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王重旭</b></p><p><b> ——读Peter Lee《散文集》《诗歌集》</b></p><p><b> 4</b></p><p><b> Peter Lee的散文中,发散着对弱者的同情心,悲悯心。</b></p><p><b> 在《望溪公园里的“乞讨者”》这篇文章中,他对一个老乞丐,也曾是他的老邻居的描写,让人顿生怜悯和牵挂。</b></p><p><b> “他一无所有,无儿无女,无依无靠,无衣无穿,无吃无住。每天就这样‘天当被,地当炕’,行走于天地间,栖身于天地间!”Peter Lee 为他“买来的崭新棉鞋,他左试右试,高兴地跛来跛去,他感激不尽,连说‘谢谢’,然后步履蹒跚,一瘸一拐地又走向他的乞讨之路,消失在苍茫的暮色中……”</b></p><p><b> 在《蜘蛛,喜蛛?》这篇散文中,Peter Lee写道:“小时候就听妈妈说“蜘蛛”是“喜虫”、“喜蛛”,遇见蜘蛛是蜘蛛报喜,喜从天降。”因为妈妈的话,Peter Lee希望蜘蛛的降临,能给自己吉祥和好运。但是,他没有将愿望停留在自己的身上,他“用手纸将蜘蛛拾起,想把它抛出窗外,又担心它被过往车辆碾压,伤害到它,我将它包好,在安全之处把它放归,让它再去给别人送去喜讯 ,给更多的人带去好运。”</b></p><p><b> 这样的结尾十分精彩,展现了作者的宽广胸怀,广布吉祥,如同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的推己及人的博大胸怀,小主题,大意境。</b></p><p><b> Peter Lee 的散文之所以接地气,就是因为他写的是人间烟火,和现实的联系非常紧密。在疫情期间,人们心情沉重,又难免有些慌乱。他在散文中也难免表现出那种焦灼的心情。但是他没有停留于此,而是在焦灼和期盼中寻求解脱。 他写道:“有人说人生不如意时,是上帝给的长假,要好好享受这个假期。熬吧,熬过这段艰难岁月,守得云开见月明,终有一天疫情会杳无踪影。” </b></p><p><b> “人生就是一种轮回,就像花儿开了又谢,月儿圆了又缺。现在正是花谢之时,月缺之日,期待花好月圆的日子快快到来。到那时回头再看这场蔓延全球的灾难,今天的难事都是明天的谈资,都是明天的故事。“(《暮春时节倒春寒 》)</b></p><p><b> 还有《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这篇,他在为那些逆行者,那些白衣天使们喝彩的同时,也看到了那些生活在底层的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为他们的生计担忧:“楼下道边摆摊卖烟的那两位老夫妻七十多岁了,靠卖烟维持生活,靠卖烟供孙子念书,自从疫情发生他们也好几天没有出摊了。疫情之前无论风吹日晒,无论雨雪连绵,他们都风雨无阻。还有街头商贩、小吃摊点、搬运工、送餐员以及市场打零工者,他们靠手艺靠出卖力气维生,没有活干他们就挣不到钱,就不能养家糊口。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疫情来时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人活世上谁都不是局外人。”</b></p><p><b> 这种忧,是难能可贵的,因为这是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 </b></p><p><b> 5</b></p><p><b> Peter Lee的散文中,有对家乡变化的喜悦,有对逝去的艰难岁月的回忆,有对童年伙伴的怀念,洋溢着浓浓的乡情、亲情和一颗赤子之心。</b></p><p><b> 他的《平山甲乙楼》这篇散文的最大亮点,就是他在对往事的怀念中把少年的玩伴写了进来。在这片已经开始扒掉的废墟中,有他的童年,有他的玩伴,有他的烦恼,有他的快乐。他写道:“平山甲乙楼旧时的影像定格在我的脑海里。不能忘怀昔时无忧无虑的童年、少年,不能忘怀昔时朝夕相随、不离不弃的伙伴。童年,少年,孩提时代的伙伴,织就了我今天悠悠的怀旧情怀。”但是,他的怀旧,不是停留在过去的时光,而是意在书写一座城市的发展和变化。