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綦江是重庆的南大门,是通往贵州、两湖两广、云南、东南亚的重要通道。在抗战期间,在川湘公路失守后,更是成为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路上运输的唯一通道。当时的滇缅公路延伸段从昆明到贵阳,再至陪都重庆,该公路贯穿整个綦江全境,再加上 郭 民 郑 负 对綦江河段的整治以利通航运输。綦江成为当时的交通要道,境内又有丰富的铁矿、煤矿等自然资源,于是兴办了许多工厂,电化冶炼厂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兴建在綦江三江镇綦江河边上的。</p><p> 电化冶炼厂前身为重庆炼铜厂(厂址在重庆化龙桥)、纯铁炼厂及炼锌厂(厂址在綦江三溪及三江)于1941年6月合并而成,叶渚沛任总经理。总厂设綦江三溪,下分设一、二、三、四厂。第一厂冶炼电铜及纯锌,第二厂以低温还原方法冶炼纯铁,第三厂采用高周率电炉炼合金钢,第四厂平炉炼钢及轧钢。它是抗战时期后方主要生产电解铜、锌、特殊钢的工厂。我国著名冶金学家叶渚沛领导的重庆电化冶炼厂的成立,开始了我国电冶精铜的新时期。电化冶炼厂从成立到解放,为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资保障,培养了一大批冶金工业人才,是我国冶金工业的摇篮,解放后也为新中国冶金工业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1951年改名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钢铁工业管理局第一0三厂。</p><p> 以下介绍一下在四 9年前曾在电化冶炼厂工作过的部分专家。(资料均来源于百度网络)</p> <p> 叶渚沛1902年出生于菲律宾马尼拉市一个华侨家庭。1921年-1925年,叶渚沛时刻铭记向父亲许下的承诺,刻苦学习、发奋图强,1921年以优异成绩考入美国科罗拉多矿冶学院,后转学冶金与化学工程。1925年-1928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获冶金化学硕士学位,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学习,获金属物理化学博士学位。1933年-1944年,任南京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化学专门委员、南京冶金室主任、重庆炼铜厂厂长、电化冶炼厂总经理。并领导技术人员与工人生产了电解铜,使铜含量达到99.93%;纯锌达99.95%;用电炉炼出含硫为0.034%、磷为0.01%的特殊钢,建造新型平炉以及用回转窑试生产海绵铁等新工艺、新技术。</p><p> 下图为冶金学家叶渚沛,中国化工冶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氧气转炉炼钢的倡导者之一。</p> <p> 戴礼智,1907年2月21日出生于四川万县一个电报局职员家庭。1925年他以优异成绩中学毕业。同年,由其兄带领谒见武昌师范大学(后改名为武汉大学)校长石蘅青(又名石瑛),经过笔试,允许他在校听课。此次笔试,他因名列榜首,受到石校长的厚爱,以至他考入中央大学后,石蘅青仍提议湖北省教育厅发放给他学习费用,并鼓励他去英国留学。他在中央大学,先期主修化学,后改修物理。1934年戴礼智考取了教育部留英公费生。同年,进入英国伦敦大学物理系学习。 自1934年至1937年,他在著名磁学家贝茨教授指导下,获得了博士学位。1937~1939年,进入德国亚琛工科大学学习冶金理论,同时进行低碳钢深冲性能及汽车、锅炉用钢的研究。1939年戴礼智回到祖国,到重庆参加兵工署材料试验处工作。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山城重庆的生活与工作条件均差,而他的热情很高,率先成功地研制了钨钢永磁材料。1941~1944年他到綦江电化冶炼厂工作,其间,他试制了耐热钢,用铝钢代替铬钢,解决当时进口铬的匮乏。</p><p> 下图是磁学家,冶金学家戴礼智</p> <p> 张桂耕,原名张桂根,1911年11月13日出生于上海市南汇县。1929年夏,张桂耕中学毕业赴德留学。到德国后,逐渐形成要使中国富强起来必须发展工业,要发展工业必须先建设中国的钢铁工业的认识。于是他考入柏林工科大学冶金系。一年之后又转到亚琛工科大学钢铁冶金系,成为亚琛工科大学第一个中国学生。1941年冬,叶渚沛主持綦江电化冶炼厂,邀张桂耕去该厂主持第二炼厂(即海绵铁厂)的建设和试生产工作。张桂耕去后,经2年多的努力使试验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限于西南后方的条件,未能正式投产。</p><p> 下图是钢铁冶金专家,中国铁合金的先驱者之一,铁合金工程设计的开拓者张桂耕。