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秋天天气转凉,幼儿机体适应能力逐渐下降,容易造成呼吸道、肠道等传染病的蔓延扩散。为了加强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提高预防知识水平,现向家长朋友们介绍一些常见的传染病的发病症状及预防措施。让我们一起做好疾病预防,保障孩子健康成长。</p> 流行性感冒 <p>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夏秋换季期,是流感病毒多发季节,幼儿身体抵抗力低下,是流感病毒重点侵袭对象。因此,家长更应该加强对流感的预防。</p><p>预防措施:多饮水,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加强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早晚温差大,要根据天气变化为幼儿增减衣物。室内空气流动缓慢,大量流感病毒积存在室内,定期消毒可以及时杀灭病毒,消除幼儿流感隐患。保障睡眠质量,为幼儿营造一个安静、温暖而又空气流通的舒适睡眠环境。</p> 上呼吸道感染 <p>狭义的“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上火则是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的导火索,这是因为咽喉部干燥,抵抗力下降。若受到病毒的侵袭,就会引发幼儿患上“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嗽等症状。</p><p>预防措施: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多到户外活动。让幼儿休息好,多喝白开水,饮食以清淡流质为宜。</p> 手足口病 <p> 手足口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以手、足部皮疹及口腔炎症为特征的传染病,四季均可发病,以5岁以下的婴幼儿多见。</p><p>主要症状: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p><p>预防措施:“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晒衣被。”家长和幼儿都要讲究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在流行季节要少带宝宝到公共场所游玩。教育宝宝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对餐具、生活用品、玩具等应定期消毒。</p> 疱疹性咽颊炎 <p> 疱疹性咽颊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好发于夏秋季。</p><p>主要症状: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p><p>预防措施:经常开窗通风;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注意劳逸结合。防止受冷,如身体不适应卧床休息。进行饮食调养。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摄入。雾霾天气等,应戴口罩、面罩等,做好防护措施。保持肠胃通畅。平时多饮淡盐开水,吃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肠胃通畅。</p> 流行性腮腺炎 <p> 俗称“痄腮”,由腮腺炎病毒引起,多发于冬春季节。此病主要是由飞沫传播,接触了患者使用的食物、餐具、玩具等也可发病,幼儿患病一次后通常可获得终身免疫。</p><p>主要症状:首先出现发热、头痛、浑身酸痛、四肢无力、流涕、咽部红肿等症状,1—2天后腮腺肿胀,一般一侧腮腺肿痛1—2日后另一侧肿。腮腺肿胀以耳垂为中心,耳下明显,肿胀处不红、发亮,张口、触压时疼痛。发热在3—5日后退去,腮腺肿胀约1—2周后消退。</p><p>预防措施: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对儿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另外,患有该病的患儿应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失为止,避免疾病传播。</p> 水痘 <p>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p><p>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p><p>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p> 秋季腹泻 <p> 多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潜伏期2-3天,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多数患儿还会伴随发热,体温在37.9~39.5℃。继之出现吐泻症状,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黏液,无腥臭味,每天10次左右。一般可持续3-9天,平均5天左右,前3天症状最严重。因为总在秋季发生,因此称为秋季腹泻,实际上秋季腹泻在9月到次年的4月之前都容易发生,做好预防极为重要!</p><p>预防措施:注意饮食卫生,把好入口关,防止病从口入。餐前便后洗手,幼儿的餐具、玩具定期消毒,护理幼儿的人更要注意自身的卫生。</p> 诺如病毒 <p>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疫情暴发主要集中在10月至次年3月,高峰期为11-12月和次年3月。传染途径主要有3种:食源性传播、水源性传播以及人与人接触传播。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等特点。</p><p>主要症状:恶心、呕吐、腹部痉挛性疼痛及腹泻,通常持续1~2天。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小时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本病病程较短,一般为2~3天。</p><p>预防措施:注意洗手卫生,勤用肥皂和清水认真洗手。诺如病毒抵抗力较强,在60度高温或经快速汽蒸仍可存活。因此,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食用。提倡喝开水,水要烧开后饮用。感染诺如病毒的儿童应远离厨房或食物加工场所。感染诺如病毒的病人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不能加工食物或为其他患者陪护。一旦发现有病人的呕吐物,要先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20分钟,然后清理干净,清理工具也要消毒处置,清洁人员要佩戴手套和口罩等防护用品,并再次清洗、认真洗手。</p> <p>幼儿园地址:宝鸡渭滨区英达路桥南御园华庭7号楼</p><p>红黄蓝,培养健康、快乐、有竞争力的</p><p>儿童!</p><p>扫微信添加好友,回复“宝宝姓名+出生年月日+联系方式”,</p><p>即可快速了解更多消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