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7日,费县城市书房揭牌暨鄪国古城园林示范区开放仪式举行,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调研员王兰峰,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段晓莉,县人大副主任杨东霞、县政协副主席英静玲出席活动。<div> 据了解,鄪国古城项目总占地2600余亩,总投资约60亿元,以鄪文化为主体,融孝文化、名人文化、书法文化、民俗文化等为一体,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于一体的蒙山下的鄪文化旅游目的地。在匠人打造下,鄪国古城呈现了烟柳画桥,风帘翠幕,画舫楼阁,桂月吴钩,移步异景的江南园林画境。</div> 费县城市书房落户鄪国古城,将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良的阅读环境,进一步丰富群众的日常文化生活,传承费县悠久的历史文化,成为费县学习国学文化的重要基地。费县城市书房的启动,是我县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有益尝试,对于提升文化品位、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br> <h1> <b><font color="#ed2308">鄪国古城项目简介</font></b></h1> 鄪国古城项目位于“中华奇石之城”、“世界长寿之乡”的山东省费县,由费县伟光汇通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项目总占地2600余亩,总投资50亿元,计划分三期建设。 一期古城核心区占地940亩,是古城历史文化、民俗特色、餐饮美食、休闲度假的集中展示区。规模宏大的季文子府以恢弘的气势、深厚的文化展示、精彩的实景表演,再现一段风云激荡的历史,展现鲁国三桓之首,季氏一族八代六上卿的历史传奇;乾隆行宫以万松山乾隆行宫遗址为依据,是一个集演艺、美食、客房为一体的文化中心;费城老街按照老城四门、八街、四巷的古城格局规划建设,重现1400多年的老城风韵;二期皇家苑囿区占地1300亩,建设大型田园观光区、传统农耕旅游区等,打造都市心灵休憩地;三期古城配套居住养生区占地400 余亩,建设古色古香的传统民居,以良好的环境和配套打造与“巴马”齐名的寿养圣地,形成“寿养费县”的文化新名片。<br> 项目建成后,将与天蒙山等景区相互依托,形成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的有机融合,填补城区旅游空心化格局,同时将依托其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成为山东省内西邻曲阜三孔、北接五岳泰山、东连青岛海岸的旅游新品牌、新亮点。<br> <b>开场锣鼓表演</b> <b>舞狮表演</b> <b>旗袍队表演</b> <b>活动主持人</b> <b>项目开发经理致辞</b> <b>费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段晓莉讲话</b> <b> 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调研员王兰峰讲话</b> <b> 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调研员王兰峰和费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段晓莉为城市书房揭牌</b> <b>仪式结束后,大家进院参观。</b> <h1><b>活动现场有模特给活动捧场</b></h1> <h1><b>附:(一)山东临沂有个费县</b></h1> 临沂有个费县,几千年的历史却不被人熟知。<br> 在临沂,有个费县,位于山东中南部,这个大家并不熟知的县城,是临沂的卫星城、后花园、水源地、更是能源基地以及科教重地。说到这,或许你还是不了解这个地方有何特殊,费县更是世界长寿之乡、中国奇石之都,书法家颜真卿故里、《沂蒙山小调》诞生地、抗战时期著名的大青山突围战纪念地……<br> 位于沂蒙山区的费县,经历了哪些我们不曾了解的岁月。<br> 历史悠久的费县,上古为东夷之地,春秋称费邑,战国改鄪国,西汉才始为费县,素称“圣人化行之邦、贤人钟毓之地”。<br> 鄪国,这个词你知道读什么吗?读bi,四声。