</p> <p> 邵象华1913年2月22日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市的一个中学教师家庭,193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时年仅19岁,之后他到上海交通大学担任助教。1934年,考取第二届中英庚子赔款留学生,赴英公费留学,入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主修冶金专业。1937年,获得伦敦大学冶金硕士学位。1938年,资源委员会宣布中央钢铁厂缓办,他被暂时分配到该会的中央机器厂负责建立理化实验室和耐火材料车间。1939年夏,应聘到正在筹建矿冶系的武汉大学(校址在四川乐山),出任该校工学院首任冶金教授。1941年,资源委员会将邵象华调回,派他到电化冶炼厂第四厂(炼钢厂)并任厂长。</p><p> 下图是钢铁冶金学家、钢铁工程技术专家,中国钢铁冶金工程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1],钢铁研究总院博士生导师——邵象华。</p> <p class="ql-block">戚荣普(1916~1967),原籍湖北沔阳,出生于天津。7岁时随父定居于青岛,民 /国22年(1933年)毕业于青岛礼贤中学。同年9月,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工学院攻读机械。民/ 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迁至昆明。民 /国28年毕业后,留校任助教,同年12月进国 民/政/府重庆兵工署第50兵工厂任技术员。民国29年8月到四川綦江国/民/政/ 府资源委员会电化冶炼厂任助理工程师。民国31年4月,任重庆私营恒顺机器厂设计股长。民国34年8月,考取国/ 民/政 /府教育部公费留学英国,先后在英 国申庭纳柴油机厂和通用电器公司汽轮机厂实习两年,于民国36年底回到上海。民国37年1月,应国/民/ 政 /府资源委员会通用机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马雄冠之聘,到上海通用机器厂(现上海汽轮机厂)任设计处长。解放后,1949年12月,调任华东工业部机械处技术室副主任、工程师。1950年赴东北主持大修大连沙河口发电厂汽轮发电机。</p> <p> 师昌绪1918年11月15日生于河北省徐水县大营村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1941年考入国立西北工学院矿冶系。1945年毕业后,做为全班第一名,他被推荐到资源委员会四川綦江电化冶炼厂从事炼铜工作。1947年,调到鞍山钢铁公司。</p><p> 下图是中国著名材料科学家、战略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师昌绪。</p> <p class="ql-block"> 吴大昌,1918 年生于浙江杭州,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机械工程系,1948 年毕业于美 //国伊利诺伊大学农业工程系,1949年获美 /国 堪萨斯大学农业工程硕士学位。1950 年回国后到华北大学工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前身)任教,是机械工程三系(今机械与车辆学院)的创始人之一,曾任教研室主任,在车辆发动机专业建设中做出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 吴大昌1940年从西南联大毕业后,来到了重庆,那个时候重庆轰炸得非常厉害,吴大昌说他自己心里总有一团阴影,到来年1941年,阴影就更大了。</p><p class="ql-block">首先是年初的皖南事变,国/ 共 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紧接着纳粹德国进攻苏/ 联,本来苏 /联还有余力帮中国,现在也没有力气了。用吴大昌的话说,一直都是不好的消息。</p><p class="ql-block">吴大昌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在江津,一个金矿勘探场,年底的时候他换了一个工作,被调到了资源委员会,在綦江的一个冶炼厂。</p><p class="ql-block">那个冶炼厂的厂长是一个华侨,有一台收音机,他记得他到达当天,就是通过这个厂长的收音机听到了日军偷袭珍珠港的消息。吴大昌跟我描绘他当时的感受说,“就好像得到了一个胜利呀!”他顿了顿又说,“现在这么说很不好,是崇美。”</p> <p> 陈岱1915年2月11日出生于上海市。1933年入北京燕京大学化学系陶瓷专业学习,立志在发展祖国工业上有所贡献。