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警卫营五连

张泉华

<div><br></div> <h3><b>时光荏苒,岁月悠悠。</b></h3><h3><b>我离开南京军区司令部警卫营五连已经46载。警卫营</b><b style="color: inherit;">五连,是我17年军旅生涯中刻骨铭心的一站。</b><b style="color: inherit;">半个世纪来,我始终感恩五连,难忘</b><b>五连<span style="color: inherit;">,难忘</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战友</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span></b></h3>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div>2020年10月9日上午,南通市通州区、南京市和东台市的部分警卫营五连老战友,相约来到全国文明城市张家港,看望我们这些沙洲老兵。</div> 为什么当年五连战友分别时,五尺男儿的眼泪会把衣襟湿透?为什么今天战友重逢时,个个心潮澎湃,铁打汉子的抽泣会让肩膀颤抖? 因为我们:<br>——曾在大蜀山下警卫执勤,何俱寒暑风狂雨骤!<br>——曾在马汊河畔抗洪救灾,战天斗地争先恐后!<br><br> ——曾在青龙山上开荒种粮,不辱使命浃背汗流。<br>——曾在一个战壕摸爬滚打,同甘共苦承诺坚守! 因为我们:<div>曾在五连朝夕相处三五年,</div><div>同吃一锅饭,同唱一首歌!</div> 虽然分别久,几十年少联系,<div>但古稀之年的战友,久别重逢,</div><div>却仍能拥抱握手、一见如旧!</div> <b>10月9日上午,警卫营五连部分老战友相聚在张家港市锦丰•沙洲新城,首先集体参观沙洲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共同缅怀致敬革命先辈。</b>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张家港市境内于1941年2月2日成立了沙洲县抗日民主政府。<div>为更好地纪念沙洲县抗日民主政府在沙洲革命史上作出的重要贡献,缅怀革命先辈,教育激励后人,中共张家港市委、市政府于2011年11月8日修建落成了这座纪念馆。</div> 纪念馆以沙洲儿女抗日斗争史实为线索,分“中华怒火”、“国耻家恨”、“江抗东进”、“众志成城”、“浴血奋战”、“百折不饶”、“沙洲光复”和“名录”八个部分。 感谢合兴办事处派出的志愿者小鹿,为我们作了生动详细的讲解。 从南京赶来的五连老战友、师职退役军官缪关金感慨地说,我是张家港人,但过去对家乡在抗日战争时期这段革命历史知晓不多,今天参观,深受震撼和教育。<br> 战友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听讲解,观展览,重温历史, 缅怀先辈,不忘初心。<div>参观结束,战友们在纪念馆前留下难忘的瞬间。</div> <b>战友们齐聚在位于锦丰镇合兴区域的龙潭湾大酒店金潭厅座谈交流。</b><br> 受战友们委托,由我主持聚会交流。<div>战友们追忆当年在警卫营五连火热的军营生活,相互倾吐战友分别数十载的思念之情,回顾交流离别警卫营五连后的人生轨迹,相互分享人生经历、人生感悟和久别重逢的喜悦。</div> 来自南京的<b>缪关金</b>战友作了热情洋溢的交流,并介绍了杨吟托、刘大年、徐永斌等战友的情况。<br><br> 来自南通市通州区的<b>顾怀德</b>战友作交流,并介绍了陈金和、唐国华、陆友泉、许建、任如成等战友的情况。<br><br> 张家港籍战友<b>袁友德</b>作交流,并介绍了严山元、盛培元、黄其宝、刘金林、季仕贤、张泉华等五连战友的情况。同时还介绍了本次活动志愿者、特邀的八连战友聂永勤、七连战友唐祖平的情况。<br><br> 从东台赶来的<b>杨吟托</b>战友的交流发言,充满深情!