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岁寒两相见 名师送教一线牵——小学数学第三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研讨活动纪实

闫春晗

<p>  金秋岁寒两相见之际,秋风不燥,阳光正好,为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同时促进城乡教师的交流与沟通,推动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小学数学第三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在主持人孙凤玲主任的带领下,于2020年10月19日上午,来到太清宫镇八里小学,参加由太清中心校联合小学数学第三名师工作室开展的“送教下乡”研讨活动。</p> <p>  本次活动由工作室助理李雪贞负责主持。</p><p> 首先,由工作室主持人孙凤玲发表讲话,孙主任对太清宫镇中心校校长孙中杰、中心校业务校长吕玉奎、八里小学校长杨贵民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同时对积极参加此次活动的众多老师表示欢迎。接着,孙主任就2020年新晋升为县名师的王玉梅、完颜静华、王素丽三位老师颁发工作室胸牌,对工作室新鲜血液的注入表示热烈欢迎。</p> <p>  此时,教体局的张彦斌局长亲临活动现场,张局长首先肯定了小学数学第三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研讨活动的开展,并鼓励以后像这样有实效的教研活动应该多举行。接着张局长就教师讲课、听课、评课三点给老师们展开讨论,他指出:一.每位老师讲课都要按讲“公开课”“优质课”“观摩课”来讲,课堂要高效要实效;二.教师听课要做到有准备、有思考、有点评;三.教师评课要围绕三个“什么”,即学到了什么?总结了什么?建议了什么?……张局长的这番话让老师们赞同的同时又有所启发。</p> <p>  活动紧张而有序的进行,首先,由工作室的三位名师依次授课。</p> <p>  第一节,由工作室新成员王素丽老师作课一年级数学《4.5的分与合》,王老师用她甜美的声音、炫彩的教具一下子就抓住了低年级儿童的注意力,孩子们在王老师的引导下动手摆一摆,动脑想一想,手脑并用中体验分与合的过程,感受一个现象的两种表达方式,体会“分”与“合”是相对的。课堂上王老师还着重启发孩子们观察并发现分的有序规律,即提高了学生分的效率,又锻炼了孩子们的思维能力。</p> <p>  第二节,由入工作室一年的程茹茜名师作课五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程老师语调抑扬顿挫,语速时快时慢,她的绝招就是在一次次装不懂中对学生发问,通过一个个追问,让学生进入深度思考,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课堂中设计“小比赛”“编故事”“唱儿歌”……等巧妙的环节,巩固新知的同时突破重难点,让孩子们理解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就是为了表示两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程老师还引用了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和法国数学家韦达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数学知识的演变和发展,感受数学历史文化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养。随机,程老师还鼓励学生们要踏着先人的脚步继续投入研究,养成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p> <p>  第三节,是由入工作室两年的王红霞名师作课六年级数学《倒数的认识》,王老师语气亲切,笑容可掬,整节课不是她在授课,而是在和孩子们交流谈话,非常自然舒服。王老师语言严谨,注重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鼓励学生说,启发学生思,理解“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并通过观察发现“怎样找一个数的倒数? ”课堂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和指名板演有机结合,把零碎的知识点巧妙的串起来自然生成,并在练习中突破难点、易错点,让孩子们总结的同时说明理由和依据,让学生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p> <p>  工作室和太清乡学校的老师们认真听,仔细记,感受着每节课老师和学生的精彩互动和问题碰撞。</p> <p>  授课结束,稍作休息,进入议课评课环节,孙主任对三位授课的名师表示感谢和肯定,首先由授课的三位老师作简洁的说课,随后鼓励大家踊跃发表自己的听课感受和感想。</p> <p>  工作室成员王玉梅、完颜静华、刘娜娜、徐艳华、闫春晗、孙华和太清八里小学的优秀教师康舒畅……积极评课,表达了自己对三位老师的精彩表现表示敬佩,同时也中肯的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p> <p>  最后由孙凤玲主任和吕校长分别做评课总结。</p> <p>  孙主任肯定了三位授课老师的出色表现,并强调作为一名优秀的名师,站位要高,要不断充实自己,每人每学期都要准备几节大课,经常研课磨课,锻炼自己的授课能力,提高自己的作课水平。同时还要加强自己的理论知识,评课视角要高要到位,把理论和课堂实践相结合,以达到教研最高效。</p> <p>  吕校长首先祝贺此次“送教下乡”活动圆满结束,接着就三位授课老师各具有的特色逐一点评,大到设计理念,小到预设问题,吕校长细致到位的评课让大家频频点头,让授课的和听课的老师们都学到了评课的真正意义就是切磋教法,扬长避短,互相学习,让课堂更加精彩而高效。</p> <p>  活动在灿烂的阳光下圆满结束,最后大家在美丽整洁的八里小学校园里合影留念。</p>

工作室

老师

评课

授课

名师

送教

学生

王老师

三位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