</b></p><p><b> Peter Lee是生于兹长于兹的本溪人,他爱自己的家乡,大学毕业又回到本溪,他希望这个城市有更大的发展。他曾为“本溪城市形象”英语配音,曾先后多次翻译本溪市对外开放系列丛书,如《 中国本溪 》《中国本溪欢迎您》等大型宣传画册,翻译了《本溪投资指南》《本溪重点招商项目册》,还翻译了电视连续剧《蓝眼睛和黑眼睛》等。</b></p><p><b> 他时刻关注本溪的建设和发展,每有新项目,每有新建设,他都为之欢欣鼓舞,甚至忍不住亲临现场看个究竟。 在《本溪市内景区将有大手笔》这篇散文中,他写道: “因开发建设施工,四方台、滴水洞关闭封园,好长时间没有走滴水洞了,也不知施工建设进展如何。我出于好奇,就想去那里看个究竟。” </b></p><p><b> 他说:“我承认我是个关心家乡建设的人,2017年平顶山脚下的环山路和通往小堡的玉龙路贯通,其间经过关山悦小区、二二七医院门前,路面施工错综复杂,原来的一座宿舍楼要变成一条路,我也不知哪来的热情,像着迷一出精彩大戏,没事天天去看,一来二去和建筑工地的工人工头都熟悉起来。” </b></p><p><b> 他说自己是本溪人,“每每从外地或外国旅行回来,对家乡的一切都有亲切感。月是家乡明,人是家乡亲。生长于斯,也必歌哭于斯。我关心自己家乡的人和事。我希望我的家乡风景优美,人们的日子越来越好。家乡安好,我亦晴天。”</b></p><p><b> 其实他的这类文章表达的不仅仅是他自己的心声,也是每一个本溪人的心声,这也是他赢得众多读者的原因之一。</b></p><p><b> 6</b></p><p><b> 他把旅行当成了一种朝拜,所以他的旅行就不是简单的游山玩水。</b></p><p><b> 他写道:“ 任何一种形式的旅行都像是一种朝拜,一种仪式。每一个旅行者都仿佛走在朝圣路上,而旅行途中历经的种种千辛万苦更像是一个朝圣者朝拜途中必须经过的天路历程。……经历了,见过了,才能感悟,才能沉淀,才能升华……”(《旅行是一种朝拜》)</b></p><p><b> 在南京中山陵,他朝拜孙中山,更朝拜孙中山“民族、民权、民生”的思想,并由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联想到了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b></p><p><b> 在杭州,他朝拜民族英雄岳飞;在宁远古城,他朝拜抗清英雄袁崇焕;在成都,他朝拜大诗人杜甫;甚至朝拜大海,朝拜蓝天,朝拜日月星辰……</b></p><p><b>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打开国门,在对外交往中人们仍有所顾虑,不敢真实客观地描述国外先进的东西,即便写也是遮遮掩掩。但是,Peter Lee在撰写出访国外的游记中,却敢于如实地去书写自己的感受。</b></p><p><b> 在《访日归来结束语》中他写道:“只有向先进学习,才能赶上先进。特别是日本公民的素质,更值得中国人学习。国家发展,国力增强,人民生活变好,这是硬实力;而公民素质文明程度的提高是软实力。 因从事英语翻译工作的原因,我曾数次去过欧美发达国家。我不崇洋,也不媚日。正视对方的强大和优秀,是更清醒地认识自己,不盲目乐观,也不妄自菲薄,是为了日后更好地强大自己。”</b></p><p><b> 7</b></p><p><b> 他把自己的写作看作是对生命的感悟过程,所以他的文字中有着生命的庄严。</b></p><p><b>在《古往今来谁不老》这篇散文中,Peter Lee写道: “一周之内去殡仪馆参加了两次葬礼。儿时的伙伴,与我们一起成长的朋友,朝夕相处的同事,几年之内都相继离开。人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生命如此脆弱,生与死的距离竟然如此之近!……凝望远处的烟囱冒出的青烟,曾经的人,曾经的事,曾经的恩怨情仇,曾经的功名利禄,一瞬间灰飞烟灭,随风而逝,人就这样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来时一丝不挂,去时一缕青烟。”</b></p><p><b> 通过死亡的震撼,用来唤醒“生命无常”的意识,让自己更深刻地体味生命的意义。