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indent-1">10月16日我有幸参加了在郑州十八中举行的第十一届“双核素养视角下”的“教”与“学”育人方法引领暨名师课堂观摩研讨会,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目睹了名师的风采,受益匪浅。各位教育名家的风采让我倾慕不已,他们关于语文教学理念及新课改的成功经验更是让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受到了一次极大的精神洗礼。</p><p><br></p> <p class="ql-indent-1">名师课堂观摩研讨会历时两天半的时间,第一场观摩课是黄厚江老师讲授的七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台阶》。黄老师的课堂有两点让我感触很深:一是有高度、有深度、有内涵,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黄老师让学生跳出了既定的答题模式,通过及时有效的评价,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感知文本,从而有自己的发现和更深刻的思考。而不是一味地重复相同的答案。二是对文本的把握,层层推进,抓住重点,整个课堂就像是一条完整的线,清晰明了又富有深意。接着黄厚江老师和现场的老师们进行了互动交流,对怎样才能教好课?引导好学生把握好课堂?自读课应该怎么教?这两个问题作了回答。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淡化术语,重视理解。听完黄厚江老师的回答深刻的意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会更好的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提高自己,丰富自己。</p><p><br></p> <p class="ql-indent-1">上午第二场是刘铁梅老师的观摩课——《西游记》整本书导读课。刘铁梅老师首先对学生版《西游记》和原版《西游记》的标题、目录、开头、结尾做了对比,让学生自己体会两个版本的不同,明确了读名著要读原著这一观点。紧接着刘铁梅老师便用了学生们都熟悉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同学们踊跃的举手复述故事,说得不准确的地方再互相补充,整个阶梯教室都沉浸在西游记故事的精彩呈现中。原著的魅力在刘铁梅老师和同学们的对话中、探讨中一一呈现,且听下回分解的章回体妙处;孙悟空拜师之后的种种变化和进步;甚至师徒四人取经途中的种种细节……都在课堂里被同学们细细道来。大部头的原著,本看来特别难读,但是就在刘老师的引导下,似乎变得越来越有趣,越来越轻松,很多同学都说,我想马上开始读原著了!刘老师在课堂总结说:“选择原著,我们才能了解小说的丰富;选择原著,我们方可体验,人物情感的细腻;选择原著,我们方能获得自由阅读的兴味。”</p> <p class="ql-indent-1">微报告环节刘铁梅老师具体讲述了整本书导读的三种基本课型:陌生化导读课、阅读中推进课、主题式分享课。强调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教师做好课内导读,选择有特色的的情节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形成主动阅读、自主阅读的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晦涩难懂的文字在兴趣面前也会变成简洁而生动的话语。</p> <p class="ql-indent-1">周枫琳老师讲授的观摩课《济南的冬天》,在朗读和品读中让学生们感受着《济南的冬天》的“着色”美、情感美,令人心旷神怡、百诵不厌。向浩老师的观摩课《蒹葭》,让人印象深刻。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风趣、幽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每次问题的回答都有针对性的鼓励评价,不仅使学生得到了鼓励,也使学生学会了思考。听完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努力也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但又收获颇丰的课堂。</p> <p class="ql-indent-1">白皛老师的观摩课《好玩的诗》打破了我对传统诗歌的看法,原来诗也可以被很好听的吟诵出来,也是我们生活中就可企及的,也是可以那么有趣,脱离晦涩难懂,更具生活性、日常性。在以后的教学中也可以把白皛老师提倡的吟诵诗歌带进课堂,相信在这样自在轻松的吟唱下学生们可以在乐趣中找到学习诗歌的兴趣。来凤华老师的观摩课《狼》向我们展示了他的教学理念:从问题到活动设计。通过设置一个个疑难问题,让学生主动去解答,完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通过问题的设置来达到活动的目的,让学生在活动中懂得如何学习,懂得如何思考。</p> <p class="ql-indent-1">王君老师的观摩课《卖炭翁》,讲课的方式很新颖,不仅仅只是关注课本中的知识,而是与现实生活相连接,由文中的人物形象联系到现代生活中的人,引人深思。王君老师有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她说:“听完我这堂课,肯定会有意见不同的老师对我提出质疑,为什么我要这样讲,但课有常式和变式,不是一层不变的。”王君老师这节课旨在打通经典文本,不局限文本,通过课堂内容的学习,唤醒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责任意识。</p> <p class="ql-indent-1">蔡欣欣老师的观摩课《天上的街市》带学生领略意境之美,展开联想与想象再现诗歌的画面感,赏析诗歌的意蕴美,清雅脱俗,寄托遥深。</p> <p class="ql-indent-1">余映潮老师的观摩课《永久的生命》,真实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一堂课应该怎么教,应该怎样关注重点,提炼核心内容,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发散学生思维。课堂之后余映潮老师就谈统编语文教材“短文”的教学做了微报告。在进行“短文”教学时应注意关注到以下几个方面:1、有效教学的备课要求;2、高效阅读教学的基本要素;3、知晓统编教材的重要特点;4、关于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既有理论上的指导又有课堂上的实际演练,让我深受触动。</p> <p class="ql-indent-1">短短的学习虽已结束,但这次郑州之行,对我的触动之大之深,却是前所未有的。与名家面对面,聆听专家们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智慧,我更感觉到自己的不足,真如井底之蛙。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学海无涯,永无止境。作为教师,不下苦功钻研、借鉴和吸收是不行的。这就需要我们有一颗不断进取的心,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利用多种方式从多方面学习崭新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育艺术。在不断学习、实践、反思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努力做一名与时俱进的学习型与创新型教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