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庄镇“十三五”教育发展回顾---沿庄镇中学

王琳

<p>一、办学规模</p><p> 沿庄镇中学始建于1997年,1998年5月搬进教学楼,占地面积24212平方米,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位于沿庄镇东禅房村北,辐射12个自然村,最远距离学校23华里,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由2015年的8个班变成现在的16个教学班,现有学生779人,教师45人,其中高级教师 12人,中级教师 15人,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学历42人,专科学历1人,党员教师7人。</p> <p>二、办学实效</p><p>1、学校办学成绩斐然</p><p> 我校毕业班自2015年,连续五年获得区教育局教学表彰。2016年10月,我校毕业班教师姚文静、李树娟、蔡春驰分别在数学、化学、语文等三个学科获得区级二等奖,教学评价成绩全区排名第八名;2019年10月,毕业班李树娟和卢泽圳老师获得化学学科区级一等奖,姚文静、赵俊刚、田旭兰、王庆珍四位教师分别在在数学和英语学科获得区级二等奖,李志国、许建贵老师获得物理学科区级三等奖。高中上线率64.15%,合格率78%,教学评价成绩全区排名第五位;2020年我校毕业班又传喜讯:高中上线率56.8%,合格率77.5%,语文、数学、化学、生物、体育五科均获得教育局教学表彰。近五年,我校有 87名同学考入一中市重点, 77 人考入六中,76 考入四中,56考入瀛海,合计426人 考入高中,获得区级教学表彰教师先后有22人次,为静海区的教育西部战略及其沿庄镇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 <p> 2016年获得国家课题实验学校称号,2017年获得区级五一劳动奖章先进集体;2018年被评为思想政治先进集体;2019年被市关工委评为五好关工委;2019年我校语文教研组被评为区级先进学科教研组。</p> <p>2、教师水平不断提高</p><p> 十三五期间,学校紧紧围绕教学这个主题,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核心,以抓师德教育为突破口,认真抓好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培训为重点,不断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水平,打造了一支适应新时期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到2019年底,教师学历合格率均为100%。有市级骨干教师1人,区级骨干教师7人,镇级骨干教师7人,区教研室兼职教研员3人(刘娟、王蕊芳、乔冬梅)。由于刘娟老师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突出表现,2016年被静海区教育系统最美乡村女教师”,她的事迹在2018年被静海电视台采访录制为专题片并播出。</p> <p>  2016年12月刘娟课例《合作!竞争!》被评为市级一等奖。2017年10月王蕊芳微课《英语基本句型之趣述There be》在第十五届全国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课例获二等奖。2019年7月周文芳《小石潭记》“特写镜头”赏析荣获2019年度全国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现场交流活动微课评优初中组二等奖。2019年10月李树娟研讨课《金属的化学性质》在第十七届全国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课例获二等奖。2020年5月周文芳《湖心亭看雪》在2020年全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获得市级一等奖;乔冬梅、张继存、闫红等在国家级课题子课题课例评选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在静海区举办的四届教师技能大赛中,刘娟、李淑娟、王蕊芳老师获得区级一等奖,另外有八位老师获得二三等奖。今年,我校又有4名教师进入复赛阶段。&nbsp;</p> <p>3、 教学改革不断深入</p><p> 十三五期间,我校的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校组织教师论坛活动、教师反思学习活动、新课程理论学习活动。营造出良好的教研氛围,形成了以课程改革带动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促进课程改革,形成组组搞科研,人人能科研的氛围。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安排老师参加校际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主动与兄弟我校交流课堂教学经验,虚心学习。我校先后与东滩头中学、子牙镇中学多次承办了全区的同课异构活动,在2019年4月我校与沧州和廊坊市的兄弟校合作,承办静沧廊校际联合“同课异构”交流研讨会;2019年11月,举办了“主体-和谐-高效”教学模式优秀教师送课下乡“同课异构”交流研讨会,先后有20余名年轻教师参加了交流展示,听课教师在交流中取长补短,提升了教学能力与水平。在四届区级教师技能大赛中,有12为教师获得一二三等奖。为了与扶贫单位的教育协同发展,在区教研室的2020年9月与甘肃镇原“同上一节课”初中化学线上教研活动中做《分子和原子》观摩课。我校承担的课题《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象与控辍策略研究》和《“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的研究》顺利完成结题,并获得实验学校称号。十三五期间我校承担的市级重点课题《“因学设教 引探交融”学习方法指导与研究》和全国课题子课题《中华优秀传统与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顺利完成评估,获得优秀等级。教师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及市级奖,刘家良老师有30余篇文章在报刊中发表。