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前面言道:“ 铺山水之色,过艳则俗;清淡则雅。"</p><p> 此章例举画友平江人胡太平之山水为例。三幅山水画在雅的基础上更胜一筹,可谓之“高雅”。高古、清雅之风蕴含其中,望之顿生敬畏。所以敬者。其画之技炉火纯青,格调有如悟道者;于清雅中包罗万象,乃大有容。其哲理与画理并蓄,其美学观与价值观交融。人们往往不能从历史的纵向去了解与觉悟,而只停留在历史的横向去切割去误读,此所谓畏者;常令人自愧不如。</p><p> 太平之画,画如其人。起初为生计谋,无一画不落入俗套,媚世人之耳目。中期多锤炼,甚至痛如涅槃,致使画品多犹疑,人品多非议。今日之太平,非起初之太平,非中期之太平。画影有警世之气度,言行有济世之情怀。是故,常人之思也,愿结其孩提之情谊;市井之度也,意揣其涅槃之浊秽。君子之交也,乃感其超前与返璞之大悲悯。</p><p> 也故,世俗之人,则以金钱衡量一人一画有价之价位。脱俗之人则喟叹其一画一人乃无价之价值。</p><p> </p> 唐代诗书画家王维有诗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观太平之山水画,不可忽视其花鸟。因为他的山水能观,亦能闻。你能够听见其水流的声音,鸟鸣的声音,乃至松涛与云涌之欢情。其花鸟画的格调亦如其山水画格调,经历过三个不同凡响的时期的苦炼。<div> 有人问,能出多少钱买其一副小品花鸟?是三百元,还是三千元?太平闻之,多半是无语。有人再问,莫非要三万?三十万?太平闻之,亦多半是无语。<div> 花鸟画如是,山水画亦如是。</div><div> 何谓高雅之作?用国外许多银行的作派,那就是存高雅之名画,胜过存不世的黄金。黄金有价,名画无价。三十万不为多,三千万不为过。黄金价值稳定,而独有世界名画的价值是成几倍,几十倍上升的,它只升不降。银行在破产时,银行家往往能拿名画抵债而起死回生。</div><div> 我能想象,太平之画影,今已不为生计谋,而是为普世谋,为醒世谋,他以他独有的方式正沿着这样的历史纵向在走着,将走向更深更远······</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