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66, 178, 218); color: rgb(1, 1, 1);">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10月19日,在临猗县教师进修校的精心组织下,我县二年级语文老师</span><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45, 231, 202); color: rgb(1, 1, 1);">齐聚贵戚坊小学,参加</span><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66, 178, 218); color: rgb(1, 1, 1);">“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专业技能第五轮培训”。</span></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同课异构”讲课进行时……</b></h1><p><br></p> <p>首先为我们做课的是陈晶老师,她的课堂呈现得有条不紊,学生学得扎实有效。</p> <p>开课,直奔主题,引导孩子们关注到这些石头名字的神奇。</p> <p> </p> <p> 借助图片理解“陡峭”的意思,再根据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的感受,这可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p> <p> </p> <p>学语文,就是要把文本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并主动运用到具体的语言实践中去。</p> <p>孩子们学得轻松,学得快乐!</p> <p> 史晓丽老师的课高端大气,充分展示了什么是“大课素养”,为所有老师,树立了前进的方向和标准。</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整堂课,史老师都是抓住“奇”字来展开教学:名字之奇、形状之奇、想象之奇……</p><p><br></p> <p>孩子们在朗读中,既感受到黄山奇石的有趣,又体会到语言文字的生动和传神。</p> <p>板书,是课文的缩影。</p> <p>史老师的板书,工具性特别强。孩子们看着板书,就可以想象出这些奇石的样子以及它们的名字,为孩子的背诵积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评课议课活动进行时……</b></h1><p><br></p> <p>金秋天气凉,教研热情高!</p> <p>最后,史老师强调: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要关注到孩子们的语文要素落地点、孩子们的成长点以及情感触动点。</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专业引领”分享进行时……</b></h1><p><br></p> <p>下午2点整,史老师借用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的“不要拒绝理论……理论不可能拿来烤面包,但理论能让面包吃起来更有味道。”拉开了下午培训的序幕。</p> <p>史老师以“如何有效地观课议课”为主题,深入浅出地从“什么是观课议课”、“为什么要观课议课”、“怎样观课议课”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p> <p>学如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通过这次教研,每位老师不仅能看出自己的差距,找到自身的不足,更为深入挖掘教材,拓宽教学思路提供了有效的方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中,我们的语文老师们会成长得越来越优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