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去了两次官护山,我给其总结了两句广告词: 即”不游官护山,枉过一秋天”!从我这两次的切身感受来看,确实是名副其实!</b></p> <p> 以前虽然去过,但走马观花,好多问题没弄清楚。从其大门外形来看,酷似一顶乌纱帽,但官护山的名字是怎样来的呢?经询问景区管理人员,疑团顿开了!</p><p> 原来此山名始于宋太祖,在杯酒释兵权后,太祖把这一带的山林分封给了义王,成为了义王的私有财产,由官府保护。以后经明、清两代,当权者都告谕天下,此为官府保护之地,百姓不得涉足,因此名叫官护山,一直沿续至今。怪不得此处山清水秀,颇有灵气。原来有这么一段佳话呢!</p><p><br></p><p><br></p><p> </p><p><br></p><p><br></p> <p class="ql-block"> 站在景区门口,向南遥望,官护山美景尽收眼底:峡谷两畔,分布着十几个山头。山顶上青松苍翠欲滴,山坡上黄栌霞光流溢,山脚下柿子树芳果满枝,</p><p class="ql-block">峡谷内高低错落分布着的三个小水库,秋水澄滢,微波粼粼,那满树金黄的白杨随风起舞,那雪白的芦苇随风摇曳,遍地盛开的格桑花频频颔首,似在欢迎着远道而来的客人。一条笔直的大路蜿蜒曲折,伸向山间。山、水、林、果、花、历史遗址,一应俱全,果然名不虚传。官护山似一副优美无比的画卷,上帝把深秋的所有美景,都镶嵌在这里,呈现在游客面前,不用游览,已经让人”醉”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步入景区,我们完全被包围在格桑花中,仿佛走到哪,格桑花就跟到哪,徜徉在花海中,心也醉倒在花海中了。点缀在花海中的一株株柿子树虽落叶已尽,却鹤立鸡群,只剩下满树的柿子宛如一树红灯笼,在太阳的照射下泛着红光,格外醒目,有几处成片的粉黛乱子草也穿插在格桑花中,为景区更增添了新的色泽。面对如此美景,真有种像白居易说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感受了,让我们都醉倒在花的海洋、花的世界中不能自拔了。“且向花间留美照”,照相机的快门把我们定格在格桑花中,定格在乱子草间,定格在柿子树下,定格在这令人陶醉的美景中了!</p><p> 徐徐前行,左边从下往上依次分布着比池塘大,比水库小的池沼,我暂且称其为小水库吧,水面一碧如洗,鱼翔浅底,鵝浮水面,偶尔水边漂着几艘小船,给人一种“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感觉。右边紧挨着我们的依然是那大片的格桑花海,再往外,就是那起伏连绵的群山了。</p> <p> 继续前行,小水库上游是一座拱桥,上有“红旗渠”三个红色大字,一条干渠横跨水库,环绕在山间。一说到红旗渠,我的心灵就受到震撼,去年我刚参观了河南林州的红旗渠,他们战天斗地,叫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精神把我感动得眼泪直流,这里的红旗渠也很有相似之处。我顺着水渠向上游走去,只见前面是一个隧道,上方是一个红色大五星,五星下面是毛体“先进洞”三个大字,洞两侧是一副对联,上写着“挥锤撼山岳,舞钎凿银河”,多么响亮的口号啊,一看就是文革中人民公社社员们战天斗地的豪言壮语。看介绍得知,这是嵩山水库东干渠,修建于1970年,历时两年凿山开渠,修桥架槽终于在1972年投入使用。她承担着临朐北部嵩山、五井和冶源三个乡镇的灌溉和用水问题!</p> <p> 再往前走,峡谷越来越窄,左侧山上大片的红叶林历历在目,山下的格桑花依然伴我。前面有一岔路,一石碑上红叶谷三个大字熠熠生辉,旁边是导游指示牌。</p><p> 我们左转,漫步登山,开始了今天的红叶谷之行!上行约三五十米,左拐半山中的一条小路环绕在山腰,我们穿行在黄栌树间,头顶着红叶,手扶着红叶树,脚踩着红叶,身边飘着红叶,置身于红叶中,与红叶为伍,整个身心都融入到红叶中了。大家沿着弯弯山路,边走边看,青松吐翠,黄栌流丹,向上望,漫山青松郁郁葱葱;向右看,对面山上依然是郁郁葱葱的青松和红叶;向下看是林海和花海,只听见游客的说话声、嘻笑声,不见其人;向远处看,我们走过的三个水库如三面镜子镶嵌在峡谷之中,远处的山门依稀可见。大家在林海中遨游,在红叶林间拍照,留下了美丽的瞬间!</p> <p><b style="font-size: 18px;"> 看到这大片的格桑花,再来到这浓郁的红叶林,让人心情大好,浮想联翩。