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坐茶屋听风起,窗外落叶又翻书。

小微文字

<p>部分刀字纹茶碗图片来自网络,其余来自無一二店的茶器。</p> <p class="ql-indent-1">新周清晨,不愿醒来。浅浅的光亮透过黄色的窗帘,有些淡淡的莹白。</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眼睛望着窗,却好像没有了力气,没有了心思。不上班,也没有要紧的事,主要是今天早晨还没有要赶着吃早饭上班的人。</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一个人,就是这样一个人,在静寂的时空里,慢慢苏醒着。</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 好像有点孤单,但是没有悲戚。又有点寂寞,但是没有哀怨。</p> <p class="ql-indent-1">一个人,慢慢地起身,却不愿打开窗,不愿让阳光照进来。这样一个人,只想这样一个人,就是这样一个人。</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一夜安眠,也好像无梦,还是梦了,醒来却没有痕迹,也无悲欢。斜倚床上,翻阅手机,看看日历,原来今天已是阴历九月初三,季节已经从夏末走过初秋,中秋,进入深秋了。再过些日子就是送寒衣的时节了,一年也就接近尾声。可是,总有什么仿佛遗失在了昨天,也有什么应该遗忘在昨夜的风里。</p> <p class="ql-indent-1">上午约了装修公司去结算最后的尾款。公交车三站地,上楼交款、签字,很快就办好了手续。</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时间尚早,就溜达往回走。路过怀特茶城,很自然地就拐进去。顺滚梯上二楼,又不知去看什么。便毫无目的的闲逛。茶城里人很少,开门的商家基本上都是一个人坐在里面看手机。</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拐进一间卖茶具的店,货物挤挤挨挨的快进不去人。一个女孩招呼我,问我想要什么。我说没有目的,随便看看。看到货架上的电陶炉,各式各样,价格不一。</p><p><br></p> <p class="ql-indent-1">看到一款外面是冰瓷的,青汝色,一看价格340多元,好像是那里面最贵的。女孩说想要可以便宜一点,我问打几折?她说减50元。我没有说话。她指着一款说:这款便宜,才一百多。我看见那是一款金属材料的外观,看着就劣质。我说那款不好看。</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每一款炉子都贴着价格,我自然知道那个贵那个便宜。电陶炉在我的实用价值观里,是非实用物品,就是可买可不买的东西。对于这一类的物品,买就买特别喜欢的,绝不会为价格凑合。一看那个女孩就没有弄懂我的心理,我一眼看上最贵的,自然是在意货物品质的,怎么还会要那些廉价货呢。</p> <p class="ql-indent-1">我走出那家挤挤挨挨的店,走过几家卖茶的,看见左手边有一家里面摆的都是茶器。我走进来,看见物品摆放错落有致,几乎每件都是单品,器形也很别致,花色也好看。还有各式样的圆盘。仔细看价格,都很贵。</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店东侧是一个茶台,坐着一个清瘦的男子,带眼镜,头发覆盖额头。穿中式盘扣上衣,里面白色,外面深蓝。我说,你们东西都好看,价格也好。</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他开口:我们都是手工,成品率低,所以会贵一些。</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他又说:我们在景德镇烧窑,自家的。</p> <p class="ql-indent-1">我说我也认识一个朋友,她家也是做器的。我想起来上次画画的习习。还说去她那里看看呢。</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我又仔细看了看他店里的东西,每一件都好,但价格不是我随便能出手的。因为这些都不是必须品,是纯粹喜好的东西。</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我看到他桌上有一只红色茶碗,器型拿在手里很舒服,我问这是什么红?他说是郎红,不贵。我问多少钱?他说80元。我心里想了一下,这个是我能接受的价格。他说,我们还有别的器型。他起身,从南墙架子上拿下来一只。我拿在手里端详,有些斗笠状,碗口处是淡乳白色,看上去很舒服,也很漂亮。</p> <p class="ql-indent-1">他说这只贵。我看见碗底贴的价格,是我不能承受的。但是,真的比那只80元的好很多。</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我又看到他桌上有一只青花瓷碗,器型也好,不大不小,拿在手里也很舒适。我说这只也很好。</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他说:只是景德镇经典的刀字纹。我是看到上面都是不同形状的刀字,间杂着异形的花朵,看上去很古朴。</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他说:“刀字纹”作为一种特殊的装饰图案,并没有太多的特殊含义。“刀字纹”早起于明代,是一种快速绘画的图案,新手都是以画刀字纹开始练习,也是针对的普通百姓的实用器皿而产生的。