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看到一起参加培训老师的一篇篇美文,非常羡慕。心里也痒痒的,总有一种蠢蠢表达的欲望,就是不敢下笔,不知道写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写——拙劣的这两刷子还不自知么?</p> <p>今天是培训的第四天,充数到初中组跟岗学习。早晨观摩兰州市81中老师的上课风采。心里有点遗憾的是,早晨观摩的是两节数学课,“隔行如隔山”,云里雾里地听,没多大感触(81中老师一定对我很失望)。中途手机在口袋里善解人意,正合时宜不安分地抖动,给了我开小差的借口,是代班老师的电话。我莫名地生气,狠狠地摁了挂断键。我都在千里之外了,还不让人消停!班里有什么事,你不会解决么!你拿了代班费,还什么事都找我?就不管!果断挂断电话的快意,让我顿时心情好起来,感觉数学老讲得忒好了!</p> <p> 我这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拿不起,放不下”,觉得早晨挂断电话太果断,伤了代课老师那颗年轻而美丽的心,愧意替代了快意。课后还是忍不住问了情况,原来还是班上小磊(化名)又没来上学!这小鬼!</p> <p> 说起小磊,真是应了那句“孩子没娘,说来话长”,那就从他娘说起吧。娘,从生理角度说,他还是有的,只不过在他很小很小时候就因家庭矛盾逃到新疆了。我说“逃”是指她逃避了孩子成长的责任,在孩子最需要她的时候。你猜得没错,小磊就长成了你想像中的模样:懒散、逃课、撒谎、打驾,潦草的书写,粗俗的言谈,脏而破烂的衣着…问题学生身上能俱备的一切特质和一切能力,他无一不俱,无一不会,无一不精。</p> <p>我们往往都以先入为主的成见对待问题学生,我何尝不是?七年级刚接班时听到名单里有这一货,头皮阵阵发麻,勃勃雄心被他消蚀了大半。可后来随着我逐步对他的了解,对他家庭的了解,渐渐让我心底的善良重显江湖。他若有似无的爸爸我从未见过;他若隐若现的妈妈有时在微信里还能看到寥寥数语的留言;两口子为推卸还贷款责任一刀两断。最讽刺的是,经常接送他,联系学校的竟然是他的爷爷,也许大家跟我一样吃惊,这竟是一个后爷爷,就是说不是亲生的爷爷,不对,是……就是你理解的后爷爷。就是这个后爷爷,在这学期开学初按我的意思想给小磊送铺盖住校,却被他亲老子一句“你老东西,少管闲事!再管小心一点”拦住了(也许你跟我一样不信,但事实这样,我以对毛主席,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忠诚发誓)。这样残破畸形的家庭生产出来的孩子你能抱有多大希望?</p> <p> 同情心促使我开始用心注意他,发现其实他还没到无药可救的地步。他上课发言很积极,尽管有表现的成份,但这表现本身就很可贵;他还答应给我当“卧底”,也真的常常跑来告状;课本剧表演的时候,他一个群众演员,用最夸张滑稽的动作能成功把自己变成主角。</p> <p> 对不起我不小心离题了,回到今天他又逃课的现实中来吧。他趁我远在千里之外,第二次逃课了,也难怪代课老师找我,换你,你有办法吗?</p><p> 中午休息的时候,睡不着,想着给他打电话。电话那头,善良的后爷爷劈头盖脸地向我告状,我一句没听清。告诉他让小磊接电话,小磊的哭声传到兰州宾馆里,化成了杂音,一句没听清。我本能地想吼他几句,忍住了。想到了这几天培训时老师们的谆谆教导,张辅良、王富军、王孝军、张玉堂……特别是高国君老师讲的《窗边的小豆豆》里的校长、陶行知用4块糖果奖励打驾孩子的故事、苏霍姆林斯基“摘3朵花送折花小女孩”的故事。</p> <p>“小磊先不要哭,先答应老师下午去上课行吗?”我轻声说,他不回答,但电话里变成了抽泣声,小多了。“你先什么也别说,去告诉你爷爷,就说下午去上课。回去了老师再听你说,行吗?”我听到他轻声“嗯”了一声。</p><p> 悬着的心稍放下一点,心里觉得自己已俨然成了《窗边的小豆豆》里的校长,成了电影《嗝嗝老师》里的天使一样的“嗝嗝老师”,美滋滋的。</p> <p> 但是,一下午的跟岗学习,我竟然忘记问一下代班老师小磊下午是否到校。直到写心得的时候,才又想起,我怎么一直没想起来问一问,直到此刻。不知道小磊下午上学去了没有 ,就把这个没有询问的遗憾留到明天,留到以后吧。 </p> <p>才发现,心里要时刻装着一个学生,竟很难做到,常常嘴里挂着诸如“铸师魂”高大上的话,其实多么令人发笑。怪不得要培训,要强调师德多么重要,做一个好老师多么不易!</p><p> 修行的路还很长,修心永远在路上!</p><p> 2020年10月19日夜于兰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