1937年大学毕业,获科学学士学位后,到南京永利化学公司硫酸铔厂工作。抗日战争开始后,工厂被炸停工,陈岱转到浙江大学附属高级职业学校任教。为了钻研耐火材料技术和进一步深造,1939年他重返燕京大学,1941年获硕士学位;同年到四川綦江电化冶炼厂任副研究员,从事耐火材料研究工作。1945年,陈岱调到重庆耐火材料厂工作,任工程师,随即被派去美国哈伯森渥格公司所属的耐火材料厂实习,1946年回国。</p><p> 下图是陈岱,冶金专家。中国氧化铝厂工程设计的奠基人。他主持设计了采用有中国特色的烧结法的第一座氧化铝厂,并且是氧化铝生产混合联合法的创始人,为中国铝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p><p> 重庆南开中学44级学生陈豫在其求学回忆录中写道:“大哥在綦江資源委員會所屬電化冶煉廠任研究員,該廠以電解方法提煉純銅及純鋁。廠區地處四川南部山區,到綦江後尚需步行或搭滑竿一、二小時的路程。”陈岱是陈豫的亲大哥。陈豫1944年考上九龙坡黄桷坪的交通大学电机系,1948年毕业后去台湾电力公司,从此和家人两岸分离。</p> <p class="ql-block"> 1921年,张兴钤出生于河北武邑,在他就读时,大家庭已中落,1937年考取武汉大学矿业系,1942年,张兴钤从武汉大学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分配到四川綦江电化冶炼厂工作。1945年考取公费留学,1949年2月,获得美国科士理工学院物理冶金硕士学位。1952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冶金博士学位。</p><p class="ql-block"> 下图是金属物理学家,两弹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教授、科技委顾问——张兴钤。2022年7月29日5时59分,张兴钤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p> <p> 张春铭,1919年7月14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家境清贫,依靠兄长资助上学。1934年考进省立南京中学学习。1937年秋,与集结武汉的流亡学生同舟入川,进国立第二中学。1938年毕业后,张春铭考入重庆大学,在重庆大轰炸中,坐视日机轮番轰炸而束手无策,立志要多生产钢铁以加强国防。于是,他发愤攻读,1939年转学播迁到贵州的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攻读矿冶,唐院为当时全国顶尖工科学府,茅以升为时任院长,矿冶系拥有何杰、王钧豪、王叔海等知名教授。 1942年张春铭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到重庆中国兴业股份有限公司(今重庆钢铁公司第三炼钢厂前身)工作。1944年,张春铭受聘到綦江电化冶炼厂炼钢厂任助理工程师,参加当时后方最大的15吨平炉的修建、开炉和生产,直到抗战胜利。</p><p> 下图是炼钢专家张春铭,长期致力于炼钢生产和钢铁冶金研究工作。制订了中国第一个平炉热工制度。他建立了鞍山钢铁公司冶金研究室和武汉钢铁公司钢铁研究所,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含铜钢试验基地,是中国含铜钢和含铜低合金钢研究的开拓者。</p> <p> 刘嘉禾,1921年9月14日出生于山东省青州市一个小法官的家庭,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他只身一人乘上平津流亡学生南下的最后一班火车到了南京,就读于东北中山中学。不久上海沦陷,他又随流亡学生辗转到达四川,进了国立二中。毕业后考取重庆大学土木系,一年后他转学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贵州分校矿冶系。这是一所以严格著称的高等学校,由于他的学习成绩优异,得到了当时的5种奖学金。1943年毕业,留校作助教。1944年,经张春铭推荐进入资源委员会四川綦江电化冶炼厂任技术员。</p><p> 下图是刘嘉禾,冶金学家,我国低合金钢与合金钢学术领域的带头人之一。</p> <p> 邱竹贤1921年4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1938年,17岁时高中毕业,考入上海暨南大学化学系,享受公费待遇,但是当时上海已经沦陷,暨南大学要搬迁。1939年8月,重新考入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矿冶系学习,同年冬转赴贵州平越县(现福泉县)读书。1941年,在全国矿冶科学生竞试中,获得第一名。1943年8月,从唐山工程学院本科毕业后,进入资源委员会所属的电化冶炼厂(在四川綦江),在炼锌和炼铜车间任技术员。