<br>半个世纪岁月沧桑,曾在警卫营五连的战友们容颜都已改变,但战友情谊永远不会变! <b>缪关金</b><br>江苏省沙洲县(今张家港市)人,1969年12月入伍,曾任警卫营五连司务长,在五连加入党组织。<br>1976年5月调南京军区军政干校外训系工作(学校后更名为陆军高级步校、陆军指挥学院)。 <br>2007年在陆军指挥学院院务部副部长(技术6级)职位上退休。<br> <b>杨吟托</b><br>江苏省东台县(今东台市)人,1969年2月入伍,在卫一连加入党组织。<br>1973年6月在卫一连提干调任警卫营五连三排长。1976年1月起,先后在警卫营一连、营部、一连、营部、西村农场任职。<br>1988年11月在政治教导员岗位转业回原籍,在东台县(市)供电局(公司)任部门负责人,2011年8月退休。 <b>刘大年</b><br>1969年12月从南京市入伍,曾任警卫营五连班长、代理排长,在五连加入党组织。<br>1976年初退伍后,分配至江苏省农机公司工作。<br>20世纪90年代,公司转制后下海经商,创办江苏橡胶轮胎有限公司至今。 <b>徐永斌</b><br>江苏省南通县(现南通市通州区)人,1971年1月入伍,曾任五连炊事班班长,在五连加入党组织。<br>1975年7月底调离五连,先后在华东饭店三所、工程兵司令部机关食堂、军区司令部机关食堂工作。<br>1992年底就地转业,后在部队事业单位退休。 <b>顾怀德</b><br> 江苏省南通县(今南通市通州区)人,1971年1月入伍,曾在警卫营五连当过文书、班长,在五连加入党组织。<br>1976年3月退伍回原籍后,参加县工作队3年多,任村党支部书记13年,后调任镇多种经营指导站站长, 2011年按事业性质退休。现居家做后勤服务。<br> <b>陈金和</b><br>江苏省南通县(今南通市通州区)人,1971年1月入伍,曾在警卫营五连做过后勤、当过副班长,在五连加入党组织。<br>1975年3月退伍回原籍。先后担任小学代课老师、校办厂配剂师、县医药公司职工、管理人员。退休后创办2家私营药店。<br><br><br><br> <b>唐国华</b><br>江苏省南通县(今南通市通州区)人,1971年1月入伍。在警卫营五连当战士期间,充分发挥木匠特长,利用业余时间为全连干部战士制作人手一张折叠小板櫈,学习、看电影用途广,深受战友们喜爱。在五连加入党组织。<br>1975年3月退伍回原籍后,当过生产队长,干过木工老行当。现在开设了承接订制木制家具门市部。<br><br><br> <b>陆友泉</b><div>江苏省南通县(今南通市通州区)人,1971年1月入伍,曾在警卫营五连当过卫生员,后调到兄弟部队当卫生员。<br>1976年6月退伍回原籍后,曾在县卫生防疫站做过血防工作,干过个体贩海鲜,乡建筑工程队卫生员、施工分队长,个体牙科诊所等行当。现居家养老。<br><br><br></div> <b>许 建</b><br>江苏省南通县(今南通市通州区)人,1971年1月入伍,曾在警卫营五连当过副班长,在五连加入党组织。<br>1976年3月退伍回原籍后,从事过乡供销合作社双代店工作,当过村委会主任,干过镇城管队工作。现退休。 <b>任如成</b><br>江苏省南通县(今南通市通州区)人,1971年1月入伍,曾在警卫营五连当过副班长,警卫营新兵连班长,在五连加入党组织。<br>1976年3月退伍回原籍后,当过10年生产队会计,后学习掌握油漆技艺,走南闯北,不辞辛劳。现居家做后勤服务。 <b>袁友德</b><br>江苏省沙洲县(今张家港市)人,1969年12月入伍,曾在警卫营五连当过班长、代理排长,在五连加入党组识。<br> 1975年3月退伍回原籍。曾任村党支部书记等职。1989年后在镇国土部门工作, 2009年退休。<br> 严山元<br>江苏省沙洲县(今张家港市)人,1969年12月入伍,警卫营五连战士,在五连加入党组织。<br>1975年3月退伍回原籍后,考上大学,在中学担任体育教师,获评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现退休。<br><br><br> <b>盛培元</b><br>江苏省沙洲县(今张家港市)人,1969年12月入伍,警卫二营营部机械班战士,1972年10月调警卫营五连,曾任班长,在部队加入党组织。