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大家好,我叫刘倩,是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凤凰城初级中学的一名音乐老师,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向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读书心得,欢迎大家阅读。</p> <p> 怎样让每一节课都能展示出音乐的独特魅力,从而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音乐、欣赏音乐、热爱音乐从而提高音乐素养是音乐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一直研究的课题。经同行推荐,暑假期间我拜读了由杨丽苏主编的《新课程音乐教学法-----音乐课堂教学方法与实践》一书。此书阐述的一些观点及方法令我耳目一新,也激发了我的一系列联想,对进一步提高我的课堂教学效果很有帮助,现与大家分享。</p> 这本书充分体现了新的音乐课程理念,采用崭新的结构和问答体例,从音乐教学的理论知识到教学操作技巧,分别以“概述篇”、“备课篇”、“说课篇”、“上课篇”、“评价篇”以实际教学为切入点,从教学准备工作、教学组织工作、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反思等多个环节针对音乐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结合案例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解答,并从音乐教育理论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p> 在学习本书过程中对我实际教学启发最大的是对教学反思的相关阐述,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主动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作为认知对象,而进行的一种全面深入的思考和总结。在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虽然多数教师都会自觉不自觉的对自己上的课进行一些总结,但这种总结往往是不系统、不全面的,也难以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p><p> </p><p><br></p> <p> </p><p> 通过本书对这个问题的解答,我不仅学习到了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系统的教学反思,还明确了在日后写教学反思时应注意的问题:</p> 一、注重总结得失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注重总结得失:记述成功之处,说明不足之处。</b></p><p> </p> <p> </p><p>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详细记录课堂上的闪光点和精彩之处,供日后教学参考,同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推陈出新;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会有疏漏之处,将课堂上把握不当、处理欠妥等不足的问题记录下来,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进行反思和剖析,并进行调整,使日后的教学更加进步。</p> <p> </p><p> 那么,每节课的得失从哪些方面反思呢?通过对本书的学习结合我自己的教学体验,我总结了四个反思:</p><p><br></p> <p><b> 1.反思教学内容</b>:哪些内容讲到了、体现了,哪些内容还体现的不够或不恰当,不恰当的原因是什么?</p><p> </p><p><br></p><p> </p><p><br></p> <p><b> 2.反思教学技巧</b>: 这节课采用了哪些技巧,讲清了哪些问题;哪些问题教学技巧使用不当,为什么不当?</p><p><br></p> <p><b> 3.反思教学效果</b>:本节课哪些环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原因是什么;哪些环节效果未达到预期,原因是什么?</p><p><br></p> <p><b> 4.反思教学对象</b>:这个班的特点是什么,在音乐的兴趣和理解上有什么突出的地方,是否有针对性地充分调动了这个班的特点?</p> <p><br></p><p> 通过对本问题的学习,让我知道课堂不是车间的流水线,一成不变,同样的教学方法,每位同学会有不同的反应,每个班也会有不同的课堂效果。我作为一名十二个班的音乐老师,应当在不同班级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记录课堂上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同时根据每个班的特点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对症下药,才能实现高效课堂。</p> 二、结合实际、贵在坚持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结合实际教学,做到贵在及时:及时记录教学机智和学生创新。</b></p> <p><br></p><p> 在一堂课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教师学生的配合,时不时会产生瞬间灵感或者创新的火花,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不由自主、突然而来,在这种情况下,应及时记录下来,充当日后教学中丰富的补充材料。在我看来,教案只是“纸上谈兵”,真正要等到实施了教案你才会知道效果如何,因而往往就在实施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灵感,在我平时的音乐课堂中,我会将这些灵感一一记录下来,并适当的延用于其他班级,恰恰是这些灵感将教学推向高潮并取得非常好的效果。</p><p><br></p> <p>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书中提出教师应该充分肯定学生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并对其进行赞赏和激励,课后记录下来不仅可以对教学活动进行补充和完善,还可以拓宽教学思路。对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例如《青春舞曲》这一课中,主要是体验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所以我将“唱”作为了教学重点。一次课堂上,某同学在进行范唱,但这首歌强烈的节奏感让我灵机一动,提出让另一名有舞蹈特长的同学进行伴舞,结果,两人的合作将课堂推向了高潮,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从那节课后,我转变了固定思维,想方设法让那些拥有不同特长的同学在音乐课堂上展现自我,配合音乐进行互动,这样一来,不仅增强了学生对音乐课兴趣,还可以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尽情的“嗨玩”的同时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实现了在审美体验下的“趣”字当头,“悟”在其中。</p> 三、体现感悟,完善设计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体现感悟,完善设计:感悟教学,完善再教设计。</b></p> <p> 教学反思不是只停留在纸质文字上或者局限于形式上,需要教师课后静心深思,发现了哪些教学上的规律,教法上的创新,知识点上的发现,组织教学的新招等等都要及时记录下。如果发现有处理不当的地方要在反思的过程中,找出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法和改进措施,进一步的精益求精、扬长避短从而完善再教设计。 </p> <p> 例如《电闪雷鸣波尔卡》一课,最初我的教学设计侧重于该曲的曲式分析,但实际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薄弱,导致课堂气氛沉闷、缺乏活力。一堂课结束后,我静心思考如何打破困境,在仔细阅读相关资料后,我想到了一个新的教学方法——将这首乐曲虚构成一位姑娘冒雨参加舞会的故事,并针对一些细节让学生根据音乐情绪参与创编,于是音乐课堂便成了学生发挥无限想象的舞台。通过再教设计,我不仅找到了容易让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还使音乐课堂变得有趣,充满活力!</p> 四、长期积累,不断进步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结合实际教学,做到重在坚持:长期积累,不断进步。</b></p> <p>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课后的总结,是一节课的感悟,写课后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教学本质上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增强反思力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是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只有不懈的努力才可以以写促思、以思促教,并得到“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这样的反思是有力量的、有生命的,真正能促进教师成长的。</p> <p>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我都坚持及时写教学反思。通过发现问题、自我学习,积累素材,尝试研究、经验论证、互相交流等过程,循序渐进,逐步培提升教学反思能力,进而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 </p> <p> 《新课程音乐教学法-----音乐课堂教学方法与实践》是一本切实适用效应的音乐专业书籍,是专门为中小学音乐教师撰定的,以“为教师说话、说教师的话、让教师说话”为指导原则的好书。我会在以后的时间里更加认真、细致地阅读和学习。我相信,我一定会从中得到更多的收获的。</p> <p>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个人简介</b></p> <p> 刘倩,党员,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艺术硕士。 现就职于陕西师范大学凤凰城中学,担任初中音乐教师,建立并组织校园社团活动,成功举办了社团宣讲活动、社团成果演出活动。</p> <p> </p> <p> 专业成果:多次与西北师大民乐团和管弦乐团合作参演大型音乐会和晚会;参演歌剧《江姐》并担任女一号江姐角色,收到专业人士一致好评;2017年乐上巅峰声乐比赛一等奖、2018香港国际声乐公开赛—甘肃赛区民族唱法一等奖、2017年中国女高音声乐比赛全国第13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