</b></p><p><b> 他的笔下有禅意:“鸟儿的到来,我并不感到聒噪厌烦。久居楼群高宅,聆听美妙的鸟鸣,体会“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如若置身丛林,如闻天籁之音,如亲近禅心云水,远离尘俗浊浪。”(《来生做一只不死鸟》)</b></p><p><b> 他的笔下有诗情:“如果有来生,我愿托生一只鸟,一只能飞越万水千山的不死鸟,心灵和身体不受尘世的羁绊束缚,在天上自由飞翔,亲近日月星辰,去看苍茫雪域,去看苍茫大海,去看和大海一样苍茫的大漠……”(《来生做一只不死鸟》)</b></p><p><b> 他的笔下有画意:“有一天当我归于尘土,我的大地要绿草如茵,长满桃花李树。我的灵魂要化作春泥春雨,滋润桃李芬芳,佑护桃李满园。” (《我的生活》) </b></p><p><b> 他的笔下有童真: “看着蓝天上自由飞翔的麻雀,我的心也随之飞的很远。与白云为伴,与鸟雀为朋,有云雀自天边来,不亦悦乎!” (《花台上的麻雀》)</b></p><p><b> 他的笔下有哲理:“ 竹子用了四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cm,从第五年开始,竹子每天以30cm的速度疯狂的生长,仅仅用了六周的时间就长到了十五米。在前面的四年里,竹子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竹子‘大器晚成’的生长特点似乎能给我们某种启示。”(《竹子的启示》)</b></p><p><b> 8</b></p><p><b> 必须承认,一个人能写出让人爱读并为之感动的散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事写作的人都知道,在诸多文学种类中,散文的写作者人数最多,但是,能写好的却最少。没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没有持之以恒的文字训练,没有一定的社会和人生阅历,是很难写好散文的。</b></p><p><b>但是Peter Lee的散文为什么会写得好呢?他只是一个普通文学爱好者。但这个文学爱好者,却非一日之功。</b></p><p><b> 他说,从小学到现在,他一直坚持写日记。坚持写日记的好处让他养成了善于观察、勤于观察的好习惯。写日记贵在坚持,坚持下来久而久之会灵光闪现,捕捉灵感,就有了动笔的冲动。”</b></p><p><b> 他在念高中的时候,就在《本溪日报》《辽宁青年 》《溪水》杂志上发表过文章。在大学的时候,他经常到中文系,坐在阶梯教室的最后一排旁听文学理论、美学理论。有微博的时候他写微博,有微信的时候他写微信,他还在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举办的“我与祖国共成长”的征文大赛中获得了二等奖。 难怪他的粉丝们读了他的文章,都以为他是学中文的。 </b></p><p><b> 所以,Peter Lee是很懂得写作的,他在《我写作的一点体会》中说:“写文章跟说话其实是一回事,都是为了与人沟通,表达思想。你想写想说想表达,就直抒胸臆,怎么说就怎么写。”这段话,道出了写作的真谛 。</b></p><p><b> 当然,Peter Lee的散文如果从纯文学的角度来说,还有诸多的不足。但他的写作不是为了文学创作而写作,而是为了表达而写作。表达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点点滴滴的感悟。他的创作记录了自己的人生历程,也记录了自己的心路历程。正如他所说:“出一本书绝非贪图世俗的名利和浮华,而是在有生之年把自己的心路历程做个总结,让平凡的生命留下印记,这个世界我来过。也圆自己一个梦想,了却一份心愿。” </b></p><p><b> Peter Lee有一句诗 “今夜流光诉衷情”,我觉得这句诗可以形象地表达出Peter Lee的写作初衷。所以,这里借来作为这篇序的题目。</b></p><p><b> </b></p><p><b> 2020年1月15日</b></p><p><b>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