1945年,参加炼铝试验工作。</p><p> 下图是邱竹贤,有色金属冶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挪威技术科学院外籍院士、挪威科学院外籍院士,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p> <p> 章守华1917年10月26日 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39年 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矿冶系毕业,获矿冶工程学士学位。1939~1941年 任四川大渡口钢铁厂实习员、工务员、助理工程师。1942~1944年 任四川綦江电化冶炼厂助理工程师。1944~1946年 美国卡内基理工学院冶金工程系研究生,获冶金工程硕士学位。</p><p> 下图是章守华,金属材料科学家,冶金教育家,北京钢铁学院金属材料系(现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和金相热处理专业的主要创建人和开拓者。</p> <p> 徐世焘1919年生,1941年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毕业。1941-1945年 四川綦江电化冶炼厂实习员、公务员、助理工程师。1945-1947年 美国工厂实习。是我国酚醛塑料工业的开拓者,特种高分子材料带头人,塑料加工业的头等功臣,科研工作的带头领导人。</p><p> 下图是徐世焘,高分子合成材料专家,我国酚醛塑料工业及塑料加工业的开拓者之一。</p> <p> 毕季龙(1914-2007) 上海市人。江苏仪征人氏,原名毕庆芳。毕季龙1936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财政系,一直从事经济工作。曾任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科员、重庆炼钢厂会计课课长、电化冶炼厂会计处长、资源委员会专员,后来入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企业管理学院攻读工商管理和经济,于1948年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在美期间,毕季龙担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驻美物资供应处稽核主任、中国轮船公司驻纽约会计主任等重要职务。</p><p> 下图为毕季龙、胡济邦夫妻</p> <p> 1906年10月28日,涂长望出生于湖北汉口一个以基督宗教为职业又崇尚新学的贫寒之家。1925年,涂长望考入华中大学。1926年秋,因政局动荡,华中大学无法开学,涂长望转入上海沪江大学科学系,师承美国地理学家葛德石。1929年,涂长望上海沪江大学毕业后,回母校武昌博文中学任教。1930年5月,涂长望考取湖北官费留英生,同年10月进入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经济地理学。</p><p> 1931年9月,涂长望转入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师承气象学家沃克爵士攻读气象学,期间写成《中国雨量与世界气候》的论文。1932年,涂长望获得气象学硕士学位,并经推荐成为英国皇家气象学会第一个中国籍会员。1942年7月任资源委员会电化冶炼厂副秘书长兼福利科长,同时任气象研究所兼职研究员。1943年1月,涂长望赴重庆中央大学地理系任教授。</p><p> 涂长望是杰出的气象学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气象局首任局长。</p><p> 下图涂长望、王回珠夫妇</p> <p> 陈安磐,字建中,1920年2月生于江西省九江县农村的一个大家庭。1935年考入江苏省立扬州中学,1938 年毕业后考入武汉大学机械系。在校四年刻苦攻读,受到吴大任等教授的影响,酷爱机械原理及力学分析,学习成绩优秀,1941年名列机械系第一名,1942年名列该校工学院第一名。1942年武汉大学毕业后,到资源委员会所属四川綦江电化冶炼厂工作,在冷锻车间主管冷作。厂长是从美国归来的叶渚沛教授,对新来的大学生要求甚严,不许坐办公室,要求他们动手干。陈安磐整天蹲在地上,在钢板上画样,并组织十多名工人下料、成形与铆焊,从而得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极好锻炼。干了近一年,回武汉大学当助教,兼在武汉大学机械工厂设计室工作,在张宝龄教授指导下,从事制盐设备的设计制图。1946年复员到上海,报考教育部公费留学生,以优异成绩考取中英庚子赔款第九届留英研究生。