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米堆冰川,来古冰川--动玲滇藏游

动玲

<h1><b> 离开然乌湖,我们拐上了去米堆冰川的小路。</b><div><b> 米堆冰川位于波密县玉普乡米美、米堆两村,距县城所在地扎木镇90多公里。米堆冰川主峰海拔6800米,雪线海拔4600米,末端冰舌却只有2400米。 要知道,米堆冰川位于北纬29°,但冰川末端却比北纬近44°的天山博格达冰川还要低,被地理学家们称作“世界级冰川奇观”。米堆冰川之所以有这种较为特殊的现象,与喜玛拉雅山东南段能受印度洋湿润季风影响有关,也正因此使它成为中国三大海洋型冰川之一。</b></div></h1> <h1><b> 米堆冰川雪山环伺,在中国最美的六大冰川中排行老四,由世界级的冰瀑布汇流而成,每条冰瀑高800多米,宽1000多米。冰川常年雪光闪耀,景色优美,姿态迷人。加上成群的牛羊、古朴的藏式民居、常年游荡的岩羊、猴子等野生动物,气候湿润,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想不成为旅游胜地都难。</b><div><b> 我们决定在米堆村住下,王师傅一行三人则继续往波密去了。</b></div></h1> <h1><b> 从驻地到冰川有两公里,明天我们将近距离欣赏它的尊容!冰塌形成的熊猫头</b>。</h1> <h1><b> 冰瀑之间分布着原始森林,上面是针叶林,下面是针叶、阔叶混合林。</b></h1> <h1><b>一眼望去,红绿相间,层林尽染,很是漂亮!</b></h1> <h1><b> 我们住在两山间谷地里,这是一对藏族小夫妻的新家。电话联系好后,我们在门前台阶边找到钥匙,自己开门进去,因为小主人们忙着挖虫草还要晚点才能回来。左边的花窗就是我们的屋子,在村子里过夜的似乎只有我们两个游客。</b></h1> <h1><b> 这是他家的大厅,还有好几间客房。这个房子是木结构的,上下左右,从天花板到地板,再到四周的墙都是木头的,不过内墙上挂着一层装饰布,应该说还算漂亮。只是墙板之间拼接不严,屋外刮大风,屋里刮小风。后来男主人回来看见我们要住最外一间房子时,劝我们往里住,说会暖和一点。不过为了看景方便,我们没挪窝,只是又抱来两条被子备用。</b></h1> <h1><b> 米堆村有3个自然村,附近山上虫草资源较为丰富,不少村民都靠挖虫草改善了生活。这个房东小伙子才23岁,这个家的建筑主要就是挖虫草收入自己盖起来的!去年才过门的媳妇这几天也天天上山去挖。他们说,虽然现在虫草越挖越少,山越爬越高,但这仍是一年中最主要的经济来源!趁着为我们煮面条,女孩把白天挖的虫草从包包里拿出来,用旧牙刷小心翼翼地刷去虫草上的泥巴,就怕搞断卖不出好价钱。男孩则用本本记录着当天的收获。</b></h1> <h1><b> 一共28根,按大小分类,价格会差不少,小伙子算了算,当天有近300元的收入。这可是10年前啊!</b><div><b>我问小伙子,这房子有了,媳妇有了,再攒上钱准备干什么呀?他的回答让我很意外:花几个月时间,磕着长头去拉萨!哇塞,物质生活不能少,精神生活也不能丢啊!<br></b><div><br></div></div></h1> <h1><b> 十元一盆的面煮好端上来了,只有酱油,没有葱花,没有油腥,更不见鸡蛋,但热乎乎的吃着也很舒服了,加上一只咪咪(英短?)跳上来前后左右地凑热闹,抢镜头,满惬意。晚饭后我们就睡了,主人说明天一早他们就要上山,一切让我们自便,最后把钥匙放在门口老地方就行!</b></h1> <h1> <b>第二天早7点多我们就出发了。村子离冰川只有两公里,但高程有近300米,走到冰舌我已经累得气喘吁吁。游客一般也就止步于此,这里有一个简易的小亭子,远眺冰川雪山!</b><div><b> 这和罗的攻略中写的还真比较一致:从门口到停车场6公里,车程10分钟;停车场(与冰舌相对高差300米;骑马只能走相当于徒步40分钟的距离)穿米堆村,沿途有标示牌,走15分钟;穿越山林马道,有一段上山路,最高点是一个休息小亭,可以看到冰川及冰湖......