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读书的时候学《陈情表》,根本没读出来哪里好。</p><p> 论文采,《陈情表》在初高中课本的古文里甚至排不上号,也不过是一篇推脱任命的奏文。并且,在学生时代,不论质量,只要附带“背诵全文”这种buff的,印象分直接先扣20再说。更有甚者,连《过秦论》《滕王阁序》这种字字珠玑、读起来口齿生香的文章都没要求全文背诵,连知名度和格局高你N个level的《出师表》都没要求全文背诵,一篇奏表要全文背诵,扣你20印象分没商量。</p><p> 直到大了一点,对亲情有了自己的理解。在李密那个年代,如果他入朝为官,年迈的老祖母是断然不可能跟着他舟车劳顿远赴朝廷的。万一在家里出什么意外,消息传过去最快也要月把时间,他赶回家最快也要月把时间,等他到祖母身边时,别说最后一面,就连祖母的尸骨都冷了。</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span>这段文字,我想每个有相似经历的人都会感慨万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种悲哀,这种无奈,几千年来,原来一直如此。</p><p> 如今回过头来再看曾经把自己折磨得死去活来的“背诵全文”们,原来,不懂、不理解、不欣赏只是因为太年轻。</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span></p><p> 背《鱼我所欲也》的时候,所有精力都花在哪几句有“所”哪几句没有上面了,当时真想把孟子拖出来打一顿,你就不能写对仗一点啊?排比你懂吗?</p><p> 如今再看,“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如今的我们,还能否像孟子一样挺直腰板理直气壮地讲出这样的话呢?我们有没有做过为了某些利益、虚名而“失其本心”的事情呢?</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yòu)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span></p><p> 曾经背《劝学》,只记得先秦文章中特有的、今人读起来很别扭的事例摧残得想骂街,现在再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我能做到吗?『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种道理,原来早就在高中就背得滚瓜烂熟了啊,为什么我非要要等到自己吃了亏才明白。</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span></p><p> 《离骚》节选绝对是初高中经典必背64篇🙀系列里面最让人难忘的噩梦,没有之一!其他古文好说歹说不看注释还能读懂几句,这从正文第二句开始直接全是生僻字啊!注释比原文还要长系列啊!屈原带你认识N种植物系列啊!</p><p> 可是再读《离骚》关注点更多地会放在“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和“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的气节和耿直上面。</p><p> ……</p><p> 其实中小学课本里面,因为年纪太小无法理解和体会的感情,又何止这些,又何止古文。</p><p> 从《春》到《背影》再到《荷塘月色》,风格多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并背诵XX段落”的朱自清系列;《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祝福》贯穿小初高、虐遍天下读书人的鲁迅系列……</p><p> 在“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先不要断然去否定一个东西,尤其是一个几千年来无数人证明确实是经典中的经典的东西。等时机到了你自然就体会到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