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江畔美,拾得硕果归——江西省培计划家校合作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少年强成长学校

<p>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在这样一个处处萌发着美丽收获的季节里,省教科所于2020年10月17日—10月20日在南昌举办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建设暨制度化家校合作试点县(校)指导教师培训班。全省共380名老师,怀着共同的期待,相聚英雄城,共赴这场学习的饕餮盛宴。</p> <p>  10月17日晚上7点,举行了简短的开班仪式,由江西省教科所副研究员、家校合作研究中心主任王梅雾主持。</p><p> 王教授介绍了江西省家校合作取得的丰富研究和成果;阐述了当前江西省家校合作制度环境与理论支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优势;并对大家提了几点要求,希望每位学员能够珍惜培训机会,把家校合作的宝贵经验带回学校,优化当地教育环境、提升教育质量。</p> <p>  培训组给大家提供了丰富的培训资料,工作人员给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安排了专属座位,让我们感到很温暖。</p> <p>  10月18日上午,我们迎来了首场讲座,由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新家庭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蓝玫为大家带来《家校之间有个娃》。</p> <p>  蓝玫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实践,结合绘本故事将教育的智慧传递给大家。整场讲座,她始终围绕一个主题,也是家校合作的共同原则:一切为了孩子!</p><p> 她指出,在家校关系中孩子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老师、家长都应站在他们的角度看问题,尊重孩子的内心,真正关爱他们,让他们明白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然后再回馈社会。</p><p> 听着蓝玫老师用一个个身边的小故事讲述着她们是如何改变家长、引导家长,她们是如何爱护学生,建立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带动整个班级氛围,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和家校关系,我们都深受触动。原来“一切为了孩子”这句话是如此的深刻,是孩子架起了家校合作的桥梁。</p> <p>  下午,江西省教科所副研究员、家校合作研究中心主任王梅雾则为大家讲授了《制度化家校合作的规范实践:理论与行动框架》。</p><p> 王教授语言风趣幽默,他传递的信息是,家校合作有相同的理念很重要,并从家校合作缘何成为热点、是什么阻碍了家校合作、交叠影响域理论和家校合作的规范实践四个角度去展开阐述。</p><p> 王教授在结合身边大量的实例,讲述了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传授了很多有益的家校合作中的经验与做法。从不时爆发的掌声与笑声中可以看出,大家的思想是产生了共鸣的。</p> <p>  前两场讲座听得意犹未尽,10月19日精彩继续。上午,江西省教科所所长吴重涵以《家校合作共育中教师职责的有效拓展》为主题,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专题讲座。</p><p> 吴教授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强,他首先提出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从疫情期间家校活动的边界渗透及其背景、教师职责的有效拓展、教师教育面临的挑战三个角度引申出了目前家校合作的现状,学校教育面临的挑战等问题;再从班级层面讲述家校合作如何开展;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出开展家校合作、形成育人合力的新思想和新理论。</p> <p>  培训时间转瞬即逝,日程紧凑,但内容丰富,每一场都令人难忘,各专家的讲座既有理论的阐述,又有大量真实数据分析,深入浅出,用他们的实践经验将家校合作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及有效的解决途径、好的经验做法传授给大家。学员们仔细聆听、笔记满满,不漏下任何一个细节。</p> <p class="ql-block">  培训虽已结束,思考却从未停止,培训不在于记录了多少笔记,而在于思想的碰撞、观念的改变,把改变付诸于行动才是培训最终的目的。家校携手,努力构建一个目标一致、功能互补、配合和谐的教育体系才是最大的成功。教育从爱开始,是一场温暖的修行,道难且阻,行则将至,吾辈自当努力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