</b><div><b> 可真到此为止就不是罗了!他和我打着岔,脚下没有丝毫要停下来的意思。后来我才醒悟,他从一开始就谋划着要上冰川!</b></div></div></h1> <h1><b> 美丽的松塔让人耳目一新,却也掩盖了前程的险象环生。</b></h1> <h1><b>5个多小时的冰川攀爬,这才起步啊!</b></h1> <h1><b> 米堆冰川行进在巍峨峻峭的大山之间,欣赏的重点是高挂的冰瀑,巨大的冰盆,众多的雪崩、冰崩,鬼斧神工雕凿出的绝壁和泼墨山水般的粗犷……</b><br><br><br></h1> <h1> <b>都怪我当初看罗的攻略不仔细,其中写道:下行到两个冰湖处,能见到发出蓝光的断裂冰舌;千万不要在此放弃,可午餐休息25分钟。</b></h1> <h1><b>冰积湖</b></h1> <h1><b> 透明的浮冰(冰块透明,说明形成年代比较久远,否则是雪白色的)</b></h1> <h1><b>断裂的冰舌</b></h1> <h1><b>一清一浑两个小冰湖。</b></h1> <h1><b>不知道为什么它就浑浊。</b></h1> <h1> <b> 消融区上游的冰面弧拱构造。漂亮的冰洞,里面还倒挂着冰钟乳,真想进去看看。</b><div><b> 如果把冰川看作是高山上遨游下来的“冰龙”的话,那弧拱构造恰似龙的根根肋骨,它们是因冰瀑历经冬夏温差和湿度差而造成的。发育如此清晰,巨大的弧拱构造,在我国其它冰川上几乎没有。</b></div></h1> <h1> <b>米堆冰川还是一条会“突然跃动”的冰川,这在全世界的冰川中都非常罕见。在我国境内的46298条冰川中,只有两条冰川会做这种“特技动作”,一条是米堆冰川,另一条是相距它200公里左右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旁的神山南迦巴瓦峰下的则隆弄冰川。1988年7月15日深夜,米堆冰川突然跃动,断裂下来的巨大冰川末端冲入冰湖中,使湖水狂涌而出,冲溃湖坝和川藏公路上大小桥梁18座及42公里的路基。别说碰上,想想都让人恐惧!</b></h1> <h1> <b>我们按攻略迂回向右,横过第一阶堰坝体,在冰湖右侧穿越乱石上行。</b></h1> <h1> <b>翻过冰渍堰,眼前都是大大小小的石块和泥土。但这可不是一马平川,高低不平不说,还险象环生,不知哪堆土下就是一个冰洞或者冰缝。因为冰川就在在下面!</b></h1> <h1> <b>他说了一句我去探探路,就飞快地向远处的冰瀑跑去,与我拉开了距离。</b></h1> <h1> <b>我开始也没有意识到脚下是遍布冰裂隙的冰川,就以为是瓦砾坡地。后来我无意识的用手杖戳了一下地面,只听得“空隆”一声地面塌下去一个碗大的洞!吓得我往后一跳!接着我小心翼翼的把整根都手杖探了下去,还没有触底!!我一下就紧张了起来,我想如果塌下的是桶大的,缸大的窟窿!那我不就......越想越怕,抬脚迅速离开。开始仔细掂量每一个落脚点!</b></h1> <h1> <b>此时,罗某早已跨越了这潜危机四伏的地带,不见了踪影。我想喊他,又怕引起雪崩.....只得小心翼翼慢慢前行。</b></h1> <h1><b> 我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顾不得镜头的摄入,狼狈就狼狈吧!</b></h1> <h1><b> 他来到冰舌的上部,算计着走到哪里算到终点,此时已近11点,已经爬了3个多小时。我们昨日定了14点去来古冰川的包车,到时必须赶回去。但冰瀑近在咫尺,再怎么着也得上去走一走!</b></h1> <h1><b> 这些是冰川漂砾,都是冰川从山上裹挟下来的石头,假以相当相当的时日,它们就会风化成我们刚才走过的乱石堆,并把冰川覆盖起来。</b></h1> <h1><b> 巨大的飘砾,人在它面前不堪一击。能让这么大石头漂移需要多大的力量?从我脚下和石头的距离,可以看到冰川融化掉多少。巨石下的阴影让这一小块冰川保留下来,成为托起巨石的冰柱墩。