾,黄河从视线尽头弯曲而来。在阴阳太极静卧处,黄沙绿树烟波里,成群集队的骆驼悠闲自得地走向无尽的沙海深处……</p> <p>游览宁夏沙坡头景区</p> <p>迈步在黄河3D玻璃桥上,眼见脚下的滔滔急流,说不清是惧怕还是激动,一阵阵心跳加速……</p> <p>离开中卫,告别从酒泉包租来的轿车,选择由固原翻越六盘山经平凉、西安回遵义,目的是为了游览六盘山和崆峒山。六盘山又称陇山,位于宁夏固原市境内,古代因盘道六重始达山顶,故名。甘肃省位于陇山以西,唐代曾在此设陇右道,故简称陇。陇山是历史上有名的难越之山,大致为南北走向,南段古时称关山。因此,此段丝绸之路称为关陇大道。1935年9月中旬,毛泽东率中央红军攻克腊子口,越过岷山草地,进入甘南,10月上旬再越六盘山,于10月19日到达陕北保安县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六盘山是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被称为“胜利之山”、“曙光之山”。毛泽东在此吟咏了著名的《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p> <p>大雾中游览红色景点一一六盘山</p> <p>下六盘山来到甘肃省辖地级平凉市。平凉位于甘肃省东部的六盘山东麓,是古“丝绸之路”必经重镇,史称“西出长安第一城”。崆峒山位于城西12公里处,西接六盘山,东望八百里秦川,南依关山,北峙萧关,交汇于望驾山前,是丝绸古道西出关中之要塞,是国家首批5A级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地质公园。崆峒山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雄秀甲于关塞”以及“道源所在”等美誉,相传是上古三皇和女娲、夸父的诞生地,文化久远深厚,还是年代较早的丹霞地貌区。据称,道教的祖师是老子。老子的前身是在崆峒修炼的广成子。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西巡疆界,登临崆峒山,向在山上隐居的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因此追根溯源,崆峒山被誉为“天下道教第一山”。到清朝初年,崆峒山佛教寺院已达19处。“崆峒”一词最早见于《尔雅》:“北戴斗极为崆峒”。崆峒山正位于北斗星座下方,所以名之。崆峒佛教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最早得闻佛法之境以及南传、北传和藏传佛教的融汇之地。稍觉遗憾的是,到达崆峒山时,正遇上细雨迷蒙,大雾漫天,视野遮蔽,因此游得不够理想,玩得不太尽兴。</p> <p>坐缆车上崆峒山。由于山高雾大,实在是有些遗憾……</p> <p>下午3点从平凉始发的客车,直到晚上十点才驶入西安市区。到西安,就得说说西安。有史可查,西安的前身称为丰镐。从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建丰京和镐京开始,丰镐距今已有3100多年历史。西汉取“长治久安”之意立名“长安”,持续了1600多年。从周至唐,共有13个朝代建都长安,使之成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1100多年。以丝绸之路的开通为标志,长安便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被誉为“西有罗马,东有长安”。近年来,西安市保护、复建、仿建了大量古建筑和古文化景观,使古文化氛围全面笼罩,充分展现出当年的政治历史地位,既为中华子孙保留和再现了历史文化,也为当地创造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大雁塔次日一早首先来到位于南郊的大雁塔。当年,玄奘从印度取经回长安,伺佛于大慈恩寺。为能妥善保存从西天取回的佛像经卷,玄奘奏请唐高宗允许,在慈恩寺内造“藏经塔”,即今天看到的七层大雁塔。这是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也是古印度佛寺建筑艺术传入中原,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和唐朝佛教建筑的杰作。据称玄奘建塔后并未取名,因其位于慈恩寺内,曾被称作“慈恩寺塔”。后来为何称作大雁塔,传说颇多。据说是由于该塔模仿印度“亘娑塔”而建,“亘娑”译成中文就是“大雁”,由此而名。上世纪末,经科学检测,大雁塔一度沉降倾斜达一米多。经采取多种措施,塔身已于2004年初开始缓慢“改斜归正”。史载,玄奘自印度带回了大量佛舍利、上百部贝叶梵文经及8尊金银佛像等,这些宝物存放何处,至今无人知晓。据专家推测,与法门寺宝塔一样,大雁塔下应该也有地宫,玄奘当年带回的珍宝极有可能就藏于地宫内。大雁塔南街区的大唐不夜城内,塑有多位唐代著名文人墨客,并将他们的诗句刊刻在灯具等相应载体上,寓教于游,使游人获得知识和教益。就连垃圾桶、公厕都是一个个赋予极高文化内涵的艺术品。</p> <p>第三次来到西安,十三朝古都西安的大雁塔、古城墙、碑林、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园、曲江池……是必游之景</p> <p>在中国,王宝钏苦守寒窑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传说唐朝末年长安城中,时任宰相王允的三女儿王宝钏,闺楼抛绣球择婿,砸中了贫寒弟子薛平贵。在家人嫌贫爱富、坚决反对的情况下,她与父亲断绝关系,只身出走嫁给薛平贵,到城南曲江池畔的寒窑居住。后来,薛平贵征战西凉,王宝钏坚守寒窑18年,苦度日月,终于等得薛平贵战功赫赫归来在寒窑相会。“寒窑”遗址建于清朝后期,内设王宝钏祠堂。民国二十三年,杨虎城母亲孙一莲捐资修葺。西安市将其建成中国第一个大型婚俗婚礼婚仪体验式主题公园。寒窑遗址与曲江遗址仅一路之隔,与大雁塔、大唐芙蓉园和大唐不夜城隔曲江池相望。寒窑遗址公园内,展示了王宝钏当时生活劳动场景以及陕西历史上所发生的:红叶题诗、乘龙快婿、举案齐眉、秦晋之好、宝莲灯及人面桃花等六大爱情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