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陆杰

<p>十月,收获的季节,一段名师之旅开启了。</p> <p>贲友林老师的《小数的意义》从一份研究学习单开始!</p> <p>课前先由孩子预习研究单,课上伊始,就开始小组讨论之后,由我们听课的老师共同随机选择了“17号”同学给大家做汇报,在学生的展示自己想法的过程中,通过老师及时追问,一步步引导学生清楚地表达出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并同时用小数表示出来,在这一问一答间可见教学的真章。</p> <p>解决完研究单的三个小题之后,让学生观察、思考分数与小数有什么联系,逐步发现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数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几,之后又联系小数和整数的联系,让孩子在一个个的十进中明确数之间的联系,感受小数、整数的一脉相承。</p> <p>在《基于“学”的教学思考》的说课讲座中,贲老师提出了灵魂三问:</p><p>1、学生学什么?</p><p>2、学生怎样学?</p><p>3、学生学的怎么样?</p><p>贲老师结合《小数意义》这节课,给我们充分解读了要上好一节课,我们要明确的内容和做的准备,绝不只是教材教参看到的那么简单,只有老师深挖内容,在给孩子上课时才能真正做到深入浅出,讲出数学味道。</p> <p>教育是漫长的艺术,急不得,燥不得,学生在贲老师的一问一答间,见风就长,在课堂中真正发生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精彩。</p> <p>周卫东老师的《认识分数》从八戒“我想要一小块”开始,让孩子去撕一撕,在多种撕法带来的“大小不一样”,“形状不一样”的冲突中,感受分数产生的必要性,之后在作业纸上写一句话或一个数让别人看到就明白这一小块究竟有多大的活动中,让孩子从语言和数中去初步创造分数。</p><p><br></p> <p>之后又围绕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让孩子用不同图形去自由创造。横着看,竖着看,理解分数中的“量”</p><p>与“率”。</p><p><br></p> <p>带些这些发现和理解又回到了“西天取经”的故事中,在不一样的“½”中结束本节课。</p> <p>从撕一撕,折一折,分一分,涂一涂,闭上眼睛想一想,灵动自如的让孩子自己的动手操作中认识理解了分数。</p><p><br></p> <p>由于时间的关系,虽然周老师不能为我们全面解读他“高观点、低结构、中温度”的教学主张,但在这有限的时间里,一直回荡着周老师的这个问题“数学是什么”,不论我们从教多少年,我们都应该深怀对数学本质的追问,对儿童立场的敬畏。</p> <p>罗鸣亮老师的《小数乘整数》,在孩子完成30×4=和0.3×4之后,从置疑“关于小数乘法,你还有什么困惑?”开始。通过罗老师特有的教学风格,不断深挖,“逼”孩子去思考并提出问题。从一开始的没有问题,到一两点问题,到学生开始真正去思考这个算式的算理,为这节课拉开了序幕。先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自主尝试去解决这些问题。</p> <p>之后通过一组图形(每组三个圆,一共四组)让孩子思考“这个图可以表示哪个算式的道理?”理清小数乘整数的算理。之后沟通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乘法的联系,以达到让孩子真正理解算理,并通过练习进行应用。</p> <p>罗老师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循循善诱的引导,为我们如何给学生讲道理打了个样,是啊,道理大家都会讲,从哪个点入手呢,只有找到孩子真实学情的切入点,找到孩子“会计算”浮面下的虚空点,填满,晃一晃,我们的道理才能成为孩子自己的道理。毕竟《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课》,学生最有发言权。</p> <p>吴正宪老师带来的是一节计算课《多位数承两位数》,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节整数计算课,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理清算理,在以后的知识迁移中做到应对自如。</p> <p>吴老师从计算花坛的花的数量入手,从一个花坛,到10个花坛,12个花坛,再到28个花坛,在学生列式中,初步回忆起乘法的意义。之后孩子自己去想办法解决111×28=?。结合孩子的创造,进一步解读为什么这做,把现有问题转化成成已经学过的问题。孩子的语言表述,横式相结合,从乘法意义出发自然而然地搭建起竖式。关注本质性东西,为孩子的知识迁移打下基础。</p> <p>有时候孩子比我们预设的要更有潜力和创造性,放手让他们自己走,我们必要的时候扶一扶,走着走着也就会走路了。