<br> 于是,在费县,将有一座“鄪国古城”在这片沃土上成长起来,按着历史的痕迹和脉络,重新上演曾经那几千年的历史……现在的鄪国古城,还是图纸上的摸样,一砖一瓦也只是脑海中的模型,只是,用不了多久,我们便可看见这个占地460余亩的鄪国文化园区。<br> 鄪国故城遗址,挖掘出春秋战国时期古物。<br> 这“鄪国古城”并非空穴来风,其实它是有真正遗址。便是在费县城西北10公里处的上冶镇南,浚河西岸,北毕国村。<br> 鄪国故城遗址呈长方形,规模宏大,南北长2公里,东西宽1公里,周长6公里,面积约234平方公里。从残存的仅有的故城城郭规模来看,“季友”那时拥有大量私田和大量拥护他的民众,也让我们深信史书中讲述他拥有7000多人的私家武装,其力量甚至可以匹敌鲁国国君的说法所言不虚。这座古城原是一个古老的东方姬姓封国的国都。<br> “季友”又是谁呢?<br> 春秋鲁桓公季子,即鲁桓公最小的儿子,名友,号成季,故称季友。<br> 在这片遗址上随处可找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花纹砖、瓦、陶豆柄等一些当时时代的物件;远处突兀出现的古城墙,安静的存在着,与那田间生长着的作物,竟也完美地融合成一个世界,尽管它们隔着几年前的时光……<br> 这座曾经煞是宏伟的城池,与今日的我们看来,只剩下断壁残垣;但却又是因为这些物件和残垣的存在,曾壮观一时的城郭,也曾拥有车水马龙的市井繁华,也曾是鄪国百姓安居乐业之处。<br> 你所不知道的费县,是一个了不起的地方<br> 费县虽是个县城,但却环境优美,北望蒙山,奇石纵横;南为丘陵,许家崖水库坐落其中,与发源于费县的涑河并行穿过临沂,最终汇入沂河。<br> 费县境内有蒙山,古称东蒙。呈西北-东南走向,绵延120余公里,总面积1125平方公里。有蒙山第二高峰玉柱峰、第三高峰望海楼。被称为"岱宗之亚"、"神山"。蒙山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具有极高的疗养价值,费县的养生长寿圣地如此而来。<br> 费县更是一片红色土地,大青山胜利突围的旧址就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发芽。位于大青山主峰西麓山凹处的李行沟和梧桐沟,这里是突围的主战场。中国共青团中央将大青山革命纪念地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br> <h1> (<b>二)鄪国古城,带你走进美丽乡村西毕城 </b><br> 第一次听说毕城这个名字,还是在高中时,有个同学说他家是毕城的。当时就觉得这个名字很怪,既然称城 ,肯定就大有来处。有来头的地方,人也与众不同,我那同学名字叫贾中真,看见她,时常想起《红楼梦》中的那句话,"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br> 不久就学到《季氏将伐颛臾》一课,课下注释提到颛臾这个小国在现在的费县。我很吃惊:在几乎全国通用的教材中竟然提到了费县,可见费县历史的悠久。在文中有一句话"固而近于费",注释说"费"古音为bi(四声"),如何演变为现在的"fei"(四声),就值得深思了。<br> 于是百度,得知,费,原名作鄪(bi),为东夷古国。《太平寰宇记》载:费县,古国也。《春秋隐公元年》传曰:费伯帅师城郎,后为季氏之邑。《僖公元年》传曰:公赐季友汶阳之田及费。《论语》: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孔子为鲁司寇时,曾“堕三都”,费即其一。汉置费县,属东海郡,东汉属泰山郡,晋属琅琊国,宋为琅琊郡治。鲁僖公元年(前659)建,鲁僖公七年(前566年)开始筑城,光绪《费县志》载:“僖公元年,赐季友汶阳之田及费,如为季氏邑,襄公四年(《春秋•三传》记载为襄公七年—编者注)原城费,至春秋后有费国亦即此费也。汉因之置费县,属东海郡,后属泰山郡,晋属琅琊郡,刘汉因之,北魏太和间移治今费城,鄪城遂废。”<br> 由此可推测,“毕”“ 鄪”音同,大概鄪城废后,古城就称“毕城”,又因在费城的西北,故而称“西毕城”了。<br> 我在《能不忆"姜岚"》一文中提到,在大学笫一节普通话课中,姜岚老师问现在"费县"的"费",读fei还是bi。没想到外地人也知道这个小地方,着实令我惊讶。<br> 如今,县城里,县政府斜对面,有个商店的招牌就写着“鄪(bi)国……”,可见,对这段久远的历史,还是有人记得的。这是表现在面上的,一定有很多的人了解过去,并讲给小孩子听的,就像我的父亲一样,茶余饭后总是讲起费县的过去,我也是总听得津津有味。<br> 没有亲去,总是遗憾。什么时候去看看这古迹的今貌,成了挥之不去的心事。<br> 四月末,天燥热,我按捺不住渴盼的心,赶往西毕城。确实很近,开车,十几分钟就到了。<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