1947-1949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理工学院研究棉纺工艺,在梳棉机上做中长纤维实验,为期两年,1949年获曼彻斯特大学科技硕士学位。回国后成为我国著名纺织机械工程专家。</p><p> 下图是尚在生产的车间。</p> <p> 王述羲,高级工程师。北京人。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机械系。曾任资源委员会电化冶炼厂助理工程师。1947年至1949年在美国实习。建国后,历任东北电工局副工程师,哈尔滨电机厂工程师、副总设计师、副总工程师,哈尔滨电机厂大电机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副所长,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一届理事。</p><p> 下图是还在生产的车间。</p> <p> 吴道艮1915年生,1933年毕业于沪江大学理学系,任资源委员会纯铁冶练厂助理工程师,1943年赴美留学,1945年回国任资源委员会电化冶炼厂厂长。后赴台湾,任台湾铝业公司协理,台湾省烟酒公卖局局长。</p><p> 下图是进入电化冶炼厂大门后的林荫大道,右边是宣传栏。</p> <p> 在电化冶炼厂成立八十年后,一个阴雨连绵的中秋佳节我来到了位于綦江三江镇的电化冶炼厂,欲寻找前辈们当年生活的足迹。他们有的学业有成从海外归来,以产业报国之志来到偏居一隅的抗战后方——綦江三江;有的刚从大学毕业分配到此工作。他们人生、工作、事业的起点从电化冶炼厂开始,为他们今后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也为他们事业、学术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p> </p> <p> 这些专家们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不幸的是他们他们出生、求学、工作在烽烟四起的辛亥革命前后或国破家亡的抗战时期 ;4 九 年后又历经每次政 治 运动的磨难,有的还失去了宝贵生命。幸运的是他们即使在军阀割据、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大多数考上庚子赔款或公派留学;闻 革后得到了d 和 国 家的重用,成了各自专业领域的专家。</p><p> 这里(下图上)应该是曾经的车队,停车位下还有方便维修的地沟。破旧废弃的车间(下图下)堆满了垃圾。</p> <p> 我徘徊在冶炼厂厂区,欲探寻是否有建厂初期留下的建筑痕迹。这一楼一底的厂办公大楼曾是《恍若少年时光》拍摄地。它是不是建厂时期的建筑呢?我不得而知,在它旁边还有一个防空洞。</p> <p> 这是冶炼厂的工人俱乐部,应该是八、九十年代修的,而今已弃用封闭。重冶老年体协的牌子居然还挂着。</p> <p> 冶炼厂和铁路线在綦江河边上,再往上爬就是职工宿舍。老的职工住房还在,问了一下这些聊天的老人,他们也不清楚是否是解放前的房子。产业工人曾经的社会地位极高,有句口号:“工人阶级领导一切”无不说明了这些。有本事、有门道的早已离开这里,到城市购房居住了,也有少部分留守在此的。</p> <p> 和主城一些老旧小区一样,D的关怀也照耀到冶炼厂的家属区,老房屋顶改造,周边道路硬化刚刚实施完毕。这种温暖百姓的事情,从上到下是大家都愿意并乐于做的。我上班经过的白马凼老旧小区旧城改造。在去看赔付多少拆迁费时,一个阿姨痛心告诉我,外墙整治,路面铺渗水砖,新安装的健身器材太可惜了,才搞好不到三个月又拆了。今年夏天回双碑帮父母接水管,路过楼下收废品店,很好的不锈钢栏杆堆了许多,老板自言自语说:“社区今年又提档升级,好好的不锈钢栏杆叫我们拆了,又安装新的,其实我们都不希望这样,中 果还有很多人吃不起饭,上不起学”。</p><p> 冶炼厂当然也有八、九十年代修的好一点的职工宿舍,那也是工人阶级经济条件最好的几年。但好景不长,随着改革的春风,除了垄断和特大型企业,国企大多数没落了。</p><p><br></p> <p> 徜徉在三江老街,与八十年前相比,只是街两边的房屋重建了,路面翻新了。位置、地形地貌基本没有改变。我想当时那些专家们也风华正茂,工作之余肯定也常来这里赶场或在街上餐馆里三五好友小聚一番。走在老街上,偶尔还看见没有重建的夹璧老屋,仿佛中又看见昔日他们穿梭的背影,听见他们爽朗的笑声。</p> <p> 曾经美丽的家园,美丽的三江。就如这幅画面表现的一样:清澈的綦江河水蜿蜒流淌,綦河岸边就是我们的厂区和宿舍,青翠的树木🌲点缀其间,奔驰的列车🚄呼啸而过,是否也引领我们奔向幸福生活。然而这一切随着企业的破产,也如同这幅撕破的画一样破裂了。</p> <p> 重庆电化冶炼厂终究会随社会的发展退出历史舞台,也逐渐会被世人所遗忘。可那些为抗战胜利,同时也为新中国冶金工业作出重大贡献的专家们,如同綦河水一样奔腾不息、亘古长流,将永驻我们的心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