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期不宜远游,十一假期我们自驾到了离北京最近的东部边境城市-丹东。<div> 从北京到丹东公路距离不到850公里。北京为圆心,850公里为半径画个圆,圆内的边境城市除了丹东只有内蒙古的二连浩特(地图左上角)。</div> 今年是抗美援朝志愿军入朝作战70周年。对抗美援朝各种议论不少。我们开车走了一趟丹东,直接的感受是“距离”。<div> 丹东到北京800多公里,到东北沈阳、鞍山、抚顺、本溪等重工业城市也就是200多公里。如果强敌到鸭绿江边,会不会动摇东北新中国仅有的重工业基地和政治中心的稳定,答案不言而喻。<br> 谁是敌人?1950年6月25日,朝鲜背着中国发动南北战争,27日美国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美国以谁为敌十分明显。台海被封锁4个月之后,中国最终下决心组织志愿军入朝作战(10月底),能说没有因果关系?</div> 清晨,站在丹东鸭绿江岸边,江面雾气蒸腾,犹如一幅水墨画,世界都这样平静那是多好的事情。<div> </div> 丹东有一座半跨江铁桥。一座是联通丹东、新义州的鸭绿江友谊大桥,在这座桥下游百米,还有半座桥一鸭绿江断桥。两座桥都是日本统治朝鲜时期修建的。 <p> 图中两座桥抗美援朝战争中都被美军重型轰炸机炸断,友谊大桥炸断再修,成为一座炸不断的桥,保证了志愿军钢铁运输线的通畅。断桥一直保持着炸断时的样子,没有修复。照片放大看,断桥能看得很清楚。</p><p> </p> <div> 鸭绿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长度差一点点就到了800公里。鸭绿江本来是中国内河,现在成了中朝界河。丹东段江面接近河口,江面宽阔水流平静,而上游山高谷深落差大,江面不宽,水能充沛,不利于航行而适合发电。</div> 断桥对面是朝鲜新义州市,地图上看比丹东小很多。断桥对面的地标性建筑,粗看和沈阳一座建筑相似,只是中间少了个方孔。上面第三张照片是一位家在丹东的老师给我们的,说这是座新的酒店类建筑,叫“团结大厦”。 朝鲜一侧江边非常寂静,看了好久也见不到移动的物体。仔细看还真有几个几乎不怎么走动的人,据说是朝鲜的哨兵。 <b><font color="#ff8a00">鸭绿江断桥</font></b> 此桥在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此桥靠近朝鲜一侧的钢梁被美国B29重型轰炸机炸断。 晚上的鸭绿江铁桥没有了清晨雾气缭绕,随着投射在桥上黄、红、蓝、绿的灯光慢慢转换,铁桥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丹东断桥桥头雕塑着以司令员彭德怀为中心的一组志愿军的铜像。在大部队入朝前,彭德怀等率部分先遣人员先期通过此桥入朝。 这座桥始建于1905年。甲午战争后,特别是日俄战争之后,日本人无视腐败无能的清庭,肆意妄为,中国有边无防,日本人为日后在中国的军事扩张,经济掠夺做铺垫,居然从朝鲜把桥修到中国。丹东的这座桥头碉堡是1928年日本人所建。 左侧是还在使用的“中朝友谊大桥”,右边是作为战争遗迹保留下来的“断桥”。 站在断桥尽头,面对鸭绿江入海口方向,左岸(新义州)和右岸(丹东)灯光对比差异显著。 团结大厦成为新义州的地标。 接近断点存留的最后一跨钢梁。 断桥是70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留下的永久纪念。 桥上原来铺设有铁路。 断桥和中朝友谊桥两座铁桥的距离很近。<div><br></div> 断桥尽头(被炸断的地方)竖立着一块石碑。 鸭绿江铁桥朝鲜一侧,受到过几十架B29重型轰炸机的轮番轰炸。 这个桥墩上的钢梁被炸弹命中,残存一堆弯曲的钢梁和乱七八糟的机械装置。 断桥最后一个桥墩沿着铁梯可以下到离江面不远的地方,旁边就是些炸断、炸弯、打穿的钢梁和旋转桥梁的机械装置残存的齿轮。 百度上有铁桥的老照片,桥梁设有旋转开合装置,把钢梁旋转九十度,便于大型船只通过。 