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痴绝处 无梦到徽州 皖南行之二

汝德

<p>  暮春时节,曾与好友初探皖南,游兴末竟。初秋时分,再赴徽州,以了宿愿。为避免因游类似景点而产生审美疲劳,这次旅程专探土、特、新的小众景点,摘编如下:</p><p> 一,阳产土楼。在皖南山区的群山之中,有一个与徽派建筑迥然不同的依山而筑的小山寨。由于山峻路险、交通不便,数百年来山民们只能就地取材,采周边青石铺路架挢,取红壤木材筑巢而居。流年之中形成了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质朴壮观的独特土楼群。</p> <p class="ql-block"> 远眺秋日土楼,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彩画。</p> <p>  层台耸翠</p> <p>  上出重霄</p> <p> 飞阁流丹</p> <p>  下临无地</p> <p>  万叶秋声里 千家落照时</p> <p>  疑似飞碟临古村,实为飞虫闯景头</p> <p>进入土楼群探访</p> <p>红土壤砌墙</p> <p>青石板铺路</p> <p>红花出墙迎远客</p> <p> 山村崎岖小路上的独行客</p> <p>  又到秋日丰收时</p> <p>  家家户户忙秋晒</p> <p>  镇上小店的悠闲老人</p> <p class="ql-block">  二,黄山脚下的《城堡酒店》及在皖南的上海茶林场基地。</p> <p>  酒店后山远摄,非航拍。</p> <p>  薄雾缭绕 ,秋日晨曦中的城堡酒店,不在欧洲某国,就在黄山脚下。</p> <p class="ql-block">  城堡酒店所在地是“上海黄山茶林场”场部,现在是上海小社区。沿街马路边墙上张贴着自上海解放后各个时期的图片,显示了当地居民强烈的上海情结。</p> <p class="ql-block">  远离故土的皖南小镇上,仍以“上海市”命名的招牌。</p> <p>  1969年为抢救国家财产而牺牲的十一位烈士,当时全是二十来岁的上海男女知青。五十多年过去了,怀念他们。</p> <p>  三,晥南川藏线。网上盛传的“晥南川藏线”线路众多,其实就是东起宁国青乡,西至泾县西阳县的省道、县道,精华路段120公里。其沿途散落众多徽派村镇,而山间路段更是蜿蜒曲折,既有晥南山水之精华,又有川藏公路之险美。我们依据宣城官网推荐的线路之一,结合自已的原定旅程,选择了本次行程:黄山出发→桃岭六道弯→水墨汀溪→月亮湾→宣城,全程一百多公里。</p> <p>  “ 晥南川藏线”沿途景色</p> <p>  风起云涌</p> <p>  山鸣谷应 </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野花不要采</p> <p class="ql-block">  桃岭六道弯:这是晥南川藏线中最险峻的一段,上下坡共二十公里,其众多弯道中,有的弯道拐弯时几乎合併成一条。</p> <p class="ql-block">  前面没有“诗和远方”:只有险道和急转弯。</p> <p> 桃岭六道弯盘山公路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  车况好、车技高,才敢上天路。</p> <p> 这里的山路十八弯</p> <p>  皖道难,难于上青天。</p> <p>  俯瞰山下 层层梯田</p> <p>  前面又是急转弯</p> <p class="ql-block">上下坡合一的弯道,两车无法在弯道处处交汇。</p> <p class="ql-block">  走最险的路,看最美的景。</p> <p>  云来山更佳</p> <p>  云去山如画</p> <p>  山无重数周遭碧</p> <p>  偶然临险地 不信在人间</p> <p> “水墨汀溪”曲折逶迤的溪底有二条並列的浅水道,大约有四公里多;一道供水上飘流,一道供车友们在鹅卵石形成的河床底作越野驾车。</p><p><br></p> <p class="ql-block">  “月亮湾”有众多的水上运动项目,还是电影拍摄基地。</p> <p>  皖南川藏线沿途的田园风光:静静伫立的老水牛和小白鹭。</p> <p class="ql-block">  四,马鞍山采石矶。矶:突兀于江边的巨石。采石矶绝壁临长江,水湍石奇,风景瑰丽,与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並称“长江三矶”,采石矶被誉为三矶之首。采石矶又是唐代诗仙李白终老之地,诗人曾多次登临吟诵。千百年来,名流才士,率多来此,或寻诗仙之遗韵,或发思古之幽情,文采风流,至今不绝。</p> <p>  景区外景</p> <p>  秋色初显</p> <p>  茅屋为秋风所拂</p> <p>  李白“醉酒捉月”之处</p> <p>  诗仙“ 骑鲸升天”之地</p> <p> 三元洞是采石矶五座天然石洞中最大的一座。宋米芾《画史》上就有记载,素为江南胜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  临江楼畔往西望:不尽长江滚滚来。</p> <p class="ql-block">   临江楼畔朝东眺:一江秋水往东流。</p> <p class="ql-block"> 后记:自明朝中叶后的三百多年,由皖南山区外出经商的徽商巨富们已占据了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他们将聚集的大量财富用于重建徽州老家,这些历代古建筑保留至今。晥南的山水自然景观、古村落的人文景观、厚重的文明传承,恰似一幅幅水墨巨制,令人“吾居之忘老,吾寓之忘归,吾游之忘倦,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一一一《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绝句。</p><p class="ql-block"> 有闲时,走一趟“晥南川藏线”,探一探屯溪、黎阳老街;游一游宏村、查济古村;攀一攀阳产土楼和采石矶;住一住文宛山庄、城堡酒店;品一品地道的徽派菜肴。寻秘那些渐行渐远的徽商足迹和晥南遗风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