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亲情的怀念</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雷忠礼</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步入耄耋之年,不时地会思念起已故的父母亲和姐姐。感恩他们对我的教养和施爱功绩,及从他们的言行中吸取到的做人规矩。使我能堂堂正正的做人,勤勤垦垦的办事,尊重礼貌地待人。他们是曾疼爱我的亲人,也是我敬仰的长辈,更是我人生启示的偶像。下面我分别回忆述说一下三位亲人的真实情况,以能永记他们的音容笑貌和为人处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勤奋的父亲</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的父亲生在农家,长在农村,终生从事农耕工作,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农民。按宗族家谱排辈启名的章程,名为雷進贤。</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九岁时,他在先人的带领和指教下,学习农耕技术。由于他能吃苦和醒悟力强,很快就掌握了农耕中的整地丶播种丶管理丶收割丶打碾和储藏等技能和流程,步入成人时便成了农耕的行家里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他在家人的协助和扶帮下和借用家养的一头驴和一匹骡子为动力,耕种着分布在村外四处的近八十畝地。由于他辛勤的劳作和经管,农作物年年丰收。除上交公粮外,全家人的口粮供之有余,还可调一部分变为现金,购买家用物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农闲时间,他还用两匹牲口转卖煤碳,筹措家用资金。若遇粮食欠收年份,他又用架子车拉运本地出产的翁缸盆等粗瓷器产品,到需要的渭南和咸阳地区换取粮食,补充不足的口粮,确保家人衣食无犹。</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农业合作化时期,他担任社队的词养员。对牛驴骡马精心饲养,特别是夜间,他尊照马无夜草不肥的哲理,要为牲畜喂草拌料三到四次。白天午休,还要为它们饮水和喂青草,确保各类牲畜彪肥体壮,胜任农耕所需。在担任饲养员时期,多次受到各方的赞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他参加县上的水利工程修建时,一头扎在工地上,家里事不问不管。我在军校利用放署假回来结婚时,他仍忙在工地上没有回来,直到跃进渠工程修好才回到家。</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解放战争时期,他参加了乡政府组建的支前担架队,随西北野战军,怀着打到西安去,活捉胡宗南的口号西進。参加了著名的扶眉战役等多次战斗,从前线抢救伤员,运送至随军医院。西進部队挺進甘肃境内之后,新的支前队接替了他们的任务,才返回家乡,历时半年之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父亲也是一个苦命的人,他幼年丧母和中年丧妻,可以呵护自已的姐姐也离他而去。在生活的逆境中,他忍着痛苦,强打精神,向好的环境奔波。他对与他有同样遭遇的子女十分关怀,我们也倾心地依赖他。特别是我,白天跟随着父亲,晚上同他睡一个被窝。孩子们受了委曲,都喊妈来助威,唯独我呌大(爸)来解围,这证实了我对父爱的深情厚意。每年清明节父亲带我给已故的先人上坟时,本着一坟不烧二纸的规矩,先随宗族团队去老祖坟,而后再到自家坟中扫墓。把祖坟敬扫之后,父亲才领我到安葬在王窑村南的奶奶丶雷村樑上的姑姑和故现村南哇的母亲坟墓前祭扫。那时,我年小,往返七八里的路程,十在支持不下来。但上坟的油拌绿白凉面供品吸引着我,为了吃到所剩供品凉面,还是坚持下来了。清明祭祖,自我懂事至我参军,年年如此,约有十多年。 一九五六年春节,我参军远离家乡。每年清明节,姐夫替我为母亲上坟,一直到他寿终。他的两个儿子师印和师龙继承了姐夫的作法,年年如此,至今延续了六十多年。对姐夫和两个外甥替我为母亲清明扫墓的举动,我和姐姐十分感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在父亲身上我学到了他的敬业精神,他无论承担什么事,都能忠于职守,全神贯注地办理,在时限到达和任务完成之后,並获得上级和承办单位认可,才扯离回家。</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同家人也很孝敬父亲,在外地时常写信问好,也多次回家探望。一九六六年我探家时,还特意领着父亲到西安游玩了一周。转业到西安后,请父亲来家里三次,每次一个多月,家人热情关怀,做可口饭,制作新衣,游玩景区,洗脚闲聊,父亲都很满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人无像花为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父亲雷進贤</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长女月英丶长子忠礼和外孙女师琴在西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重孙帅帅在西电中学初二就读</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儿子在军队工作二十八年转业西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正义的母亲</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母亲于上世纪一十年代中期,出生于雷村堡子李氏门弟,因已有了姐姐和哥哥,她便排行老三,取名为李秋菊。在她还未过岁时,舅舅因婚后多年沒有生养,便抱养她为女。她進入舅家的门后,鸿运大展,没有几年,就有了弟弟和妹妹,全家人高兴极了。舅舅和舅妈一生具有四子三女,加上她共有子女八个,实为人丁兴旺。舅家在故现村南场居住,为罗氏家族,她便改姓为罗秋菊。