凤凰卫视网页上1958年志愿军回国,军列跨过鸭绿江大桥吗,踏上祖国土地时的照片。 <b><font color="#ff8a00">鸭绿江便桥</font></b><div><font color="#ff8a00"><b><br></b></font><div> 志愿军为对抗美军轰炸、加强运输能力,除了抢修丹东鸭绿江上的铁桥,还在丹东附近搭建了三座过江便桥,其中两座铁路桥,一座公路桥。</div></div> 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的经典照片(1950年冬,64军政治处黎民摄)。<div> 照片上经公路便桥过江入朝作战的是志愿军64军191师572团的战士们。<div> 这座公路便桥建在在丹东九连城镇,战后已经完全拆除。</div></div> 三座便桥中现在还能看到遗迹的是距离断桥5公里左右的燕窝铁路便桥。<div> 停战后,这座500米长的铁路便桥只拆掉了铁轨和桥面,保留了桥墩木桩。燕窝铁路便桥是由19个用111根圆木组合搭建的桥墩支撑起来的。<div> 上图是今天我们看到的70年前的桥墩木桩。</div></div> 1951年5月30日建成的鸭绿江燕窝铁路桥,别看是一座木结构铁路便桥,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div><br></div> <b><font color="#ff8a00">抗美援朝纪念馆</font></b><div> </div> 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是一座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历史和抗美援朝运动的大型战争纪念馆。<br><br> 丹东英华山上的纪念馆始建于1958年,经过几次扩建,现在的新馆总面积超过23万平方米,馆藏文物数万件,其中不乏国家一、二级文物。<br><br> 很可惜受疫情影响,参观需要提前预约。预约实在火爆,我们到达时预约已经到了10月15日之后。所以我们不用考虑十一长假期间能不能参观的事了,只好在山下远眺纪念塔留念。 <b><font color="#ff8a00">虎山长城</font></b><div><font color="#ff8a00"><b><br></b></font><div> 明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大家记忆中往往是这样的。</div><div> 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2009年4月18日联合公布,明长城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6个县域,总长度为8851.8千米。</div><div> 如果计量历代长城的长度,2012年6月5日,国家文物局历经近5年的调查认定,中国历代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千米。秦长城比明长城更靠东,延伸到了朝鲜平壤东北清川江边。</div><div> 虎山长城什么样?</div><div><br></div></div> 长城依山而建,有的地方很陡峭。 从虎山长城上看朝鲜。 停着几辆牛车的院子,很像以前咱们生产队的队部。 规划整齐的朝鲜村庄。 朝鲜的边防哨卡。 不怎么认真巡逻的朝鲜士兵。 从虎山长城这个门洞出来,前边百米就是著名的“一步跨”。 中朝国界在这里不是按照界河主航道划分的,界河是个小小的沟,距离真正的鸭绿江还很远呢。 一步跨,形容窄窄的界河一步就能跨过去。看警示牌上的提示,把东西扔到邻国没什么困难。 界河旁,有两块刻字的大石。一块刻着“咫尺”,另一块刻着“一步跨”。<br> 正式的说法:因鸭绿江40年代开始上游修了水电站,蓄水之后下游江水冲刷能力减弱,一二十年光景,江中逐渐淤积出一些岛(沙洲)。划定边界有条原则:谁耕种的土地归谁所有,于是紧贴虎山长城江中新淤积出沙洲就成了朝鲜的。 