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20年10月15日上午第一节,王敏老师在一年级三班执教一节《5以内的加法》课。</p> <p> 《5以内的加法》</p><p>教学目标:</p><p><br></p><p>1.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渗透一一对应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p><p><br></p><p>2.能正确计算和是5以内的加法,能用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p><p><br></p><p>3.培养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p> <p> 王敏老师这节课思路清晰,教学环节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学生得到了系统的思维培养和能力训练。</p> <p> 板书设计可以看出王老师的教学思路:</p><p>一、课前复习数的分成,帮助学生顺利进入新授环节。</p><p>二、引导学生观察信息窗,发现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p><p> 一年级的孩子能声音洪亮的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找到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足见开学一个月来,王老师真正关注着孩子们的数学思想的培养和数学素养的侧重。</p><p>三、在探究问题一:一共有几只猴子?时,让学生通过摆一摆,说一说,读一读等方法,让孩子探究3+2=5这个简单的加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以及探究计算的方法,让孩子们感受操作的乐趣,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操作过程,让学习真正在孩子们身上发生、发展。</p><p>四、放手一练:问题二</p><p>"一共有几只小鸟”?</p><p> 王老师放手让孩子们用自己制作的学具摆一摆,同桌两人互相说一说,然后派代表展示思考的过程,边说边展示,即描述了加法的意义,也描述了计算的思路。得出算式4+1=5(只)</p><p>五、课堂巩固</p><p> 侧重点放在了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通过这样的过程,期望这节课的重点能在孩子的头脑中形成一个系统的认知。</p><p>六、课堂小结</p><p> 一年级的孩子能完整的有条理的说一两句自己的收获,已经让我们的心情感觉舒畅愉悦,相信通过王老师坚持不懈的引导,这些孩子的数学思想越来越丰富。</p><p><br></p> <p> 2020.10.16日上午两个课时的教研开始了,每一位老师畅所欲言,极大的肯定了,王老师班级管理能力,刚刚入学一个月的孩子,能那么认真,那么饶有兴趣的听完整节课,这样的课堂鲜有。👍</p><p>让我们每个同事看到了王老师背后的辛勤付出和爱的投入。</p><p><br></p> <p>建议:</p><p> 在教研室结合《5以内的减法》的讨论中,为本节课提出了一点小小的建议:在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时,把小棒图换成磁扣图,(磁扣图和数的认识环节一一对应的思想容易衔接,同时在表示合起来时容易操作),让孩子们根据磁扣的运动,做出合起来的动作,语言落在:求一共是多少,就是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在教学3+2=5的读作时,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观察3加2等于5,了解它们之间的不同,让孩子明白,读作时:是把符号变成汉字,数字的写法不变。为减法算式的读作,乘法算式的读作打好基础。希望学生在语言描述环节更系统一些,能让学生带动更多的学生说和思考。</p> <p> 一路教研,一路欢歌。老师好好学习,学生天天向上,希望我们的成长带给孩子更多的收获,希望孩子们的成长带给我们更多的欣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