</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舅舅一家人对她特别好,在她成长的过程中,倾心教养,使她学会和精通了农家女性应有的各种本领。成家后,她会自做农家所食用的各种饭莱,缝制春夏秋冬所需的衣物鞋帽,是一位心灵手巧的农家主妇。我长大后,看到过母亲为父亲做的夏季穿用的坎架,从式样上看既凉快合体,从活路上看缝制精细,可同现时商品匹美。</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母亲生养了姐姐和我,她对子女的教养期望值很高,希望孩子成人后有出息,能干一番大事情。据老人讲,她为我取名时,是听到学生朗诵"总理,总理,发明三民主义,创造中华民国。"的课文后启的,虽然她不理解这段课文的含义,但她听出了这是个大人物,是干大事情的人,便于听到的同音为我启了名字。因此,我沒有小名,也没有官名,母亲启的雷忠礼这个名字已喊了八十多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母亲在农村也萛是一个能人巧妇,近三十多年来,在两个娘家和婆家的呵护下,风平浪净的过着农家的舒心曰子。没想到在做好早饭,寻找家人吃饭时,听到诬陷自已的恶言时极为气愤,回家痛哭之后,让姐姐领着我去玩,自已哭喊着“丢不下的娃呀",便跳窖(投井)自尽,结束了自已年轻的生命,以此证实个人的青白。造成了姐姐同我幼年丧母的悲剧。 她走的很突然,亲戚村临也沒有想到。安葬她时借用的是三婆的寿衣和棺木。在我和姐姐失去母亲之后,是父亲呵护着我们,姐姐大我五岁,也时刻保护着我。在我六七岁时,受了一次委曲,哭喊着跑到母亲的墓前跪哭了好长时间。成人之后,知道母亲名呌秋菊和外爷在她陵墓上裁种的迎春花时,在初春迎春花盛开和秋天菊花相争斗艳的时节,便会思念已故的慈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母亲离世时我还不到两岁,姐姐比我大五岁,我们还是孩子,不懂世事。家里为母亲办丧事,我只是拉着水担玩,肚子饿了才哭呌妈妈要吃奶。每当这时,亲戚村临落淚连惜我和姐姐幼年失去母亲的痛苦。七十多年后的二零一一年春天,果园浇水时,母亲的陵墓塌陷,我约同姐姐一起整修了母亲的陵墓,並设宴招待了参于整修陵墓的亲友及乡临。这是我姐弟二人第一次在母亲墓前祭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对母亲寻短见的事,我既同情又惋惜。在旧社会女性话语权少,有怨无处申辩,只能自选绝路。虽说母亲有两个娘家,李姓娘家人亲门不亲,罗姓娘家门亲人不亲,加之丈夫又不在身边,无处喊冤诉苦,商讨对策,便采取了自尽方式申张正义。我懂事后,从正反两个方面接受了母亲的教训,遇事要刚强,理事要有方,相斗讲策略,定要知真象的理念,处理误解和矛盾。</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在履职四十三年中,受到诬告六次,在争辩和处理过程中,我向调查人员掀过桌子;质疑过反映不实的工作组;拟文批驳过不实的调查材料;当面对有失误的领导提过意见;只陈述请况,拒写检讨等,这些举动,使我获得了两次上级党委常委集体谈话(现在叫约谈),两次扯销晋升调令和一次挂职(三年多),並获取了抗上分子的美名。如一九七六年,整治修楼堂舘所和请客送礼,边防营列为纠正之列,凍结了三十多万的流动资金,迫使戍边工作举步艰辛。经多次磋商,历经两年多,才真象大白。解冻了帐号恢复了工作常态。一九八七年厂里发生火災时,我已离职学习。公安机关承办火灾事故处理时的人员,不尊循现场勘查“人为纵火"的结论,立案侦察。而是保纵火犯及相关责任人,並私自运用检察院的职权,追究厂领导的罪责。经过近五年的上访,才纠偏归正。把一个好端端的工厂给毁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六次诬告虽已纠偏归正,但工作受到了干挠和损失,设及人员也受到了牽连。但欣喜的是扶正压斜了,正能量战胜了负面干挠。在我履职的时期,借鉴母亲理事的失误和教训。按毛主席"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的斗争精神理事待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人无像花为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母亲罗秋菊</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二零一一年姐弟与母亲阴阳相隔七十多年后,在祭修母亲陵墓时相聚。</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是儿子在军队服役时的工作照</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外孙师印接替父亲为外婆清明扫墓六十多年</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善良的姐姐</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一九三四年农历五月二十八日,姐姐出生于白水县故现西村(也呌后村)的农耕之家,长辈给她取名为雷月英。在这个生她养她的家中,度过了她的幼童和少年时代。前七年,在父母的关怀和呵护下,心情愉悦地健康成长。后九年,因母亲离世,生存环境巨变。虽然仍有父亲的关照,但父亲的主要精力是忙于家人的生计,对她只能是粗放性的管教。她在家中,既缺失了母受,又失去了学习女性在农家庭院需具有的技能的好老师。本应她可以成为像母亲一样的农家巧妇,但因天天干着扫地擦桌子和烧火洗锅碗及邀鸡关后门的杂活,与她上下相差一两岁的東娃姑和样需姑相比,她便归属咄笨人之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九年的艰苦岁月,她只能自已疼爱自已,晚上孤独一人住在一个空当的屋里,很少有人问寒啸暖。有时累了,就躺在烧炕的柴禾中入睡。在她八九岁时村西城门外演皮影,戲完之后沒见她回来,我便跟父亲去找她,发现她已熟睡在残断的墙壁上面,父亲眼含淚水抱着她回到了家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七年在父母呵护下的幸福童年,证实了电影挿曲中所唱《世上只有妈妈好》的真谛。