</p> <p>4、学生素质不断发展</p><p>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校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育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搞好校园文化活动,开展艺术教育,对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园中营造出一种独特而浓厚的亚文化氛围。通过与不同文化群体的接触和交流,建立了学生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培养了学生客观认识和完善自我的能力,校园文化的多元性也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为学生提供锻炼社会适应能力的条件和机会,学生在创造校园文化的实践中完成了角色目标和人格社会化,从而丰富的校园文化及其延伸当中,完善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对未来的多重社会角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想准备,其人格得到了升华和完善,并使之更切合现实的需要。</p> <p>  素质教育的发展,我校也取得骄人成绩:我校2017年选送的二胡《赛马》获区级一等奖。在2018年静海区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评比活动中,我校30余名学生获区级奖励。在2019年静海区篮球比赛中,我校篮球队获得第七名;在2019年天津市科技创新大赛上,我校蔡兆坤,崔建业等三位同学获市级一二等奖,在日照举办的“我爱祖国海疆”航模比赛决赛中崔建业获得国家级三等奖。</p> <p>  在2019年静海区中小学生跳绳踢毽比赛活动中,我校孟祥瑞、滕攸、王佳运等学生获奖,我校获得初中组第四名,2020年获得团体总分第六名;有200余人次获得全国剪纸比赛国家级奖励,叶圣陶杯征文、世界华人作文竞赛、大运河征文、五爱征文、“红旗飘飘,好书伴我成长”等活动中均有多名学生获奖。2020年合唱节我校选送的合唱获区级三等奖。</p> <p>5、办学条件整体优化</p><p>(1)十三五期间,我校教室都增设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并且实现网络班班通。建成一间录播室和校际网络同步课堂,便于年轻教师观摩录播课与兄弟校同上一节课,研磨新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思路,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了平台。</p> <p>(2)建立了学校公众号,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动态及相关的政策。我们改建了党员活动室,营造出校园学政治、了解国家大事的浓厚氛围。</p><p><br></p> <p>(3)2016年9月,区教育局投资100余万余元的沿庄镇中学食堂投付使用,食堂面积800平方米,一次性容纳600名学生就餐,洗消、加工、存储、售卖,就餐等功能齐全,各自独立。学生们终于告别了过去中午为吃饭东奔西跑,秩序混乱的局面。干净卫生的午餐解决了家长及师生的后顾之忧,也消除了安全隐患。</p> <p>(4)2019年在镇政府斥资69余万元完成了教学楼的内装修、电路改造、教室地砖更新和教室门的更换;同时,完成校门卫室和厕所的维修改造,学校面貌焕然一新。&nbsp;</p><p>(5)为了满足班级增容的需要,丰富学生校园生活,镇政府投资127万元建成430.96平米的专用功能教室,于2020年9月竣工使用。图书、音乐、美术、卫生等都搬进新的专用教室,这为开拓学生视野,挖掘学生特长潜质搭建了平台。同时,乒乓球活动室满足了七八年级的中考体测项目的训练要求,也丰富了教师的业余生活。</p> <p>(6)2020年暑假,教育局投资130余万元的消防泵工程已经到了收尾阶段,消防泵池的建造为校园的安全提供了保障。</p> <p>6.学校管理达到新高度</p><p> (1)坚持求是管理,推进学校内涵发展。近年来,学校进一步强化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学校长足发展的动力。不断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推进依法治校进程。坚持“管”和“理”的有机统一,让师生体验大家庭快乐。坚持不懈抓实抓好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坚持精细德育,弘扬立德树人的根本。学校安全管理精细化,为学生撑起了一片安全的天空。学校精心布置校园环境,细心开展德育工作:德育制度健全,德育活动形式多样,德育实践社会化,德育工作活动化。(3)坚持亲近书香,导引发展源头活水。学校利用“书香”指导课改活动,陪伴教师成长,激励团队进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指引学校课题研究。(4)坚持问题研究,显现科教兴校战略。一年又一年,我校教育工作者怀着深厚的问题意识,在办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探索中提出问题,以更大的勇气直面问题和研究问题,以实干的精神推动了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解决。</p> <p>三、十四五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nbsp;</p><p> 努力改善校园环境,建设优质、现代化的农村学校,让每个学生快乐成长,让每位教师幸福工作,让每个家庭充满希望。按照“促进均衡发展、实施精细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目标,完善布局调整,整合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以教育信息化来促进教育现代化;立足教研,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管理,促进教育整体水平全面提高。</p><p> 总之,十四五期间,我校教育工作突出一个主题——改革与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充分发挥教育改革中的政策优势,做优、做强学校品牌,使学校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沿庄镇培养出更多更强的合格人才而努力。</p>

我校

教师

区级

学生

教育

获得

学校

教学

活动

沿庄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