接近鸭绿江修复的虎山一段明长城的尾端。虎山长城下还建有长城博物馆。 除了虎山长城修复段,周围很难看到长城遗迹。<div><br></div> 明摘自:https://baike.baidu.com/pic/明长城/1599784/<div>按照百度的说法,辽东镇所辖长城东起今丹东市虎山南麓鸭绿江边,西至山海关北吾名口,全长975公里。由宽奠堡、海盖、开原、锦义、宁远五参将分段防守。明中后期因为女真兴起,加强辽东防卫,大规模修筑了长城,但因辽东镇长城大都没有包砖,所以现存遗迹较少。</div><div><br></div><div><br><div><br></div></div> <b><font color="#ff8a00">红叶</font></b><div><b><font color="#ff8a00"><br></font></b></div><div> 时间有限,丹东大致看了一下我们开始了回程。自驾游不用走回头路,我们就一路走一路看。</div><div> 这个季节,辽东山区的树叶已经开始变色,我们从丹东到桓仁,一头扎进山区,这次看到的红叶大概比以前多少年看到的加起来还多。<br></div> 辽东山区的广袤的林地树叶开始变色,机会难得,于是我们从丹东到桓仁,然后朝着本溪方向在山区里转了数百公里,我们也算是走了一次红叶大道。<div> 这一带以红叶闻名的旅游点真多,如老边沟、天桥沟、大石湖、蒲石河、枫林谷、关门山等等。其实这里整片山地植被都很好,车走到里边,就像被数百公里的厚厚彩色绒毯覆盖着。</div> 一路走来,路边随便一看大致都是这样的。进一条沟,里边都能看到大片的红叶。拍红叶的好照片非常多,就不贴照片了。 <b><font color="#ff8a00">红海滩</font></b> 中国失去北方领土,现在挨不到日本海,渤海的北沿就成了中国最北海岸线。 红海滩疫情过后开放时间不太长,目前自己的车不能进,只能在大门口坐景区安排的旅游车进来。多走几步路倒是算不了什么,最大的遗憾是我们赶上大退潮,原来有海水的地方都成了泥滩,视觉上有点影响。 如果涨潮,海水填满沟渠,红色、蓝色交织在一起,肯定又是另一种景观。 这一片红海滩的尽头是辽河油田的采油机。 随处可见的采油机。 辽河河口一带的盐碱地非常适合植碱蓬的生长,这种适合盐碱地的先锋植物覆盖了海滩,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增多,其他植物也会随之生长。 按照从海洋到陆地的顺序,红海滩大体是海水一碱蓬草一芦苇一稻田。面对渤海,在碱蓬草之后是大片的芦苇,芦苇之后就是大面积的稻田。 碱蓬草到了十月份就是这种颜色了。碱蓬草可食用的,缺粮的年头帮过人们的忙,现在也有人做碱蓬草的深度开发加工。 红海滩大面积的芦苇荡中有很多种鸟,值班员说十一来的人太多了,鸟怕人躲起来了。早上人少点的时候还看到丹顶鹤了。 芦苇和稻草这里大概要多少有多少,景区里设置了不少草编的景物。 草编十二生肖中的蛇。 盘锦地下的石油不算,还有两种物产也很出名。<div> 一是大米,有人说除了黑龙江的五常大米,应该就数辽宁的盘锦大米了。以地名冠名农产品,一般都是依仗自然生态环境或者历史人文因素的特优产品。</div><div> 二是河蟹。盘锦的蟹也是我国产量最多的淡水蟹-中华绒螯蟹。河蟹生于咸水,长于淡水,盘锦地处辽河河口,处于广阔的咸淡水交界水网地带,布满的河岔、芦苇塘、稻田,特别适合蟹的生长繁殖。因此盘锦的蟹不但数量多且品质非常好。</div> 芦苇之后是大面积优质水稻。 举行稻田音乐会的舞台。 <b><font color="#ff8a00">兴城</font></b><div><font color="#ff8a00"><b><br></b></font><div> 兴城古城是明末的宁远城。现在在城里走走,觉得很小,而放在明末清初的历史时代中,它所承载的历史又相当厚重。</div></div> 兴城古城在辽宁西南,紧靠辽东湾,处于渤海和西部山地带南北狭长滨海平原中间,距离山海关不远,兴城是“辽西走廊”的咽喉,当然是明朝孙承宗、袁崇焕构建战略防御体系的核心,战略地位非常突出。