<br>1975年3月退伍回原籍后,先在市属企业工作,后创办自己的企业为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br><br><br> <b>黄其宝</b><br>江苏省沙洲县(今张家港市)人,1969年12月入伍,警卫营五连战士,在五连加入党组织。<br>1975年3月退伍回原籍,曾任村委会主任等职。现退休。<br><br> <b>刘金林</b><br>江苏省沙洲县(今张家港市)人,1969年12月入伍,警卫营五连战士,在部队加入党组织。<br>1975年3月退伍回原籍。曾任村党支部书记、镇用电站站长等职。现退休。 <b>季仕贤</b><br>江苏省沙洲县(今张家港市)人,1969年12月入伍,警卫营五连战士,在五连加入党组织。1975年3月退伍回原籍后,一直在工业战线拼搏,后创办自己的企业为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现退休。 <b>张泉华</b><br>江苏省沙洲县(今张家港市)人,1969年12月入伍,曾在警卫营五连当班长、入党、提干。<br>1974年8月起先后在警卫营八连、六连、营部、一连、军区司令部管理局、军区防化仓库任职。<br>1987年1月在政治教导员职位转业回原籍,先后在乡党委、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人大常委会任职。曾任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退休后曾任市法制工作研究会秘书长、沙上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br> 上面的照片,是2019年10月19日,我们警卫营张家港籍部分老战友,为纪念入伍50周年组织的重返军营活动中,原五连连长徐广军、副连长皇甫世成等13位五连战友和营部书记陆根才,重返当年连队在青龙山驻地的合影。<div><br></div> <div>这是我与当年的五连连长徐广军(左)在青龙山驻地旧址的合影。</div> 这是我们与当年的皇甫副连长(左三)在青龙山驻地旧址合影留念。左起袁友德、缪关金、皇甫世成、刘大年、张泉华、董长玉。<div><br></div> 一年前,我们警卫营张家港籍老战友重返军营,看望了当年新兵连和老兵连的首长,久别重逢,交流畅谈,合影留念。<div>正是这次重返军营,让我萌发了一个小心愿:如果能收集整理一份警卫营五连存续8年的大事记,分享给战友们抚今追昔,不忘初心,感恩军营,珍惜战友情,那该多有意义!<br></div> 2020年国庆节前夕,当我获悉警卫营五连南通通州籍和南京等地的战友,要来张家港看望我们这些沙洲老兵,其中还有不少分别46年未相逢的战友,顿时非常激动。。<div>心动不如行动。我立即以筹备这次战友相聚为契机,将采访、收集、回忆的资料,整理成《警卫营五连大事记》征求意见稿,发给建立微信联系的五连战友们。</div><div>同时,为进一步完善大事记,我还收集整理了《警卫营五连历年入伍新战士的籍贯》的资料,发给多个警卫营战友群征求意见。<br></div> 2<br> <h3>《警卫营五连大事记》和《警卫营五连历年入伍新战士的籍贯》征求意见稿发出后,得到了数十位战友的热情鼓励和反馈建议。</h3> 我要特别感谢原五连战友<b>缪关金、杨吟托、袁友德、顾怀德、徐永斌、邵宝林、刘大年、刘建新、董长玉、朱远垠、许光、徐洪兰、严山元、盛培元、季士贤、刘金林、陈金和</b>,原营部战友<b>陆根才、孙仲民、朱元进</b>,原八连战友<b>开明德</b>等给予的热情关注和真诚支持。 <b>南京军区司令部警卫营五连,前身为南京军区司令部警卫第二营一连。1968年2月组建,1976年1月撤销。存续8年整。</b> ★1968年2月,南京军区为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光辉“五七指示”,同时为增强南京军区机关警卫力量,经中央军委批准,组建了南京军区司令部警卫第二营,代号为南字560部队。原南京军区司令部警卫营的建制,更名为南京军区司令部警卫第一营,代号仍为南字329部队。