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之歌,曲润童年--记侯佳老师在国培计划中的展示课

商大豆

<p>  10月16日,我校侯佳老师受“国培2020新建区中小学教师送教下乡”活动主办方的邀请,为参与国培计划的老师们上一节展示课。上午的九点到十二点里,在育明学校报告厅,侯佳老师与新祺周小学的周莉老师同课异构,一节《瓶瓶罐罐》,生动而温馨的展现出来。</p> <p>  伴随着一段清脆的音乐,在孩子们感受音乐的律动与节奏中,一节课悄悄的开始了。侯老师说,除了音乐,诗歌、电影、包括绘画,都是有节奏的。于是,一节平凡的线描课程,变成了无声之歌,在侯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慢慢寻找和感受它的韵律。</p> <p>  除了瓶与罐的区别与特点,寓意及历史,对于画面构图的讲解,侯老师的展示都是简洁而深刻的。除了于一节课的重难点的定位与掌握,侯老师在课本之外的拓展便是她美术素养的体现。从西方艺术家塞尚、莫兰迪到中国水墨画家贺林,大量的艺术家及作品为这些普通的瓶瓶罐罐增色添彩,不知道饱了多少人的眼福。</p> <p>  省教研员王一开说:侯佳老师的试错环节安排的非常好,既让学生乘兴体验,又让老师了解情况,及时修正。在基本知识与技能讲解结束后,侯老师给了按耐不住的学生们三分钟创作时间,三分钟里,孩子们问题频频,但热情不减,三分钟后,在侯老师的展示与提示中,孩子们真诚的自我寻找与解决问题。试错,不是错过,而是寻找正确的过程。</p> <p>  终于,孩子们又等到了自己的创作时间,她们画呀,剪呀,贴呀,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而侯老师,却把目光从他们的作品上转移开来,由于作品的呈现是以小组为单位,而此时的学生们只顾自己手下的瓶子,小组的作品展板上一直空空荡荡。侯老师此时传递给学生们的团队精神与集体意识显得格外重要,在侯老师一遍遍的催促下,学生们开始一起讨论瓶瓶罐罐的组合与拼贴,一个个孤零零的小瓶子开始组成了大家庭。当最终完成的时候,组长们举着作品站成一排,我想,每一个学生除了开心,肯定还有许多不同的感触吧!</p> <p>  课后,省教研员王一开进行点评,当提到侯佳老师时,溢美之词不断流出。王老师说,这是她第二次听这堂课,上次听完,她就印象深刻,特别是侯老师在讲构图时的一句话:小朋友也跟重要!侯老师的这句话不仅提示了学生不要忽略了我们的小瓶子,它在画面中有大作用,而且,这节课本身就是画普通的瓶子,它也传递了再普通再微小的事物,都是有用的,不要轻易忽视。王老师的评价,从导入到每一个课程环节,结合课程标准的理论与侯老师的课堂实践,向大家一一详细的讲解,在下的每一个老师都受益匪浅。</p> <p>  一节课的四十分钟,老师陪学生的四十分钟,而它的影响却不仅仅是四十分钟!在侯老师的展示课中,我们看到了她教给学生的扎实的线描基本知识与技法,传给学生们的艺术欣赏与审美提升,还有暖人心的团队与认知。或许还有更多……</p><p>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这节赣美版四年级上册第十二课《瓶瓶罐罐》中,每个人都听到了沁人心田的无声之歌。</p>

老师

学生

侯佳

瓶瓶罐罐

展示

四十分钟

瓶子

一节课

三分钟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