<div> 兴城古城是现今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之一,有着580余年历史。也许说起兴城古时的名字一宁远,就更容易和明朝联系起来了。<div> 百度有兴城老城的清晰卫片。老城内城呈正方形,外城看不到了,环绕老城河道依然清晰可见。</div></div> 兴城古城城墙的价值在于基本保留了孙承宗、袁崇焕镇守的宁远古城原貌。<div> 古城呈正方形,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每座城门外都建有加强城门防御的半圆形的瓮城,四个城角建有突出的城堡。袁崇焕懂得西方城堡建造技术和城防战法。宁远大捷明军在城堡上安置大炮,以炮台的交叉火力大量杀伤后金军进攻,然后投入精锐部队实施反突击,取得明末抗清为数不多的胜利。<br></div><div> </div> 进瓮城右转才能进入城门,现在城墙上还保留当年的红夷大炮。袁崇焕训练的部队是明末绝无仅有的精锐部队,人数虽不多,但善于使用火炮和骑兵,非常彪悍,野战中能以少胜多,面对强大的后金军能保持进攻态势,后人号称“关宁铁骑”。 古城的夜景显得与众不同。城里的步行街,游客不少,据说如果不是疫情影响,人要更多。 古城开着不少店铺,除了古玩店,更多的是卖酥糖、花生糕一类小吃,现做现卖。 兴城老城内南门里,有两座相隔百米左右明末的石牌坊,称为兄弟石牌坊或祖式石牌坊。<div> 两座牌坊是明末崇祯皇帝表彰祖大寿、祖大乐兄弟抗清有功而建造的。</div> 进南门第一座“忠贞胆智”坊,是崇祯皇帝在崇祯4年(1631年)为明前锋总兵官祖大寿所建。继续向前不足百米第二座“登坛骏烈”坊,是崇祯皇帝在崇祯11年(1638年),为祖大寿堂兄弟援剿总兵祖大乐所建建。 实在是非常讽刺,崇祯皇帝时代,统治层内部矛盾重重,各种势力交织,国力空虚,皇帝勤勉却用人不当。杀了屡次大败清军的袁崇焕,孙承宗辞官回乡,崇祯器重的关宁铁骑的先锋祖家兄弟与后金浴血奋战多年,最后降了清。崇祯皇帝另一重臣洪承畴,不但降清,还为清军占领中国全境出谋划策起到了关键作用。 古城正中的钟楼,当年袁崇焕和皇太极大战,袁崇焕的战时指挥部就设在钟楼上。 目前兴城古城内占地面积最大的两处建筑是城中偏北蓟辽督师府和城东南部的文庙。 蓟辽督师府。这里最后的行政长官吴三桂,接到崇祯皇帝命令放弃宁远,携数十万百姓撤入关内,吴三桂出宁远城放了把火彻底烧毁了蓟辽督师府。现在所见是复制品。 蓟辽督师府旁靠近东门有座土地庙。 前边不远人称将军府,是爱国将领郜汝廉(1883年至1961年)的府邸。他是兴城人,保定陆军速成学堂(保定陆军军校的前身)毕业后,从排长做起,后成长为旅长、师长,张学良的中将参谋长。1927年因不愿参加内战辞去军职回故乡定居,创办斌英女子中学。<div> 1932年日军占领兴城,日伪高官数次请郜将军当伪满锦州省长,将军不为所动。周总理接见他,称赞他弃官隐居,不为日本侵略者利用、不做伪满官吏的高尚情操和民族气节。</div> <b><font color="#ff8a00">兴城海滨</font></b> 兴城海滨是国家AAAA景区,号称北戴河第二。 兴城海滨,“三礁揽胜”。三座礁盘上建有雪浪亭”,也有人说是“迎霞亭”。 <p> 景区中最大的兴海湾有1.5公里的优质沙滩。</p><p> 照片最右边的建筑是座码头,要去菊花岛就在这里上船。菊花岛也叫觉华岛,1626年后金攻宁远无果,转向明军后勤补给中心觉华岛。天助后金,气温骤降海面封冻,骑兵长驱直入,明军凿冰做壕以期阻挡后金骑兵,没想到凿开的海面也冻住了,导致本来人数装备处于劣势的明军无险可守,骑兵在冰面上发起冲锋,觉华岛被攻破。</p><p><br></p><p> 离开兴城海滨,已经是长假的倒数第二天,离目的地北京400公里。中午回到北京,里程表显示:2116公里。</p><p> 丹东之行到此结束。</p><p> <span style="font-size: 15px;">注:此文中照片均为张维萍、任重所摄(注明出处的除外)。</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