新组建的警卫二营建制,设营部和4个连队,一连代号31分队,二连代号32分队,三连代号33分队,四连代号34分队。营部驻南京市下关区盐仓桥大街22号。营连的干部骨干,主要从原南京军区司令部警卫营选调,战士征兵补充。<div><br>★1968年2月,新组建的警卫二营一连驻南京市江心沙洲八卦洲,执行军农生产和军事训练任务。</div> ★1969年春,警卫二营营部移驻南京市浦口区盘城公社伏庄。<br><br><div>★1969年春,警卫二营一连移驻安徽省合肥市大蜀山,担负南京军区司政五七干校的警卫执勤与军农生产任务,派一个班留守八卦洲。</div> ★1970年初,警卫二营一连八卦洲留守班移驻大蜀山归建。<div>全连继续驻安徽省合肥市大蜀山,担负南京军区司政五七干校的警卫执勤与军农生产任务。</div> <i>(1970年8月,1969年12月入伍的沙洲籍战友<b>缪关金</b>/左、<b>周荣高</b>/右,在大蜀山留影。感谢缪关金战友提供照片。)</i> ★1971年1月,警卫二营一连移驻位于南京市浦口区盘城公社的马汊河农场,执行军农生产和军事训练任务。<br><br> ★1971年夏,警卫二营一连参加马汊河农场抗洪抢险战斗。<div>警卫二营营部、三连、四连和防化团等兄弟部队,一同参加了 这次抗洪抢险战斗。</div><div><br></div><div><i>(上图:《军农新歌》脚本之一。1972年4月,警卫二营业余宣传队创作排练了《军农新歌》小歌舞,参加南京军区司令部直属政治部组织的文艺汇演,因节目真实反映了指战员抗洪抢险、征服洪水、勇夺秋粮、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受到直政鞠副主任的重点表扬,并将此节目选为司直系统宣传队演出节目之一,参加了南京军区文艺汇演。营宣传队有队长<b>张泉华,</b>队员<b>陈官祥、赵健、季长林、沈林冲、开明德、张福生、李国庆、杨文广、顾雪冲、储开准</b>等20名战友。特别感谢<b>沈林冲</b>战友近期重新回忆整理歌谱、并准备演唱录制!)</i></div> ★1972年,警卫二营一连继续在马汊河执行军农生产和军事训练任务。<div><br></div><div>★1972年10月初,南京军区司令部警卫一营、警卫二营合并,整编成新的警卫营,代号南字329部队。原一营一、二、三、四连的建制不变,原二营一、二、三、四连的建制序列调整为五、六、七、八连,再加江苏省军区划入的卫一连、卫二连,新的警卫营设营部和10个连队。<br></div><div><br></div><div>★1972年10月初,警卫二营一连改为警卫营五连,代号南字329部队90分队。<br><br></div> ★1972年10月初,警卫营五连派出一个先行班,奔赴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的青龙山,执行搭建简易营房、协助开辟简易道路等打前站的任务。临行前,警卫营政委<b>蔡学松</b>亲自为先行班作动员。<i>(上图是部分先行班战友照片:<b>左起班长张泉华、副班长缪关金、战士严三元、周荣高、唐国华</b>。)</i><br><br><div>★1972年11月底,警卫营五连移驻青龙山,入住简易营房,执行军农生产和军事训练任务。</div> <div>★1973年,警卫营五连驻青龙山,执行种植地瓜高粱军农生产任务和军事训练任务。<br></div><br> ★1973年5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南京军区司令员<b>许世友</b>,在南京军区副司令员<b>肖永银</b>、警卫营营长<b>张必华</b>、政委<b>蔡学松</b>陪同下,赴警卫营五连驻地青龙山视察,并与五连指战员合影留念。<br><br> ★1973年秋,警卫营五连艰苦创业,团结奋战,并在兄弟部队的大力支持下,青龙山千余亩山地当年开荒、当年种植首战告捷,地瓜、高粱喜获丰收。<div><br></div><div>★上图是<b>许世友司令员</b>在视察青龙山时,走进丰收在望的高粱地留影。