</p> <p>吴老师在之后《建好“承重墙”,打通“隔断墙”》的分享中,为我们解读了“单元主题”下“数与运算”的教学。以核心知识点为线索确定单元学习主题,确定单元培育的数学关键能力,找准发力点,实现深度学习。</p> <p>俞老师的《面积的认识》从一个面开始,通过孩子说一说“自己经常接触,熟悉的一个面”,孩子发现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到处都是面,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确定好对象之后,再让孩子去辨析面的属性—“大小”。</p> <p>从而定义“面的大小叫面积”,自然产生对面积单位的需要,从而引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p> <p>做俞老师的学生是幸福的,俞老师总是能把复杂的问题,深入浅出的让孩子明白。</p> <p>就像俞老师在解读《我这节课为什么这么上》中说的,我们要把数学还给生活,数学是认识世界的。从生活入手,放大学生的需求,把准脉搏,面和面积自然而然地就认识清楚了,只有在认识上到位,才能在孩子的心中建立清楚立体的数学。</p> <p>张齐华老师的《射线、线段和角》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张老师以团队共学的方式开展学习,让每个孩子都在这堂课中有所得,知识的获得,能力的获得。</p> <p>在学生课前独立研究的基础上,让孩子在团队中开展协作式学习,由于上课的班级很少用小组小学,所以张老师先给孩子解读团队共学的基本规则,并给出学习建议和路径。之后让孩子开展共同学习。</p> <p>在激烈的共同研读之后,学生开始了质疑,相互质疑,在这一个个的质疑声中,张老师适时的展开追问,共同突破学生的疑问点,不知不觉间形成了知识结构。</p> <p>在这节课中,当我们放手给学生之后,学生是没有天花板的,就像再找角的时候,根据定义,孩子们找到了平角,找到了大于180度的角。</p> <p>在张老师《社会化学习:机会、深度和素养》的解读中,每个孩子都值得被认真对待,每个孩子的时间都是宝贵的,都应该充分调动。</p> <p>强震球老师的《角的度量》从轻松的游戏开始,让学生初步体验角的变化,之后通过比较角的大小,找到单位小角;再从单位小角离散分布不方便,引出半圆工具;半圆工具的不精确,引出对单位小角的细分;细分之后读书不方便;引出加刻度。在这一步步的发现中,让学生感受到测量的本质就是看测量对象中有多少基本单位。自己创作的工具自己一定会用,学生从中找到了工具的认同感。</p> <p>在《这样教,才更有意思》的解读中,强老师为我们从教材注解分析到指出教学误区,最后为我们支招有意思的教学改进。让我对几何中测量单位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从使用需求到一步步的赶紧,不仅可以让孩子知识有本源性的认识,对孩子的探索和实践能力也是一种培养。就像强老师说的,长度单位是种子课,角的度量就是发展课,如果我们在几何测量中都能像强老师这样教学,相信孩子通过知识的迁移,对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会有不一样的理解。</p> <p>最后一节课是来自储冬生老师的《搭配中的学问》,储老师的课从密码箱引入,追本溯源出“乘法原理”,并在爸爸出差的情境中进行练习,通过2×3和2+3的题目进行辨析。最后我通过拓展声母、韵母和声调的组合回到最开始的原型之中。正如储老师所说,行走在原型和模型之间。</p> <p>储老师在之后的解读中,为我们的课堂机智支招,学生会的课堂怎么上课,从会到不会也是一种强有力的教学手段,学生在质疑中深挖内容,找到本质;及时杀个回马枪,理直气不壮,理不直气壮都可以成为调节课堂节奏和氛围的有效手段,真是学到了!</p> <p>每一位名师都有其特有的教学风格,或灵动,或朴实,每一节课,知识的生长,孩子的表现都是那么生动。我一直在想,我应该往哪个方向去努力呢?</p><p>1、深挖教材,找到数学的本质是什么。一节课不止要看到这节课的内容,更要从一个自然单元去看,找到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明白哪里会是知识迁移的点,做到可以承前也能启后。</p><p>2、真正从学生出发。不是这节课有多热闹,这节课有几个小组合作环节,而是把准学生的真正需求点在吗?不是浮于表面的简单知识,而应该是从知识本质入手,从孩子的实际切入,让每个孩子在这节课都能有所得。</p><p>3、把握课堂节奏,通过语气调动孩子的学习情绪和热情,同样的一句话,不同的人不同的语气说出会有不同的效果,多摸索适合自己的语言,多思考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做到心中有教学,</p><p>最后一句话,多听、多看、多思、多尝试、多总结,沉淀自己。</p><p><br></p>

孩子

老师

学生

小数

这节

之后

解读

教学

知识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