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少年时代的美好记忆

文晓琴

<h3>一个月前,因我家老头背部疼痛难忍,在多个医院求医医治无效的情况下,同学老白介绍了富平县的马丽医院。十月七日来富平就医,没想到马丽医生双手摸了颈部后,准确地说是颈椎四、五、六有病变。<br>因为走时忘记拿原来拍的片子,但大概情况我是心中有数,我很惊讶他们的医术,用手摸的和拍片子惊人的一致。 <br> 为了便于治疗,就住下了,经过一个星期的治疗,老头的病情已有好转!难得双节过后的好天气,加上今天又是星期六、治疗完时间比较早,构起了要逛老县城的欲望!<br> 富平县老县城:说熟悉又陌生,60年代初,我来过几次,因为二哥当时在富平县人武部门工作,(二嫂在这坐月子)我只能星期六下午来,星期天就要坐火车回家。后来因为家里面有什么事,我充当了通信员的角色,来回耀县、富平之间跑。只记得下了火车要经过莲花池、稻田,远远看到高台上的老县城。</h3> <h3>稻田和莲花池快走完时,就看到老县城城下的这棵老槐树,经过这里上坡去县城,坡道上的路很有特色,都是把砖则起来修的,雨天既防水又防滑。</h3> <h3>这个路经过几百年,走在上面,好有苍桑感!</h3> <h3>小时候看到这个县政府,觉得这地方好神胜,是一般人不能进去的。在政府门外的东南角有很大一个灯光蓝球场。现在已不复存在,都盖了民房。</h3> <h3>这是武装部旧址,里面的房子都成了危房!这里是二哥工作的地方。也是我来富平的目的地,也算是熟悉的地方。</h3> <h3>这一排房子,我更觉得熟悉,因为来这里,如果晚上回不去,哥哥会安排我和段部长的俩个女儿住在她们家的坑上。哈哈😄还记得他们家的大儿子天天尿坑!<br> 今天来这里碰到一个在人武部旁边住的人,经他介绍,才知道这里曾是民国时期的粮库,(供养县城人)</h3> <h3>这是公安局旧址,在县政府的右边,因为老头的同事老爸原来是公安局长,听这里的老乡说王局长原来就住他家隔壁。说起来很亲切,我家老头给他说老局长还健在,老乡很高兴的说,没想到!</h3> <h3>这个建筑是在旧址上修复的,听说是朱元瞕那个年代修的</h3> <h3>因年代久远,墙体已及及可危,但上面的砖体雕刻仍栩栩如生。</h3> <h3>富平县藏书楼,位于富平县城关镇莲湖村老城街东段,始建于民国13年(1924年)两层砖混结构硬山庑殿顶建筑,坐北向南,东西面宽16.3米、通深7.7米,一层正中辟券门一处,上下两层前后檐及东面墙均辟券窗,自地表向上3.5米处墙体做叠涩出檐,灰陶筒瓦屋面,楼身南面一层檐下正中镶康有为书"图书馆"石刻字版。二层檐下复刻李因笃书"万卷书楼"石刻字版,条石基座。该藏书楼是富平民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类建筑,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科学研究价值。2004年8月30日被富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9日,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br> 保护范围:<br> A区:建筑本体<br> B区:A区外延30米</h3> <h3>这是通往杜村堡的东门,门楼早巳不存在,右手边是学校(习仲匀曾在此就读)听说右手边的民房是望湖楼。记得曾经和段部长一家人(部长是南京人)端个脸盆从东门下去湿地,涝湿地水里的贝克(我们当地人叫海八子)湿地还有絲萝,她们把涝回来的东西放盆里用清水冲洗,然后浸泡一个晩上,第二天就是一饨美味佳肴!从小不吃肉的我对此实在不敢相信这些东西还能吃,真是大开开眼界。</h3> <h3>富平县四景之一的北门外水流桥上桥下已成为历史,走在桥边已面目全非,看到两个老乡在交谈,随上前询问?一骑车人说水平时流桥下,洪水来了就从桥上流过去了!又说:我不是这达人,你问外,人家屋就在桥边上。这人还有些架子,爱答不理的说:你不知道就不要胡说,桥下流水,桥上一边有一条渠,渠水可以洨桥南和桥北的地。</h3> <h3>西门外一座宝塔。印象中的宝塔很神秘,当时想我们耀县城北也有一座宝塔。是不是每个县都有,后来听二嫂说唐塔、宋冢。参加工作后每次乘车回老家,都会经过塔旁,只是远远看看,今为近距离的接触塔,我和老头从县城北门下来走到东门,又从东门走到南门,然后从南门走到西门的塔下,在公交车上询问富平人富平的小吃,有个富平通特意推荐翟家的羊肉泡,因为馍没吃完,提上有点麻烦,给别人怕人闲气,看到前面一个环卫工人,特意给他说这个饼是我扮开的,没有咬,你可以渭狗或鸡,又顺便问上去看宝塔怎么走,他说我刚从上边下来,我去给你拿钥匙,你上去看,大钥匙开大门,小钥匙开塔门,要烧香的话,香在岸子底下。感谢老乡!让我这么近距离接触了宝塔,为了謝意,特此把香岸擦了一遍。看介绍才知道此塔为圣佛寺塔。</h3> <h3>富平的城门外已成为过往,但扎根在记忆深处的美景仍历历在目。记得小时候过年二哥都会给家带莲耦,母亲做的也非常好吃。大侄子回家要让他妈给他做(我婆做的萝卜切的片片子,筷子梭的眼眼子菜)也已成为侄子的名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