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

进jfmwsyy

<p>殷墟是商后期的都城遗址,景区由三千年前的皇家宫殿—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和中国最早的皇家王陵—殷墟王陵遗址两部分组成,两者相距6.9公里。</p> <p>喜欢历史的人都避不过殷墟,认识中华文明要从安阳殷墟开始,都市、文字、青铜器是她的标签。所以,第一眼看到殷墟的时候,我心里还是有些小激动</p> <p>在殷墟博物馆看到了复制的后母戊鼎,我们以前是称呼它司母戊鼎的。刚开始想不通,为啥在后母戊鼎的出土地只能看到复制品?后来就猜想,这个重达875公斤、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不但是中国悠久历史文明的见证更是国家和权利的象征,这样的传国重器,收藏于首都的国博可以起到凝聚人民的信仰,祈愿中华民族长长久久、国泰民安的作用吧</p> <p>殷墟王陵遗址,是商晚期商王的陵地和祭祀场所,是国之重器后母戊鼎的出土地。后母戊鼎距今已有3900多年的历史,此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即商王武丁的妻子)铸造的,后母戊是商王母亲的庙号。</p> <p>左边第一个图形是孩子给我分享的殷墟博物馆入口处玻璃门上的文字。考我,我认不出来。她说,是 iPad</p> <p>甲骨文是殷商王朝占卜的记录,是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这是一片记录田猎的甲骨,卜问商王外出打猎是否没有灾祸</p> <p>甲骨占卜是用整治后的龟甲或者兽骨加以烧灼,根据裂痕判断凶吉的</p> <p>甲骨占卜有时间、人物、内容和商王看了卜兆后所下的判断,以及所占卜之事结果出来后的记载,可谓有头有尾有归档</p> <p>古代龟灵的观念是源于先民们认为:龟为麟凤龟龙四灵之一。龟千岁而灵,以其长久,故能辨吉凶。</p><p><br></p><p><br></p><p><br></p> <p>第一次近距离的看到这么多的甲骨文字,越看越觉得不可思议,这些朴拙的笔画里蕴藏着太多的神秘、太多的远古气息,你无限放大脑洞,看到的还是玄幻</p> <p>这个青铜手背刻有单眼以及类似半个兽面的花纹,比现代正常人的手要小一些。</p><p>萍姐说,哎呀!快看你们的巴掌!</p><p>我一边找角度拍照一边对她说,咋看着有点阴森森的~</p><p>回家后查了一下,有人推测是墓主人的右手假肢,有人说是吃饭的用具,还有人说,是类似钺一样,是权利的象征,实在解释不清的时候还可以猜想它就是祭祀用的法器,都是开放式的回答</p> <p>用微距镜头拍摄的我见到过最古老最小的中国泥塑作品,通过放大发现是一个五官清晰、目光斜视、微微撅着嘴,有些可爱的憨厚青年</p> <p>这是截至目前,殷墟发现的唯一一件牛形青铜器水牛叫做牛尊,是一件酒器。我当时是被牛身上的繁缛花哨的纹饰给吸引了。为什么用水牛而没有用北方人更熟悉的黄牛?专家的解释是,那时候水牛还没有驯服,更具有野性和神秘感</p> <p>被铸后母戊鼎祭祀的武丁之妻名字叫妇妌,擅长于农耕,掌握着至高无上的农耕祭祀权。方鼎盛谷物以祭地,按照天方地圆的说法,地为方,为阴,象征养育万物之母。</p><p>武丁的另一位妻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妇好,妇好擅长军事,掌握着至高无上的军权。</p><p>两位妻子各自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参与了国之大事祭与戎,殷商有了历经八代十二王,共255年的辉煌。</p><p><br></p> <p>妇好手里的兵器叫钺。考古发现,商代男人平均身高为一米六,女人一米五,很难想象一位一米五左右的女性双手执钺征战沙场还能勇打胜仗。</p> <p>殷墟妇好墓是商朝唯一保存完整的王室墓,墓里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有殉葬的人和狗的尸骨,但是没有妇好本人的遗骸</p> <p>殷墟甲骨窖穴——中国最早的图书馆和档案库,万余片甲骨集中堆放,为甲骨文和殷商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窖里还遗存着一具人的尸骨,后世人猜想应该是最早的一位图书管理员了</p> <p>殷代车马坑是考古发现的畜力车最早的实物标本,车马坑里有车、有马、有平展开阔的粘土高速路面,还有殉葬的人,曾经的繁华在那里静静地躺着</p> <p>人和人之间有很多的相遇方式,比如,错时空的都看到了这里。这张照片就是给孟拍摄的</p> <p>我也不知道为啥自己看见这些尘封了好几个千年的文物就挪不动步了,我总觉得它们也有一双无言的眼睛,我们就那样呆望着,放空了</p><p>家人也不催促,耐心的等待着</p> <p>在殷墟王陵遗址看到的这张图片进一步证实了豫字的历史渊源</p><p>河南古称豫州。豫字,一人牵一象。殷墟王陵遗址发现用象祭祀,说明当时安阳一带气候温暖湿润</p> <p>青铜人面具。商代巫术盛行,这样的面具是从事巫术的道具,并非影视剧里那种动不动就青面獠牙的形象</p> <p>出去玩已经很少在景区里购物了,挑选的小纪念品里附带了一些我当时的心情,就当把回忆带回了家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