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衔接促成长,有效对接共发展——记福州市仓山区金港湾实验学校数学组课题研讨活动

数学教研组

<p>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校中小衔接活动的顺利开展,2020年10月15日福州市仓山区金港湾实验学校数学组在小学部多媒体教室举办了《在“读思达”教学改革下探索数学中小衔接的行动研究》课题研讨活动。</p> <p>一、年轻教师展风采。</p> <p>  瞧!在本次研讨活动中小学部严顺彬老师以及初中部刘晨晟老师分别带来了两节精彩的公开课。</p> <p>  首先第一节课由严老师带来三年级上册《四边形的认识》。课堂上,教师从自己的教学角度出发,利用丰富多样的活动,精彩地呈现了这节课,较好地诠释了数学行动探究,尊重主体,面向全体;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会学生学。</p><p>&nbsp;</p> <p>  第二节课,刘晨晟教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课题《合并同类项》。刘老师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引入课题,课上刘老师多处使用巧记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合并同类项本课知识是小学乘法分配律知识的衍生,本节课很好的诠释了中小学数学教材的衔接。刘老师很重要学习方法的教学,在解题的过程中非常注重方法,这对于中学孩子来说至关重要。</p> <p>二、课后交流促衔接。</p> <p>  听课之后,全体课题组的老师以及中小学其他数学老师围绕《在“读思达”教学改革下探索数学中小衔接的行动研究》课题静下心进行更深入的交流探讨。</p> <p>  首先两位开课的老师进行了说课,同时也提出了自己在备课以及上课的过程中的疑问。对于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适合学生这个问题到场的老师展开了激烈的谈论。</p> <p>  各年段的教师代表纷纷对两节课进行了评课,其中老师们肯定了严老师的教学方法,不断培养学生的读题、思考、表达能力,非常符合我们的课题,并且课上严老师将细节做的很到位。同时听课老师们也肯定了刘老师的教学方式,非常适合七年级,做到扎实有效,因学生年龄的差异、教材结构的特点,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有存在一定的差异,小学的课堂注重有趣,而中学的课堂注重实效性。</p> <p>三、专家点评促成长。</p> <p>  石秀容副校长以及刘自强老师也从教学角度出发,对两节课进行点评。自强老师认为严老师教学态度大方,学生积极主动,但是对于教学的设计还需要多多思考。刘老师的课堂充分体现了小学内容在初中课堂的使用,通过练而获得新的知识,但是课堂比较单调。</p> <p>  自强老师围绕《在“读思达”教学改革下探索数学中小衔接的行动研究》课题宗旨,对在场的老师们提出了以下要求:一要做好教学内容上做好衔接。中学教师要知道小学都已经教学的什么,然后在此小学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小学教师要知道中学后续要教的内容,并做适当的一些延伸。二要做好教学方式上的衔接。小学更多以启发引导、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等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课堂教学推进的速度比较慢。中学教学更多逻辑推理、概括及听讲、练、评等方式进行教学,课堂教学推进的速度比较快,为此,中学教师在七年级要放慢速度,增加趣味及实践性,小学六年级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适当加快速度,适当提高思维抽象程度。三要做好学生思维方式上的衔接。小学教学以算术思维为主,到了五六年级才开始教学方程,思维抽象的程度比较低,中学的教学是以符号化的形式进行,思维抽象程度高。因此,中学七年级的教师应注重从具体形象入手,再逐步提高思维难度。小学六年级的教师要适当增加抽象逻辑概括的思维培训。</p> <p>  最后,石秀容副校长和刘自强老师带领教师深入学习《在“读思达”教学改革下探索数学中小衔接的行动研究》的教学模式,并对本次教研活动做以总结。</p> <p>  通过本次活动,老师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小衔接工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这次活动也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与合作,达到了中小学之间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彼此支持、有机融合的目的。相信通过课题组老师们的努力,我们的《在“读思达”教学改革下探索数学中小衔接的行动研究》课题研究将取得一定的成绩。</p> <p> 文字:严顺彬 刘晨晟</p><p> 图片:数学教研组</p><p> 审核:石秀容</p>

老师

教学

衔接

教师

小学

刘老师

教学改革

中小

课堂

思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