我不禁想到《西厢记》中崔莺莺的一大段唱词:“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莺莺与张生刚刚告别相思,幸福结合,又不得不送丈夫进京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当时也是这遍地黄花,层林尽染的晚秋季节,可莺莺心里五味杂陈,”舍不得来也要舍,分不得来也要分,”满怀深情唱了这一大段二黄导板。说这满山红叶,和醉了一样,是离别的人用眼泪染成的。这段唱词写得太好了。据说作者王实甫写这段词时,累得吐血了。我想如现在再拍“西厢记.长亭送别”电视剧的话,来官护山是最好的外景地了!</b></p> <p> 这时林间突现一石屋,全部用石头垒成。我正奇怪是干什么用的,看介绍后才知,这是当年秦始皇派徐福来此炼长生不老药的地方,他在此共盖了20多间石屋,现仅存三处。以前看历史我只知道秦始皇派徐福到东海寻求长生不老药,真不知道原来是在此处呢!</p> <p> 山行数公里后,顺山右转来到一处亭子内,上这写“将军亭”三个大字,我想山下就是当年陈毅、粟裕指挥临朐战役时的指挥所,此亭可能以此为名吧?坐在凉亭内任秋风吹拂着脸颊,浑身的汗水一扫而光,分外凉爽惬意,让人忘记了疲劳,颇有种宠辱偕忘的感受了。远处的官护山山门已经非常清楚,近处的水库也清晰可见。柿子沟就在不远的脚下了!</p> <p> 出凉亭左旋右转,来到了一处山坳间,这里就是有名的柿子沟了。山谷内分布着4000—5000棵柿子树,都落叶已尽,只见那满树的柿子,硕果累累,像一只只小灯笼,迎着太阳,闪着金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p> <p> 沿柿子沟下行只见一石屋,约十几平方吧,门前一牌子,介绍说这是1947年陈毅元帅和粟裕大将在临朐战役时的指挥所。来到屋前,只见房屋破旧,桌椅,床铺均已残破不堪。看到这沧桑的情景,,我不禁融入到炮火硝烟的战争年代去了。想到此,我们对老一辈革命家一种敬慕之情油然而生。据我了解,不一定正确,当时的临朐守军是国民党第八军,老百姓称为“顽八军”,李弥为军长。由于连月阴雨连绵,我们部队伤亡很大,最后陈、粟率领部队撤出了战斗,转移到南麻。但李弥在淮海战役也没逃出粟裕的手心,落了个全军覆灭,只身而逃的下场!</p> <p class="ql-block"> 再往前行,过红旗渠,山坳间有大片的向日葵,我们转了一圈,也没找到门口,只好“披荆斩棘”,手脚并用,来到了里面,这里的向日葵不同于青州杏花山的,大部分不到一米高,成熟特别晚,现在还鲜花盛开,有的已是籽粒饱满。我已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讴歌向日葵了,在此不多赘述,还是引用其中的一首小诗,来表达我对向日葵的热爱之情吧:</p><p class="ql-block"><b> 不畏贫荒能抗旱,株株向上挺擎干。</b></p><p class="ql-block"><b> 朝迎旭日升东海,暮送残阳落峰峦。</b></p><p class="ql-block"><b> 朵朵黄花开遍野,翩翩彩蝶舞姿欢。</b></p><p class="ql-block"><b> 丰盈籽粒圆盘满,朴实无华任尔观。</b></p><p class="ql-block"> </p> <p> 从向日葵基地出来,又来到了水库的另一侧,仍然是遍地格桑花、柿子树,有一处广场,在超大的舞台上,背景是官护山的美景,上书有“天然养生地,醉美官护山”,我想这就是官护山的主题所在,也是我以此为本美篇题目的目的!往外走,有精彩刺激的彩虹娱乐滑道、网红桥等高端娱乐设施,广场内还有各式各样的儿童体育设施!再经过数百米的紫穗槐长廊,就出景区了。</p> <p> ”一重山,两重山,山高水远烟水寒,相思枫叶丹”!“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此次官护山之行即将结束了,我又站在景区门前,回望着着景区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种留恋之情油然而生。我脑海里突然迸出一首小诗来,作为我此行的结语吧!</p><p><b> 秋游官护山</b></p><p><b> 秋高气爽官护山,姹紫嫣红林尽染。</b></p><p><b> 千树柿子 靓人眼,万株黄栌红满川。</b></p><p><b> 当年陈粟留遗址,昔日干渠绕山间。</b></p><p><b> 更喜遍地格桑花,争奇斗艳开满园。</b></p><p><b style="font-size: 18px;"> 还是再重复一遍我总结的那两句广告词:“不游官护山,枉过一秋天”!</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