</p> <p class="ql-indent-1">他又说:在古代,正统的青花图案,画起来难度大,时间长,而且绘画的师傅要经过长期的学习才能从业。还因为古代柴窑烧制,成品率很低,所以青花瓷价格也会很高,老百姓很难买得起,但不画图案的素白瓷看起来又显的苍白,所以为了让白瓷看起来不要那么单调,又可以让没有绘画技巧的人也可以绘制,提高绘画速度,适合大批量高速生产,降低生产成本,于是产生了“刀字纹”青花图案,久而久之就成为了古代民窑的代表作品了。</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我查了一下度娘,基本上与他讲得相同。资料上还说:“刀字纹”青花瓷作为一种特殊的书画作品,是人们在有限条件下创造美好事物的一种产物。</p> <p>这只是我买的那只。</p> <p class="ql-indent-1">青花“刀字纹”是一种没有太多规则的随意的图案,评价器物上的刀纹图案好差的标准,要看“刀字纹”书写的是否流畅,留白是否自然有度,以及纹路上的青花料用色是否有浓淡的变化。老练的刀纹书写师傅“刀字纹”书写刚劲有力,变化如行云流水,不亚于一幅优良的书法作品。</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他又起身给我拿了一件刀字纹的茶碗,器型比我手里这只好看。他说这只是大师的作品,画工、器型和釉彩的发色都特别好。我比较了一下,是比我拿的这只好很多。但价格也高很多。</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他还告诉我,刀字纹器物一般都是用来挡火的。就是每当烧重器的时候,周边都要放一些这样简单纹画的器具,挡住溅起来的火星,以保证重器的完美。</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听了这些介绍,我突然对手中这只刀字纹小碗产生一种崇敬之情。</p> <p class="ql-indent-1">他开始烧水。说,我们不要光说话,喝些茶吧。他说:你就用这只碗。就是我看上的这只刀字纹茶碗。</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水开了,他先烫了杯子。然后说,我这是白茶。我说好。</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他用一只汝窑的大盖碗冲泡,一股清香扑面而来。淡黄色的茶汤倒在小碗里,我端起了嗅了一下,真的好闻。入口香气间夹杂着一股青涩气息。他说,这是今年的新茶。</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我说,很好喝。他说,要卖一千多元。他又说,能看上我店里的东西;能和我聊得了天的都是缘分,自然会拿出好茶招待。</p><p><br></p> <p class="ql-indent-1">我们边喝边聊,我给他讲我学摄影,给他讲去香格里拉拍梅里雪山日照金山;给他讲老张的病……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和他这个陌生人讲了这么多,是因为今天早晨的寂寞和孤单?</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我看见了他的清瘦,看见了他苍白细长的手指骨节的弯曲。我小心的问:手指是类风湿?他说不是,是肌肉萎缩。他说是07年发现的。说他的病是发展缓慢的。我告诉他老张也是一种免疫系统的疾病。也得了十几年的时间。</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我们又絮絮叨叨聊了很多。他说他想让她妈妈也要有个爱好,不然光呆在家里不动。现在还好每天遛狗,与养狗的朋友聊天。我说那样也很好。他说他姐姐来店里摆货。说他姐姐比他摆的好看。他说他就是看店卖货。</p> <p class="ql-indent-1">我问他卖得还好吗?他说还好吧。都是老客户。看他朋友圈发的东西有的就让留下来。</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我看了一下表,都12点45分了,我说抱歉,耽误你吃饭了。他说没关系,我很高兴。我说我也很高兴。我说,我买了这只杯子吧。还能便宜吗?他说,就这一只了,他说就是最低价。其实我开始没有想买,后面是因为和他聊得很好,还是因为他的病?我不知道。心里一丝丝的刺痛。</p><p>我付了款,还主动加了他的微信。我才注意,他的店叫:無一二。</p> <p class="ql-indent-1">回到家里,拿出那只刀字纹的青花小碗,泡了一壶昨天一个亲属给滇红,喝了一杯,还好,淡淡的香味,入口温润。</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看一个资料上说,明代冯可宾在《茶笺·茶艺》中提出品茶十三宜:无事、佳客、幽坐、吟咏、挥翰、徜徉、睡起、宿醒、清供、精舍、会心、赏览、文童。</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想想,上午喝茶算那一宜?会心、赏览?现在自己喝算是“幽坐”吧。不过这十三宜里,“文童”说的是什么?我没有弄明白。</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不过闲来泡上一壶清茶,让身心充分浸泡在幽幽的茶香之中,仿佛时间都已停止。</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水开了,茶泡好了,各自喝下,一切归于简单,多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