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十月十七日,秋高气爽,同学亚建开车带着我们几位同学去阿城境内的松峰山游玩。</p> <p> 我们所在的动力距松峰山有80公里,7点多亚建开车向阿城方向沿着高速公路行驶,一个半小时后到达松峰山。</p> <p> 70岁以上的游人进景区免票,在松峰山景区门口他们三人都亮出了老年证,而我早上特意查看了的身份证却楞是在包里没找到,无奈只能对验证的工作人员说明实情。松峰山的工作人员还算通情达理,我们买了进山的游览车票后就让我们进去了。</p> <p> 松峰山导览图</p> <p> 景区游览车</p> <p> 从景区大门到山门有1.5公里,一路上坡,游览车开到松峰山山门前就停下了。</p><p> 在山门前留个影。</p> <p> 上山途中的景观之一:十二生肖祈福广场</p> <p> 上山的石阶栈道很宽,坡度平缓,沿途不时有供游客休息的椅子,感觉累了大家就停下来休息一会儿。</p> <p> 细心的庞世信为我们两位女同学准备了手杖,上山的时候特别借力,累了还可以柱着休息,谢谢啦。</p> <p> 长满青苔的巨石</p> <p> 石阶上的落叶</p> <p> 鹿饮泉</p> <p> 来这儿就是想看五花山,虽然来的时间稍晚了点儿,还是看到了红叶,真漂亮!</p> <p> 上镜的马东,总是美滋滋的。</p> <p> 晒经石</p><p><br></p> <p> 途中不少巨石上都刻有各种字体的文字,总是有一两个字认不出来,呵呵</p> <p> 在一处宽敞的平台上,我们请游客帮助来了一张合影。</p> <p> 又是一处景观:石室</p> <p> “神州无双地 塞北第一崕”。右边那个无字硬是没认出来,旁边的工作人员给出了答案。</p> <p> 路边的石猿,仔细看看,真的有点儿形似呢。</p> <p> 来到海云观,这儿左边是小南山,右边是太虚洞,距山顶棋盘山还有一步之遥。</p> <p> 小南山不高,一转眼大波就上去了,我也跟着爬了上去。</p> <p> 在这儿往山下望去,虽然己近秋末,远近山峦一片黄色,但那绿油油的松树,还有那仍留在树上的红红的枫叶,使得眼前的景色似一幅浓郁的秋日油画,别有一番意境!</p> <p> 虽说这儿距山顶只有一步之遥,但也有二三十米高,至少还要向上攀登六七十级很陡的木制栈道,那很陡的梯凳让我犹豫了,后来看庞世信和大波都上去了,而且梯登虽然很陡,但两边都有扶手,于是下决心,和马东亚建一起向山顶攀爬。</p> <p> 太虚洞,又称"仙人洞""穿心洞",大波穿过山洞,看到洞那边木制栈道上残留的前些天下的白雪,看来山上的气温真的很低。</p> <p> 我们拉着扶手,沿着木制栈道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往上攀爬,终于来到山顶!虽然这儿海拔只有500多公尺,但站在山顶那种"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油然而生,对我们这几位"70"后的人来说,敢于爬山並登顶成功,真的是太不简单太令人兴奋了</p> <p> 今天上山的游客不少,但如我等年龄的人几乎没有,一群"70后"成功登顶,必须留影纪念!</p> <p> 大波拍的全景图</p> <p> 放眼望去,山岭起伏,风光无限!</p> <p> </p> <p> 从陡峭的栈道上下来后已是中午12点了,大家伙又累又饿,于是用杀菌卫生湿巾把手擦拭干净后开始享用各种美味小吃和水果。</p><p> 吃饱喝足稍事休息,开始下山。</p><p> </p> <p> 回望</p><p><br></p> <p> 回到山门已经是下午1点半了,请一位小伙子帮助合个影。</p> <p> 出了山门,没有了游览车,1.5公里的下坡路开始用步来量了,上来的时候因为乘车忽略了路边的景色,这回可以细细打量欣赏了。一路上看到了八仙岩画和被權木红叶装点的风景,一路走一路拍一路聊,很是惬意。</p> <p> 石头上的岩画</p> <p> </p> <p>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因为石板栈道很平缓,所以没有想像中那么困难,一路上走走停停,一个半小时到了山下的停车场。</p><p> 此行从进景区到回到停车场全程用了五个小时,感觉非常好当然也非常不简单,为圆满的松峰山之游点个赞吧!</p> <p class="ql-block"> 返程路上,我们饶有兴致的在平山镇买了当地的特产大煎饼(还有酥脆煎饼),绝对保真的平山干豆腐,到阿城巿里的杀猪菜馆饱餐一顿,然后打道回府。</p><p class="ql-block"> 在此特别感谢亚建同学为此行付出的辛劳,代表同行的四位同学为亚建点赞!</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