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伦邮票公元“前”的来龙去脉

泉林®

<p>为了展示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与科学家的成绩,原邮电部于1955年起开始发行《中国古代科学家》系列邮票,当年8月发行了纪33《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一组)邮票,全套4枚。1962年12月1日,纪92《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二组)邮票发行,全套8枚,分别介绍了东汉蔡伦、唐代孙思邈、宋代沈括、元代郭守敬4位科学家及其在造纸、医药、地质、天文方面的科学成就,每位科学家的名字下面都注有生卒年份和朝代。但是在第一枚“蔡伦”邮票上,却发生了一段小插曲。</p><p><br></p> <p>蔡伦是东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他发明了造纸术(还有另一种说法,说蔡伦是造纸术的改造者,并非发明者)。造纸术的发明彻底改写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也使蔡伦屹立于古今中外杰出人物之列。他的生年难以考证,故在邮票上写为“蔡伦(公元?~一二一)汉”。但设计者在设计时误写成了“蔡伦(公元前?~一二一)汉”,多写一个“前”字,可谓一字之差,谬以千里。发现错误后,印刷工人只好将印版上的“前”字一个个除掉。但因操作疏忽,漏除了印版左边的第16号位置上的“前”字,造成每一个印刷全张(含2个邮局全张,各为50枚)就有一枚带“前”字的错票。此票于1962年12月1日正式发行后,该错误被集邮者发现并报告,邮电部即令各地邮局从全张中撕下错票收回。</p> <p>“文革”后,集邮活动恢复。1981年,天津市集邮部门将封存已久库存中的“老纪特”邮票出售。由于1981年集邮业务刚刚恢复,人员业务生疏,加之时隔近二十年,邮电部原关于蔡伦“公元前”的紧急电令自然无人记得。于是,含有蔡伦“公元前”错票的纪92版票堂而皇之却又浑然不觉地出售给了集邮者,总计数量十多版。事情并未到此为止,在出售纪92《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二组)套票时,让人出乎意料的情况再次发生,1300多套邮票中还包含有26枚蔡伦“公元前”,这样就又流出了26枚。</p><p>“蔡伦像”邮票发行量为300万枚,理论上蔡伦“公元前”错票有3万枚,但因发行后发现及时,绝大部分被邮电部急电收回销毁,只有少数漏网之鱼,侥幸留存民间被集邮者收藏。据推算,蔡伦“公元前”版票目前的存世量约有几十版,蔡伦“公元前”错票单枚票存世量约有数千枚。</p><p>蔡伦“公元前”至面世以来就受到了集邮者的追捧,特别是存世量稀少的“蔡伦(公元前)”版票更是弥足珍贵,让众多收藏者魂牵梦萦。</p><p>拍卖纪录</p><p>“蔡伦(公元前)”邮票在拍场上亮相数次比较多。香港1988年2月举行的邮品卖会上,1件“蔡伦(公元前)”横双连以4500港元拍出。1993年在北京邮品拍卖会,“蔡伦(公元前)”旧票经过20多个回合的竞争,最后以3450元成交。1996年中国嘉德拍卖会,“蔡伦(公元前)”拍出2.53万元。1997年11月,在第二届邮票钱币博览会拍卖会上,带“蔡伦(公元前)”的六方连以6.1万元拍出。1999年中国嘉德春拍,含有“蔡伦(公元前)”的蔡伦邮票六方连(带上边纸)以4.4万元成交。2002年北京华辰秋拍,“蔡伦(公元前)”信销票以3630元落槌。2007年北京诚轩春拍,“蔡伦(公元前)”邮票(上中品)成交价为8800元。2008年6月,上海泓盛以11.2万元拍出了“蔡伦(公元前)”版票。2009年中国嘉德秋拍,“蔡伦(公元前)”二十方连以9.856万元成交。2011年上海泓盛秋拍,“蔡伦(公元前)”版票以17.25万元易主。中国嘉德2012年秋拍,“蔡伦(公元前)”四方连成交价是11.2万元,“蔡伦(公元前)”版票成交价高达22.4万元。中国嘉德2013年秋拍,“蔡伦(公元前)”信销票拍出了2.875万元。2013年12月,“蔡伦公元前”版票(折版、个别票轻微软折)在赵涌在线以29.592万元拍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