</b></h1> <h1><b>冰裂隙</b></h1> <h1><b>微张小口</b></h1> <h1><b>踏上一脚又何妨</b></h1> <h1><b>已经爬上了冰瀑!</b></h1> <h1><b> 这里的冰裂隙变宽变大,前方那里就是条深沟,没有冰爪鞋,一步一滑,甚是危险。罗本来想爬着过去看看,但感觉太滑,加上我的极力制止,只好放弃。</b></h1> <h1><b>蓝色的冰裂隙晶莹剔透,却是非常漂亮!</b></h1> <h1><b> 但再漂亮,掉下去也是害你没商量!像不像张开血盆大口露出的狼牙犬齿!</b></h1> <h1><b>冰瀑上的波浪。</b></h1> <h1><b> 他又窜上去一截,还想爬到顶端,我知道其实爬上去还会有更高的顶端......就指了指手表,他只好无奈下撤。</b></h1> <h1><b>再见,米堆冰川。这迷人的景色令人难忘!</b></h1> <h1><b> 归途时间有点紧,不想和包车师傅失约,我们就只有一路上狂奔乱跑,4个小时上去而回来用了不到三小时。这不去时精挑细选过小溪的路找不到了,只好半蹚着水直接任意了!</b><div><b> 归途快结束时我看见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上冰川危险!禁止攀爬!”我指给罗看,他说我去的时候就看见了!竟然敢给我打马虎眼!</b><div><b> 总算是有惊无险,平安无事!</b></div></div></h1> <h1><b> 我们比包车师傅还早到了五分钟,提行李略小憩五分钟上车走人。向另一条冰川进发。</b><div><br></div></h1> <h1><b> 包车的司机师傅是个藏族教徒,你看他崇拜的活佛,都是自家附近的,还有在四川色达五明佛学院的。</b></h1> <h1><b>米堆河一路欢歌。</b></h1> <h1><b> 山里的流水无情的冲刷着138国道!师傅说,雨再大些可能这里也会断路!</b></h1> <h1><b>流向然乌湖。</b></h1> <h1><b>这是三过然乌湖。</b></h1> <h1><b> 蓝天 ,白云,雪山,翠湖,青松,绿草,然乌湖最后流到印度洋。</b></h1> <h1><b> 然乌湖的湖边是一大片碧草如茵的湿地,配上碧蓝的湖水、白色的雪峰,景色如诗如画。</b></h1> <h1><b>我们重新走老路,又回到通向察隅的山谷,</b></h1> <h1><b>农家晒禾</b></h1> <h1><b> 这里就是昨天被截住的地方,今天没有人值班,根本没有人管!我们昨晚联系包车时,司机师傅就满口答应我们去来古村没有问题!还答应跟我们在来古村住一夜。我们的担心化为乌有!</b></h1> <h1><b>可以放心大胆的沿着湖,沿着靠山路向来古村进发!</b></h1> <h1><b> 到来古村28公里。离村4km的地方,藏民拦住售票,门票30、汽车根本不许进村。停车费5元,卫生费5元,剩下的4km骑马来回120元!否则徒步1小时到村里。藏民为了赚骑马费,怎么商量都不行,车不许进村,那我们肯定就不能住了,毕竟我们的行李在车上。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决定骑马进村,晚上就赶到波密去住。</b></h1><br> <h1><b> 来古冰川位于西藏昌都地区八宿县然乌镇境内,是雅隆冰川、美西冰川、若骄冰川、东嘎冰川、雄加冰川和牛马冰川六条冰川的统称,因为这些冰川都围绕着来古村得名。来古冰川为世界三大冰川之一,是帕隆藏布的源头,冰雪融水流进然乌湖。</b></h1> <h1><b> 正值夏日,断裂冰川的横截面足有数百米长,十几米高,泛着幽幽蓝光,融水则形成了冰湖。</b></h1> <h1><b> 冰湖上漂浮着冰川断裂下来的冰块,看上去像大大小小的冰山,少见多怪的我们有点兴奋(后来我们去了阿拉斯加,格陵兰岛和南极,这里自然只是没有见过大大巫的小小巫喽)</b>。