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

管涔山根据地景区

<p>国庆节回村里收秋,父亲拿出了毛针给我吃,不由得想起了小时候的记忆。</p><p>毛针作为宁武管涔山上一种奇特的干果倍受人们的青睐,但由于它表皮带毛刺,不易采摘,所以很长时间里都是稀罕之物,可谓是山里的珍贵食品《山珍》。毛针属灌木丛 ,长的有一人高,由于带毛刺不好采摘外,就是摘了也很难吃上,因为它的表皮毛刺也很难拨掉,智慧的村人便把它存放在一个大缸里,盖上盖子俉,等过了季天,地里可忙了,拿出来一揉搓,里面的果壳就利利的掉出来了 ,这时就和市面上卖的干果一样了,说起来一样,其实味道比市面上的香,独特,所以儿时的味蕾是无法更改的。</p><p>每到过年村子里总是很热闹,尤其是小孩子们,总有玩不够的乐趣,农村有太多的想象,太多的鬼故事另人紧张,所以儿时玩耍伙伴是少不了的,带着鞭炮声的兴奋,小伙伴们约起来,要开始给村里的老人拜年了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延续下来的传统,七八个小孩排成一长留,行磕头拜年礼了,因为礼毕后老爷爷,老奶奶总会每人分发糖快给我们吃,这可能也就是小孩子们的原动力吧!村子不大,一圈下来收获满满,给我的记忆是有一个老奶奶她每年给我们毛针吃,所以记得特别清楚,老奶奶一个人带着两个儿子,老爷爷去的早,大儿子智力低下,二儿子让车撞了之后一直不能干重活,所以家境极其的贫寒,也许是奶奶的礼物特别,也许是小孩不懂事,都喜欢奶奶的毛针,比糖也好吃 ,每年初一都要给老奶奶去拜年。</p> <p>随着我的成年,记不清什么时候这种儿时的调皮渐渐从我的视线里溜走了,因毛针欧而会想到老奶奶一家,二儿子叫润娃,听说当年学习很好,由于家穷,人善,车撞后遗症一直困扰,最后失去对生活的希望,上山砍柴出走后再也没有回来,半个月后村里人在山里一颗年轻时小树上发现了他,就地掩埋,曾记得有年看我挑水挺吃力的,还帮我跳水,记得母亲给他喝了玉米饭,一个好人,一个乐于助人的可怜人就这样离开了,离的悄无声息,就像屋顶的炊烟,原以为他能和鲁迅笔下的润土一样命里缺失的,会补回来,可惜五行里他一个没占,有时候我常想,如果也叫润土会好点吧。</p><p>老奶奶我也记不得什么时候走了,姓什么,哪里人,死后埋哪了,只记得小时候给我们毛针吃,不是也许,是肯定老奶奶没有更好的给我们吃,所以她总是每年早早的用他的小脚给我们留下了拜年的礼物,也就是最近和父亲聊天才得知奶奶的前世今生,不幸的人总是不辛,上天不会因为某人的贫穷就不会把灾难降临到她头上,就像遭了魔咒,也有村人议论说他家院子风水不好,人善,孤儿寡母的,纵人挤压,什么出路不好,水道不通,在个阁唠唠里,临家厕所的尿盆高过奶奶家房顶之类的,反正农村总有说不完的浓厚色彩的闲言碎语,奶奶走后,就大儿子一人,叫堂娃,不会做饭,靠给人帮忙挣饭吃,后来听说在某个冬天冻死于回家的旷野,一家人就这样悄无声息的里开了,一间烂房子早已坍塌,族人早已从新修占,对于这个世界他们好像从未来过,或者去了某个星球。</p><p>老奶奶一家的遭遇是悲哀的,我不知道除我之外有谁还会记得,人就是这样,一秋下来,都归于沉寂,在下一个轮回里做一颗参天的种子吧,祝福老奶奶一家,谢谢小时候的毛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