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无止境,赋能前行 ——记斗门区城南学校协办中小学教材实践项目教师培训

邱雅

<p>  在“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使信息技术更好地辅助学科教学,2020年10月19日,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办,珠海市教育研究中心承办,斗门区城南学校协办的珠海市语文、英语数字教材教师专项培训如期举行,本次参训对象主要为珠海市各学校各年级的语文、英语教师骨干教师代表。</p> <p>  培训开始前,首先,中小学数字教材实践研究项目珠海实验区负责人、珠海市教育研究中心教育信息化教研员赵枫老师介绍了到场的领导和专家,从教的层面、学的层面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层面分享了数字教材项目的价值,同时对本次培训提出了学习要求。</p><p> 其次,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专家雒义凡老师进行了开班致辞。雒义凡老师就本次培训的目的、意义做了明确地讲解,并对参加培训的教师做了要求,为教师进一步了解数字教材和云平台系统操作指明方向。</p> <p>  随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培训讲师苑雪梅老师从数字教材应用平台的登录方法、数字教材的类型、智慧教育的操作等功能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分别以语文和英语两个学科的教材,结合学科特点为老师们讲解了教材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使用智慧教育中的功能进行备课。</p> <p>  紧接着,珠海市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研员袁也晴老师、语文教研员储强胜老师、香洲区英语教研员刘庆珍老师、斗门区语文教研员欧国明老师,分别就学科视野下的数字教材破解传统学科教与学的难题、重构教学新形态以及骨干教师示范引领等问题进行了分享。</p><p> 刘庆珍老师就英语教学设计关注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四个方面出发以及结合数字教材应用平台的优势,向我们介绍了小学英语课本改编的儿歌自制视频。</p> <p>  欧国明老师给予了数字教材应用平台很大的肯定!欧老师指出数字教材有别于传统的纸质教材,为教师以及学生提供了立体化、具体化的电子教材,为优化教学环节,打破碎片化教学局面提供了很好的突破口。</p> <p>  袁也晴老师从备课的角度和听说读写四个教学环节出发,肯定了数字教材应用平台的功能作用,为教师以及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便利的平台。</p> <p>  储强胜老师称赞说(张富强老师代为转达):数字教材应用平台让语文的海量阅读并且是教师可控的愿望有实现的可能!</p> <p>  13:30,下午的实操训练正式开始。以学科为单位分开两个班级进行。培训伊始,授课讲师以六道复习题开始我们下午的活动。</p><p> 随后,参加培训的教师任选一课,利用反转课堂的模式,完成一次备课活动。整个过程中,老师们都主动进行实践操作,两位讲师又来到老师们的中间,就大家在使用过程中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帮助大家尽快掌握新技术。</p> <p>  紧接着参加培训的老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展示分享。</p> <p>  此次培训中,参加培训的老师们全神贯注,认真倾听,他们通过手机拍照、用笔记录等方式记录数字课程教材应用平台的运用方法并努力构建与常态化教学相融合的切入点。</p> <p>  通过培训,老师们不仅基本掌握了数字教材应用平台的功能和基本操作方法,也提升了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也促进了学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p> <p>撰稿:邱雅</p><p>审稿:李国栋</p><p>编辑:邱雅</p><p>摄影:林国生</p>

教材

老师

数字

培训

教师

教研员

教学

平台

语文

珠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