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承恩寺

红蓝

<h1>  公元67年,一匹白马驮着佛经和释迦牟尼佛白毡像历经艰辛,穿越雪山、沙漠到达东汉帝国的国都洛阳。第二年,汉明帝刘庄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寺院。为纪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从那时起到今天近2000年的历史中,中国大地上的寺院星罗棋布。</h1><h1>  在中国佛教的祖庭白马寺建成500多年后,一座小小的寺院出现在湖北省谷城县茨河镇五朵山之阴狮子峰下,这就是今天的承恩寺。承恩寺的诞生源于一个美好而神奇的传说,隋朝大业年间(605年至617年),贵为金枝玉叶的隋炀公主不幸生得一头癞疮顽疾,虽经多方求治仍无法阻止秀发大把脱落。公主万念俱灰,驾一白牛云游于青山绿水之间。中秋月夜,公主行至狮子山下,见有泉水清澈,汩汩流出,便停下来每日用泉水洗头梳妆。不想这泉水神奇,公主梳洗过后满头癞疮渐渐褪去,青丝复生,竟至秀发如瀑。于是公主舍弃富贵,留在山中结庐修身,颐享天年,隋炀帝杨广随即在这里建起了一座寺院,起名“宝岩寺”,后公主瘗玉埋香于此。现存于襄阳博物馆内的元代泰定三年(1326年)所铸铁钟铭文和清代承恩寺镌立的“隋炀公主之墓”铭文上,均记载了这个历史传说。</h1><h1>  历史又经过800多年的风风雨雨,期间宝岩寺几经兴衰和更名,到1461年,那个曾在土木堡兵败被俘,后又通过“夺门之变”复辟夺位的明英宗朱祁镇,在大落大起之后为感谢叔父襄王朱瞻墡对其政治上的支持,把这座寺院赐为襄王府的焚修佛院,并特许按照皇家寺院规制进行扩建,同时改名为“大承恩寺”。</h1><p><br></p> 进山之路。 从钟楼上俯瞰承恩寺。 <h1>  如今的承恩寺主体建筑只有两进小院,这承恩寺虽沾了些帝王之气,但若以建筑面积论座次,可能还比不上过去一些大户人家的祠堂,更无法与遍布神州各处的名刹宝寺相比。然山不在高,水不在深。这一句话不光指唐人刘禹锡自得其乐的那间陋室,用在山水天成的承恩寺也是恰如其分,画龙点睛。<br>  先看山,承恩寺背靠狮子峰,面迎五朵山,坐北朝南,四面环山,在群山环抱之中犹如一个温馨的摇篮,静怡祥瑞,聚气藏风。这里山不高而林茂,寺不大且幽深,一路走近,林中的参天古树屏天蔽日,数人合抱的树干上苔痕葺葺。即便是在盛夏季节,你也会感到暑气全无,一阵阵芳香凉爽沁心入脾。若睛日,伫立天王殿前放眼向南,艳阳牵白云,青山托蓝天,真似个心清气朗、养眼怡神的洞天福地;遇雨天,安坐钟楼之上俯视禅院,观雾罩亭阁,听水敲翠叶,您可以浮想联翩,放飞思绪地畅怀舒情。有人说承恩寺的仙气足,气场好,这世上不是人人都相信风水,追逐气场,但是面对大自然舍予人类的这份厚爱,您会选择拒绝吗?<br>  再品水,承恩寺的泉水堪称神奇无双,这水清澈晶莹,天作地造。把它盛在高脚玻璃杯里,您瞪大了双眼也看不到零点儿杂质,沏到好处,水会略微高出杯面而不溢出。抿上一口,品味绝对胜过那个不少人知道的“有点甜”。隋炀公主当年用它来洗头,简直有点奢侈。洗头的事是传说,可这水有保健功能的确不假。上世纪90年代,坐在承恩寺旁,我与一位在此驻守多年的军官聊天。他说他的首长的通讯员,入伍前血压有点高,小伙子在家时就喜欢喝凉水,来到承恩寺每天都喝山泉,日子一长血压还真降了。后来首长对通讯员开玩笑说:“你不能再喝,再喝血压就没了。”</h1> 远眺烟雨中的五朵山。 神奇的泉水。 <h1>  话到此处,顺便一提,上世纪备战备荒的年代里,八一电影制片厂选址承恩寺组建湖北分厂,除了山中的茂密的树木可以遮蔽来自空中的侦察外,看中的就是用这泉水洗印胶片。从这里洗印出了《闪闪的红星》等多部经典故事片,后来在全国上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整整一代人看着这些影片走上了成人之路,可他们压根不知道银幕上清晰的图像是从承恩寺的泉水中“泡”出来的,他们更不知道有整整一代军人曾在这里默默无闻地献了青春献终身。当年这里交通闭塞,一应生活用品都要从山外运来,每遇大雨便道路泥泞,商旅不行。1976年初春,我随一位士兵进山采集水杉树苗,在这里遇上雨雪交加的天气一困多日,最后步行数十里走到襄阳市郊泥咀公社,才搭上公交车返回市区。那些长年守在这里的军人,虽不是守卡戍边,但他们的奉献也不应被遗忘。</h1><h1>  在1400多年里,承恩寺难以避免地遭遇过兵火之灾,出现过仅蔽风雨的凋零。却也有过鼎盛一时,千屋百僧、佛田连方的辉煌。