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10月16日,从湖北省通城县到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区。我有幸成为湖北省“省培(2020)”卓越工程第一阶段高级研修班的一员。</p> <p> 为我们首讲的就是班建武教授的《学校德育典型问题诊断与分析》。</p> <p> 班教授从“爱”的误判——父母皆祸害?这一问题引发我们对父母与子女之间爱的思考?父母与子女之间到底缺什么?</p><p> 家长和老师们不缺爱心而是爱的能力。班教授一语中的,回想我们作为教师,有多少次在重复着“我是为了学生好”这样尴尬的动机啊,打着“为学生好”的幌子,做了多少低效甚至无效的事情。</p><p> 爱心只是一个人的修养,但爱的本质是一种关系。细细想来,师生关系确实如此。学生要的是关系,而你给的却是修养,这样的师爱怎么能感动学生,走进学生的心呢?</p><p> 爱不像“红包”,不分男女老少,发给谁都喜欢。爱是一种关系,这就意味着,一个人说了不算,要相互认同,学生认同才接受、喜欢。</p> <p><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4, 254, 254); 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我们经常开展关于“你爱学生吗”的反省,教师的答案一定是肯定的;可是,如果我们将同样的问题“换位”给学生,“你觉得老师爱你吗?”学生的回答或许令我们沉思。</span></p><p> 教师的爱分两个极端,一个是一厢情愿的“单相思”,一个是以爱的名义“彼此伤害”。</p> <p>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个“爱”,不只是爱心,还包括爱的“能力”。</p><p> 学校德育的典型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p> 1.学生心理成长的道德误判;</p><p> 2.学生行为管理的领域误判;</p><p> 3.学生品德发展的阶段误判;</p><p> 4.学生身份变迁的文化误判;</p><p> 5.教师育人职责的观念误判。</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面对孩子的心理问题,我们要守住底线,不要给学生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变化贴上了一个莫须有的道德标签;我们要积极应对,用对待成人的方式对待正在成长为成人的孩子。</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background-color: rgb(254, 254, 254); color: rgb(1, 1, 1);">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心理问题不能道德化。心理问题道德化,只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span></p><p><br></p> <p> 很多时候,老师和学生讲道理,苦口婆心却对牛弹琴,甚至还被针锋相对,并非老师讲的道理不是“好道理”,也不是学生的反驳“没有道理”,而是老师和学生的对话不在同一个“频道”。</p><p> 与学生进行沟通时,要判断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处在哪个水平哪个阶段,讲学生能听懂、能认同、愿听到的话。在同一个频道对话,师生沟通才能达成共识形成共情。</p><p> 以德育德,以爱育爱。相信正确处理好爱心与爱能的关系,我们的教育 一定会越来越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