九年的艰辛,磨练了她自身奋斗生存的能力。</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姐姐快到临近婚令的时节,按父亲地方要好,家风要正,年令相仿的意愿,经姐夫姑姑的介绍,便与姐夫订了婚。姐夫家原是一个官宦人家和书香门弟,因家庭纠纷逐步败落,轮落为一个农耕之家。姐夫的父亲在国民党军队当付官,常同高层人物打交道,姐夫的母亲曾多次带着他和第弟榆郎到部队探望父亲,我还看到过他们照的四人全家福。后因家事,父亲与家人断交,並玩起了失踪。至今妙无音信,是抗战时期八百壮士投了黄河,还是跟老蒋去了台湾,或者隐姓埋名定居榆林,谁也不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从家中修盖观看,确系败落的富豪人家,庄基宽约四间,上位为两孔大砖窑洞,内院两侧各盖两间协房,中位有两孔砖彻的走路窑,窑南为正房,入户门紧临东介墙,並盖有门房,在正房和门房之间,盖有東西厢房,是名符其实的富裕人家的宅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一九五零年姐姐出嫁,婆家是蒲城县庆兴北埝村。结婚时要走大路,而大路的中段三里路程,只是夏秋收割时拉运农作物时使用,平时杂草苁生,无人行走。为了让接親和送親的人車顺利通行,双方还特意请村临帮忙整修了这段路。成婚那天,在乐队引领下,花轿丶迎亲人员和送亲车队,平安的把姐姐送到婆家。</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婆婆是富豪人家的闺绣,身材修长,干活朴实,理事有方。独自一人,操持家务,养大了两个儿子。姐姐溶入这个家庭后,婆婆从内心喜欢,把她当女儿看待。手把手的教她学习做各种饭食和缝制衣衫。婆婆知道姐姐在娘家的处境,不让她回娘家,有要事需回,也不让过夜,保护她从此不再受委曲。婆婆爱她似亲生女,她敬婆婆像亲生母亲。两人同上灶做饭,一起纺线织布,共同缝制家人穿用的衣衫。婆媳二人齐心协力,为家人奋斗几十年,直至婆婆俞越八旬和四世同堂,自已才挑起了理家的责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姐姐同姐夫和睦相处一生,从不吵架闹事。姐夫喜爱喝浓茶,每天早晨在姐夫起床时,姐姐就把熬好的茶水放在了姐夫面前。姐姐体弱,每到农忙时,姐夫就提前领着姐姐到诊所打营养吊针,确保她的体质能适应负重劳作的需求。</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姐姐一生养育了六个子女,她对孩子培养有方,付爱有度,一视同仁。把女婿当儿子看待,把媳妇似为女儿。所以,儿子和媳妇,女儿和女婿对她都很孝敬。他们一家人和睦相处,充分体现了家合万事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姐姐同亲戚朋友和临里街房,相处的也十分好。不惹事生非,息事宁人,尊老爱幼,和谐相处。村里人和亲友都认定姐姐是个老实人和公道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姐姐同她婆婆一样,也享受到了四世同堂的乐趣。二零一八年元月一曰,姐姐以八十五岁的高令,走完了她人生的历程,告别了她爱的人和爱她的人,驾鹤西去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姐姐的为人处事中,我学到了要爱身边的人,为他们办事,只求奉献,不索取回报,让身边人和睦相处,让社会和谐发展</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姐姐出嫁后,溶入了一个和睦的家庭,日子过的虽然贫穷,但心齐互敬,艰苦奋斗,曰子逐年向好的方向发展。人口也随之增加,败落之家也处处生辉,卖房度曰的空汤院落,也逐步添了新居。而今宽敞的院落修整一新,烟火熏了几代人的黑窑洞刷新了,纳门也盖起了楼板房,入户门由可进出人员和推自行車出進小的门,已变为可开汽車出入的大门。庭院有花池,可养花种莱,美化了生存环境,也改善了生活。姐姐在四世同堂晚年。也享受了新建家园的乐趣。而今自家的后生,兴高采烈的肩负着农耕丶运输丶环卫丶果业丶家政丶民企等职业,奋战在白水五龙山之下和蒲城洛河之滨的家乡,造福人民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我十分羡慕姐姐的美好家庭和明世理的子孙后代。姐姐也会在九泉之下安息!</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姐姐雷月英</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姐姐同姐夫帮子女带小孩</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姐弟在西安聚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同娘家姪女在一起</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拟文选图</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雷忠礼</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编辑制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雷晓军</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图像提供</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李师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段平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二零二零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十月中旬</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