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崖石刻养文脉,校园古迹润英才

柳州市第十四中学

柳州的摩崖石刻众多,具有重要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马鞍山、鱼峰山、驾鹤山等地的摩崖石刻更是享负盛名。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十四中的校园内,也暗藏着历史悠久的摩崖石刻。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蚂拐岩上九曲洞摩崖石刻</h5> 十四中背靠蚂拐岩,九曲洞摩崖石刻便是留在蚂拐岩上,默默滋养一方土地。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石刻记文</h5> <p>  于1996年7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剿)平北三大功记”碑石刻,高l0米,宽2米,竖行,共908字,楷体,字体长宽均7厘米。标题镌:“(剿)平北三大功记 ”,落款:“万历六年 秋九月吉旦,赐进士第,刑部侍郎,前奉勒总督漕运兼提督军务兵部右侍郎兼督察院右佥部御史鹤楼张翀拜手书 ”。石刻上详述了朝廷派时任广西巡抚的吴文华镇压北三少数民族起义的经过。 在《 马平县志》 卷二古迹中也有提及此事:“石壁纪功, 在振柳营外, 上镌平蛮功绩。” </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石刻记文作者张翀画像</h5> 该记文作者为柳州人张翀, 刻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九月。 他曾以凛然大气与奸相严嵩斗争而被称为明代八贤之一。《(剿)平北三大功记》文学蕴味淳厚,张翀把一篇史性碑文 变成了有人物、有场面、有对话的演出,使吴文华的形象跃然 纸上,栩栩如生。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九曲洞民众避难所</h5> 蚂拐岩另有宝山之名,荣军路西二巷北出口处即为柳州人通常所说的宝山,而宝山社区也在西二巷内的山坡上,其后还有一个山洞连通九曲洞,但已被铁门锁住。此地抗战时期曾经作为民众避难所,由柳州防避会题名“九曲洞”。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柳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牌</h5> 自1996年柳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立“平北三大功记九曲洞摩崖石刻”文物标志牌以来,每年柳州市文物局都会到我校查看摩崖石刻保护情况。 <p>  九曲洞摩崖石刻是前人留下的历史瑰宝,记载了吴文华英勇平北三的光辉事迹,也留下了撰者张翀一心为民、文采斐然的经典文章,润养十四中一方土地。如今的十四中人不畏艰难,积极探索生本课改之路,开发校本课程,打造街舞啦啦操等品牌课程,实现了一所草根学校的蜕变。今后,十四中人更当铭记历史,传承前人英勇创业、以文守业的精神,培育英才,创造属于十四中的丰功伟绩!</p> <p> 总编:杨 矗、黄 庆</p><p> 编审:刘倬丽</p><p> 图片:柳州市文物局</p><p> 制作:黄唯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