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秋日胜春朝,天公亦作美。当遇见一群乐学善思的小语人儿,横扫海岛的台风悄然收敛了风雨。</p><p>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文件要求,进一步提升我省中小学教研员的专业能力,发挥教研员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管理、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作用。 10月19日至21日,海南省小语教研员及学科教研组核心成员齐聚海南森林城市酒店会议厅开启了为期三天的培训活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活动安排表</span></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板块一 职业认同</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王琴玉老师主持19日上午的活动</span></p><p><br></p> <p> 19日上午,活动邀请到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吴益平老师为我们作题为《研究立身,服务为本——从常规走向常态》的专题报告,吴老师的报告专业、生动、新颖,结合实际案例,与在场的教研员们互动频频。</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吴益平老师作报告</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吴老师与学员互动</span></p> <p> 讲座伊始,吴老师提出思考:从“骨干教师”到“教研员”,角色如何定位,又该具备哪些专业素养?认为教研员最好的姿态是成为“五台高手”,并结合当前省教育厅印发的《海南省中小学校教学管理常规》等文件内容要求开展今天的报告。</p><p> 吴老师首先为在座的教研员阐述了“四个常规”等文件的修订背景,指出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主要任务在于“四个服务”,接着分析了2015年与2020年教研工作常规的不同之处,从六个方面给出了落实的具体建议。</p> <p> </p><p><br></p> <p> 在统筹规划教研工作方面,要思考:怎样制定教研规划?</p><p>教研主题从何而来?</p><p>教研效益又如何评价?</p><p> 他强调教研员在教研常规中要关注教师的需求,研究核心问题,提高教研效益,注重教研效益的评价,关注教师的获得感,从而达成预期目标,解决实际问题。</p> <p> 在推动课程教学改革方面,教研员要能够挖掘学科整体的育人功能,探索素养落地的路径,做好五项典型经验培育,进行专项研究、实践、提炼、推广。</p><p> 在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方面,教研员即“陌生人”,要能够深入研究教学问题,关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细节问题及类型,不仅要“看”,还要“看到”,而且要看见问题背后的本质;此外,教研员还要能灵活开展教研活动,走进课堂,率先垂范,为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起到示范性,引领性、研究性以及鼓舞性的作用。教研员在组织议课时,要科学制定评价目标,关注“教—学—评”一体化,基于证据,优点说够,问题说透,分享教学的乐趣和困难。</p> <p> 吴老师还强调教研员的命题能力是一项“硬功夫”,强调了从常规教研走向常态教研的八个特别关注,并以张瑞明老师的话作结,与在坐的各位教研员共勉。</p> <p><span style="color: rgb(46, 52, 61);"> 在吴老师余味悠长的报告中,学员们静待、期待着小语名师余映潮老师的专题报告——《语文教研员工作漫谈》。尽管疫情阻挡了余老师前来海岛的脚步,但七十有余的他依然秉持着一贯专业、严谨的教研态度,为现场教师录制了长达一个半小时的线上报告,隔着屏幕,那铿锵、有力的言语以及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小语情怀,让在场的教研员们顿觉可亲、可敬、可叹……</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余映潮老师</span></p> <p> 余老师首先指出优秀的教师、教研员应该是热爱学习的人,定力强大的人,目标明确的人,积累丰富的人,精于思考的人和苦练本领的人,所具备的第一科研能力是提炼能力,并指出教研员要追求三个高度:敬业精神的高度,工作智慧的高度和专业水平的高度,如此,才能把工作做好。</p><p> 接着,余老师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研工作实践研究,对教研员工作进行全面、系统地简说,虽是简说,却简而丰、简而厚、简而专,让人入脑入心,受益匪浅。</p><p>(一)教研工作对于教研员精神层面最重要的一个要求是人格魅力。</p><p>(二)对教研员工作的基本要求表现在两个方面:坚持发展自我,带动教师同仁。</p><p>(三)从做好日常基本工作的角度来看,教研员工作,有五“抓”。</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教研员人格魅力的具体表现</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教研员如何发展自我</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教研员日常工作的五抓</span></p> <p> (四) 教研员个人业务素质中最重要的六种基本能力:</p><p> 1.钻研教材的能力。余老师分享了课文研读的八种角度。</p><p> 2.专项研究的能力。余老师分享了“设计一个好课的基本要求”专项研究案例。</p><p> 3.评课议课的能力。余老师结合二年级《纸船与风筝》课例,分享了自己听课时四个纬度的观察点和评课的五个基本步骤。</p><p> 4. 