但大多数时间里都是静谧地安卧于青山环抱之中,传灯有序,香火延绵。如今这二进小院说不定还真是当年公主结庐修身,炀帝赐名建寺时的原始模样。这座小小的寺院在1949年以后成为林场的所在地,后来又在此办起了林业学校,1956年成为湖北省首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成立文物管理所,2006年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它已由佛教道场演变成文保和旅游胜地。承恩寺能够历经劫难保存至今,这与几代人对传统文化的衷爱和对历史文物的保护密不可分,如果细心收集整理,说不定能写出一本厚厚的故事集。这期间有一件小故事值得一述,八一电影制片厂湖北分厂建厂之初,官兵们挤在天王殿里办公、生活。有年青的士兵嫌大殿正中那尊弥勒石佛碍事,打算砸碎扔掉。才抡了两锤被一位姓彭的排长看到,他对士兵们说,这是文物应该保护,制止了砸石佛行为,并指挥士兵将其埋于殿内地下,十分巧妙地保护了这件历史文物。1985年后整理寺院时,已经担任分厂领导的“彭排长”又指点位置,让文保人员从离现在石佛所在位置三步远的地下把它挖出来的。这可是一尊正宗的元末明初民间雕塑艺术作品,就冲这尊文物被保护下来的故事,您走一趟承恩寺也不算白来。</h1><p><br></p> 寺前绿树掩映的红墙建筑便是八一厂的摄影棚。 被完好保护下来的弥勒石佛。 <h1>  穿过天王殿进入第一天井院,抬头可见通往第二天井院的门上方嵌有一块石匾,上书“永安招提”四个楷书大字,经考证门是清道光十一年(1841年)重建,字为何人所题不得而知,或许是当年寺中僧人之作。招提为寺院泛称,永安是指承恩寺山门对面的永安山。当年朱祁镇在赐名“大承恩寺”的同时把五朵山改名为“永安山”,赐给叔父朱瞻墡及后继襄王为百年归山之地,想借此求得永远的平安。数千年斗转星移,帝王的永安之梦从来就没能成为现实,而老百姓创造美好生活的努力却一直没有停歇。今天的人们仍把这座形似五朵莲花的山叫五朵山,他们来到承恩寺,祈求的是宁静、安逸、健康和雅趣。穿过“永安招提”门,第二天井东北角有一尊石龙喷珠吐玉,清清泉水从龙嘴里潺潺而出,用双手捧上一抔送入口中,您才会真正体验到什么叫原生态享受。</h1> 永安招提门。 <h1>  承恩寺山秀水奇还得益于这里参天古木的护佑。在这小小的洞天里,有500年以上的名木20余株,其中千年以上古树9株,树龄最长的数山门前那株剌柏,据林业专家考证它已经是1400余年高寿,这古柏恐怕是唯一幸存至今见过隋炀公主洗头的“证人”,洗头那事是真是假,喜欢刨根问底的人若读得懂老柏树说的话,一定会找到正确的答案。古树中以楠木居多,还有柏、槐、桂花、银杏等名木,树仰山气水润而生,又扬灵水名山于天下,大自然就是这般和谐神奇。秋日里,承恩寺天王殿旁百年桂花飘香,钟楼之下千年银杏铺黄,人在其中,其乐陶陶。</h1> <h1>  我们所居住的星球一天比一天嘈杂,尤其是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对清心恬静的生活环境的渴望正在超对锦衣玉食的物质享受的追求。承恩寺东距襄阳45公里,西距谷城县城42公里,303省道与汉水相伴而行,路面宽阔平坦,不是高速,胜似高速。十八弯进山之路蜿蜒盘绕,车行安全,风景幽雅。承恩寺已成为闹中取静的一个难得去处,择得闲时不妨到这宝刹小住几日养性怡情。或图智者之雅,借风和日丽时出寺门北行下山,到汉水岸边的茨河古镇,游罢古老船埠街巷之后,摇一叶扁舟至江心泛流。上起老河口,下至樊城这段江面为千里汉水最宽处,茨河恰好位于中段,在近千米宽的江面上放歌荡舟,羽扇谈笑,此乐何极。或抒仁者之怀,乘秋高气爽日举步向南登上五朵山。便可赏峰岚叠嶂,山势逶迤。行走在山脊,如同行走在天际。云彩在眼前飘绕,如同信步在空中花园。漫山红遍,层林尽染,蔚为壮观。日暮归寺,就泉水沐浴后安坐案前,真个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夜静时分听着窗外的天籁之声鼾然入梦,这般飘逸,几处得求。<br>  深山,古刹,巨木,神泉,承恩寺犹如铺开一幅精美的中国画山水小卷。置身于画卷之中,您一定会记起曹孟德的名句:养怡之福,可得永年!<br><br><br></h1> 承恩八景之一的石桥锁风。 承恩八景之一的襄王玉碣。 承恩八景之一的银杏千年及钟楼。 承恩八景之一的万斤铜钟。 承恩八景之一的水陆圣殿。 <p>古寺幽幽。</p> 山门前有1400余年高寿,见证过隋炀公主洗头的刺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