</div> <br>★1973年11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南京军区司令员<b>许世友,</b>在南京军区副司令员<b>肖永银</b>等首长陪同下,再赴青龙山视察秋收。<i>(前排女战士为警卫营五连技术员<b>徐洪兰</b>)</i> ★<b>许世友</b>司令员用左手捧十九斤半、右手捧十八斤半的大地瓜拍照纪念。这是许司令员同年12月调任广州军区司令员之前,最后一次视察青龙山。 <i>(1973年青龙山农场地瓜、高粱喜获丰收,离不开警卫营营部和各连指战员的机动支援!离不开军区司令机关和直属部队的突击援助!上图为警卫营营部干部在青龙山参加收获地瓜时的合影!感谢提供照片的<b>陆根才</b>战友/后排左1。)</i> ★1973年夏秋之间,南京军区政治部组织电影制片厂摄制组,多次赴青龙山五连,跟踪拍摄地瓜、高粱的生长管理与收获的电影纪录片。<i>(电影厂家待考证。)(上图是五连战友收获地瓜的纪录片剧照,左一<b>张泉华</b>、右一<b>沈敏辉</b>)</i>。 <i>(1973年秋,警卫营五连文书<b>顾怀德</b>与技术员小张,受连首长指派,赴上海参加电影纪录片解说词的写作,并见证过这部纪录电影。)</i> <i>(感谢警卫营五连技术员<b>徐洪兰</b>战友提供的珍贵史料)</i> ★1974年,警卫营五连继续驻防青龙山,执行军农生产和军事训练任务。 ★1975年,警卫营五连继续驻防青龙山,执行军农生产和军事训练任务。 ★1976年1月,南京军区司令部警卫营五连建制撤销。<div>★1976年1月至5月,干部战士分别调往兄弟部队任职或作转业、退伍安排。 </div> <b>【附录1】</b><br>★南京军区于1955年由原华东军区改编,至2016年撤销,历时61年。南京军区司令部警卫营建制称谓历时61年,其中1968年2月至1972年10月初,建制分为警卫一营、二营的时期达4年零8个月。<br><b>【附录2】</b><br><div>★2002年,警卫营因成立以来数十年无政治事故,被中央军委荣记集体一等功。<br><br></div> <b>【附录3】</b><div>★警卫营五连(原警卫二营一连)<br>历 任 连 长:<b>张必华 朱臣发 徐广军</b><br>历任指导员:<b>祝培真 陆金环 张云锁</b><br></div><div><i>(上图为<b>徐广军</b>连长,任职时间1971.1至1976.1)</i></div> <b>【附录4】<br></b><div>★<b>《南京军区司令部警卫营五连历年入伍新战士籍贯》</b><br></div> 这次警卫营部分五连老战友相聚张家港的活动获得圆满成功,得益于各位老战友的浓浓战友情,得益于各位老战友的积极参与和鼎力支持。<br>感谢<b>缪关金</b>战友,热心组织在南京的五连老战友积极参与!感谢<b>杨吟托</b>老战友专程从东台乘大巴赶赴港城! 感谢<b>顾怀德</b>战友,精心组织在南通通州的五连老战友积极参与! 感谢在张家港的袁友德、季仕贤、刘金林、盛培元、严山元、黄其宝、聂永勤、唐祖平等战友贡献的智慧、辛劳和财力服务保障! 特别感谢特邀代表八连战友聂永勤(左)、七连战友唐祖平(右),主动请缨当好接待保障服务志愿者。 还要感谢各位警卫营老战友,对这次战友相聚张家港给予的热情关注与真诚祝福!特别是五连<b>许光</b>、<b>董长玉、周荣高</b>,六连<b>季满生</b>,八连<b>张长贵、开明德</b>,营部<b>朱元进</b>等战友,纷纷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表达祝贺祝福之意! 七连战友<b>沈林冲</b>,还特意录制了一段祝贺祝福视频!<div><br></div><div><b>在此,再次一并表示深深的谢意!</b></div><div><b>恭祝各位老战友平安健康、心情舒畅,家庭幸福!</b></div> 感谢战友们的信任支持和委托,由我代表张家港的战友主持聚会交流,并交流了本人对军旅、连队、首长和战友<b>“感谢、感恩、感怀”</b>三句心里话。其中一段感怀,引起战友们共鸣,现予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