学术讲座的能力。余老师指出这是区别教研员与教师工作的鲜明痕迹,并分享《学会用段》的讲座案例。</p><p> 5.试题研究与指导复习备考的能力。这是教研员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p><p> 6.撰写论文的能力。余老师指出论文写作既是操作的过程,也是研究的技法,并为我们列出了论文写作的诸多着眼点和丰富的角度,分享了论文写作五字诀:新、厚、精、美深及其在《小学语文教学艺术30讲》中的写作范例。</p><p><br></p> <p> 而后,余老师就“教研员如何抓好学校教研组的工作”议题进行专题指导。</p><p> 他指出,学科教研组的建设研究本质上是着眼于本校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要引导教师做智慧的学科教师,阐明了智慧教师所具备的八项能力、目标,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专业的发展路径。</p><p> 学校教研组工作,还应关注教研组长的基本素养:学科组长应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对教学现象的提炼能力,有学校教研活动的策划能力,有学科小组之间的协调能力,有比较好的表达能力,让教研组长成为带领学校教研工作的能干人。</p><p> 余老师认为要关注学校日常教研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如每月一课、教学一技、专项研究……并指明了学校日常教研活动的重点内容以及最有益于所有学科教师的务实的教研活动,特别提倡“每月一课”的教研活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语文教研组长的发展能力 目标</span></p> <p> 报告的最后,余老师为在坐的教研员们分享了他个人在小语路上坚持与耕耘的动人故事、陪伴他多年的励志语录、个人发展的实习10字思维角度(规划、系列、创新、实践、积累)、激励人心的“我之最”,余老师用真实却又惊人的事实、数据让我们见识了他一路来的辛劳、坚韧、创造与喜悦。</p><p> 我们的内心在仰望,在激荡,久久不能平静,不禁向这位深耕不辍的小语前辈致以深深的敬意。</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伴随余老师多年的励志语录</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余老师引以为傲的“我之最”(部分呈现)</span></p> <p> 在余映潮老师的专业洗礼下,19日下午,学员们满怀热情,结合培训收获,畅谈、分享了自己在教研员工作中的实践、反思与展望。</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龙华区教研室梁晓萍老师主持19日下午的活动</span></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琼海教研室 王任老师作分享</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屯昌研训中心 王培英老师作分享</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乐东研训中心 张浪老师作分享</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万宁研训中心 邓爱香老师作分享</p> <p> 四位教研员的分享流露出他们对自身作为一名教研员、从事教研工作深深的职业认同感:一段段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他们作为市县教研员的工作耐心与智慧、付出与坚守,一张张图片诉说了他们教研实践开展的扎实、丰富、有序,一个个思考让我们看到他们对于自我专业成长的无限追求、永不停歇,一个个问题流露了他们不能得解的忧虑与继续前行的动力……</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板块二 教研常规</b></p> <p> 《海南省中小学校教学管理常规 》等四个文件的印发,为我们抓好教研工作提出了要求,提供了路径,各市县如何指导学校学习、落实呢? 文昌研训中心的林尤雄老师和三亚市教培院的刘顺泉老师在这一问题上做了前沿、细致、系统的探索,并为我们作了经验分享。</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文昌研训中心 林尤雄老师作报告</span></p> <p> 林老师从学校课程管理、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等八个方面详细解读了文昌市《小学教学管理常规》实施方案,分享了研训中心年度教研管理计划,结合本市各学校实施、完成情况,用大量的图表和有效的数据进行了科学分析,从最能够发力、最能够取得效果之处开展实施,让改变看得见。</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三亚教培院 刘顺泉老师作报告</span></p> <p> 刘老师聚焦小学语文教学管理常规,从“学科与常规融合的背景”“小学语文教—学—评系统化”“小学语文教学常规的探究”三个方面展开细致的交流、分享,让我们看到三亚地区在落实四个常规过程时,前期探索与实践中所做的大量工作,值得学习。</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教研员们研讨 互动</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用心记录 思考</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认真听会</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王琴玉老师为今日活动作结</span></p> <p> 愉快的学习时光总让人有种稍纵即逝的感觉,一天的培训很快就结束了。带着收获与期许,我们负重前行,点亮自己,照亮彼此,我们在一起,海南小语便有了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