</h1> <h1><b> 在村前有多个冰湖,因不同的冰川所在的地质和土壤成分不同,每一个冰湖都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当天因为太阳犯懒,看上去有些“脸面无光”。这是两个主要的冰积湖,一清一白,所以叫青白湖。</b></h1> <h1><b> 来古村至今还保持着原汁原味半农半牧型的藏族村庄风采,70多户人家又细分为沙土那等几个更小的村庄,相互之间田垄交错。</b></h1> <h1><b>安逸的农家小景-晒禾架</b></h1> <h1><b>来古村小学的孩子们。</b></h1> <h1><b> 来古六大冰川中,雅隆冰川最为壮观,从海拔6000多米的主峰倾泻而下。遗憾的是,我们不可能去攀爬了。上去必须要找向导不说,我们也没有时间。</b></h1> <h1><b> 虽不能上去,但这并把妨碍我们远距离欣赏。你看那黑白相间的冰绩隆S型大道,整齐划一,动态十足。你不觉得是谁开车碾压出来的吗?但估摸着那车辙间距至少有数十米宽,不可能是人所为。想想也是,除了神仙,谁还能有这等本事?</b><div><b> 其实,尽管它不是神仙所为,但确实是浑然天成。我们都知道,冰川在流淌中,对两岸的山脚造成冲击和切割,使冰川两边比中间带下的飘砾多,形成颜色深浅不一的带状。如此这般,当冰川从不同山谷流出并交汇到一起时,就出现了我们眼前的“大车道”奇观。这景色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都绝无仅有!</b></div></h1> <h1><b>来古村就日日夜夜守望着这大自然的馈赠。他是唯一离冰川最近的村庄。</b></h1> <h1><b>高原气候,变换莫测,气象万千。</b></h1> <h1><b> 夕阳西下了,最后的余辉给冰川粒雪盆带来一抹金色,加上雪白和晶莹的蓝色也加入其中,争奇斗艳,展现出一幅气势磅礴的美丽图景!</b></h1> <h1><b> 骑马观景,速战速决。我们在来古村待了不到两个小时,就匆匆离开了。</b></h1> <h1><b>青湖下泻的很厉害。</b></h1> <h1><b> 我们到村口与司机会合时,已近19点,到波密还有150多公里。这里没有高速,还常常会出现状况,司机说到波密可能会半夜了!再见了,美丽的来古村冰川!</b></h1> <h1><b>千流归溪,</b></h1> <h1><b>千溪归河,</b></h1> <h1>千河归海(子)!</h1> <h1><p><b>湿地上草肥水美,散落着成群的牛羊,自由自在,</b></p></h1> <h1><b>好一个高山牧场。</b><br></h1> <h1><b>俯瞰然乌村,湖水圣洁,雪山巍峨。</b></h1> <h1><b>农田碧绿,</b></h1> <h1><b>生长着青稞、豌豆、油菜等作物,形成多姿多彩。</b></h1> <h1><div><b> 村落安详。<br></b></div><div><b> 这一切,构成了一幅既有青藏高原独特的壮丽风貌、又有藏区田园牧歌般风韵的诗情画卷。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心旷神怡!<br></b></div><br></h1> <h1><b>第四次路过然乌湖,水如蓝天,沙似白云,</b></h1> <h1><b> 真是一次比一次美!</b></h1><h1><b> 车开得飞快,在晚上十点半多终于赶到了波密县城。回想这一天欣赏了两条有名的冰川,尽管一天都没有好好吃饭,又饿,又累,人困马乏,但有秀色饱腹,绝无抱怨!<br></b><b> 找到波密县车站宾馆住下,睡前给分手两天了的王师傅打了个电话,你说奇也不奇,波密县城主街旅馆众多,王师傅他们三人竟然和我们不约而同的同住一个旅馆,而且都在四楼。......敲开隔壁的隔壁的房门,王师傅笑盈盈地站在我们面前!咋回事呢?(谅见下篇)</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