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研课磨课活动(二)

YAN

<p>课堂是教学的生命线,教学理念的改变,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效果的体现,都要通过课堂中师生的共同活动来彰显。为了更好地了解新教师的教学能力,推动新教师更好更快速的发展,打造高效课堂 ,在葛寨小学西区教研处的精心组织安排下,葛寨小学西区新教师研课磨课评课活动开始了。</p> <p>接下来,就让我们来领略10月15日上午两位老师的精彩课堂。</p> <p>第一节是闫雨晗老师在六一班讲授的六年级上册第十四课《在柏林》。在课堂一开始闫老师创设情境,用一张战争过后废墟的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引起学生兴趣并将学生代入到战争的残酷中。接着在讲授环节,闫老师通过朗读、默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阅读方式带领同学们深入课文内容,并在读课文的过程中用一个个小问题将课文的重难点串起来,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学习本课知识。最后闫老师总结体会文章的主题并在当堂测验中结束了本节课。</p> <p>第二节课是由王怡琼老师在三一班带来的数学课《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p><p>王老师以新龟兔赛跑故事将本节课串连起来,在上课前找同学来口述龟兔赛跑的故事,创设情景,吸引学生的兴趣,在新授环节中王老师引导学生围绕乌龟和兔子两个动物谁跑的路线长这个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学习最终推导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长的计算方法,然后在完成当堂测验后,王老师带领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回顾总结。</p> <p>在公开课后老师们立即进行了评课,下面我们去听听看听课教师们的意见和建议。</p><p>首先,对于闫老师的语文课听课老师们提出建议:赵梦蝶老师说:要相信学生组织答案的能力,在出示问题后给学生一些时间思考,不要急于公布正确答案,要把课堂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p><p>张云秋老师说:在学生朗读前、学习前要出示出学习的具体要求与目标。</p><p>赵亚倩老师说:在与学生活动时,可以多选取一些学生来回答问题,这样可以使课堂更加的丰富将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p><p><br></p> <p>康雨佳老师说:教师在巡视中要多向后排走走,要关注到后排学生的学习情况。</p><p>武亚迪老师说:在略读课文的学习中,不需要设计太多小问题,只要把握书本中给予我们的两个导读问题就能将课文的思路脉络串联起来。</p> <p>听课老师们也对王老师的课堂提出了几点建议:</p><p>赵梦蝶老师说:黑板上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计算方法后,应引导学生从数学课本中找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同时带领学生多次朗读,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p><p>李丽老师说:增加评价语培养多方面评价的习惯。在进行总结后,应适当让学生进行归类练习。</p><p>孙淑纤主任说:应注重重点的讲解,整节课抓住本节课的重点。</p><p>李思嘉老师说:长方开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推导,学生挨个回答花费时间太长,举的例子太多,可举出例子后适当的把含义进行引申。</p><p>李丽日明老师说:在测验中少学生板演过程,另外要提醒学生将重点记在书上。</p> <p>通过新教师评课研课活动的逐渐开展,新教师的成长步伐也逐渐加快,也为建设一支专业素质高,教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打下了基础。</p>

学生

老师

课堂

教师

朗读

王老师

课文

学习

正方形

研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