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秋天带着落叶的声音来了,本次的“和美课堂”让我们四位语文老师带着对名师的向往和期待也来了。星城长沙的早晨像露珠一样新鲜,天空发出柔和的光辉,道路畅通无阻,我们四人早早坐在听课大厅,准备聆听一场语文学习视听的盛宴。</p> <p> 周六整天,我们有幸遇见了大师: </p><p> 上海男人戴建荣老师、幽默风趣的何捷老师、博学儒雅的赵志祥老师、从容淡定的张学伟老师。 巧合的是授课老师都是男老师,听他们的语文课就是刚中带柔,自然而然带你进入语文的学习。 戴老师的半唱半吟、何老师的打破常规、赵老师的入境吟诵、张老师的共情朗读,让我们沉浸在他们的“多彩世界”,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p> <p>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走近名师——聆听戴建荣</b></p><p> 戴老师的古诗教学《三衢道中》以读促悟、以演入境、以吟传韵。 在他的课堂中不断在告诉我们诗歌不是文字的艺术而是声音的艺术。中华民族的诗歌都是吟诵出来,口耳相传。在这堂课中,我们打破对规规矩矩朗读的观念,突破自我,将古诗的意境通过大胆吟诵表现出来。让学生从小就被古诗的音律美、意境美所熏陶,更深入感受中国古人的智慧。 </p> <p>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走近名师——聆听何捷</b></p><p> 何捷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四年级的统编最新课例《麻雀》。他推翻以课文教学促进写作教学的常规教学模式,而是将两者进行转化,首先就明确单元习作要求,用习作来带动课文学习。这样的课堂目标性更强,孩子的思维定势更清晰。</p> <p>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走近名师——聆听赵志祥</b></p><p> 赵志祥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六年级的课例《天净沙·秋思》赵志祥老师博学儒雅、风度翩翩,将同学们带入诗文情境,穿越时空与古人肩并肩。课上,赵老师为同学们正古音、纠断句、读平仄、抓韵脚,让同学们入境吟诵,深感古文之语言魅力,感受古人的过人之智,由古言今。老师用亲切的话语激励同学们感受古曲,从课内到课外,从《全元散曲》到《东篱乐府全集》使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不简单,中国传统文化更精彩。</p> <p>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走近名师——聆听张学伟</b></p><p> 张学伟老师执教了统编五年级《“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课堂上张老师首先通过读词语,让同学们感受文中三个人物形象的区别,借此理清文章内容。再引导同学们读文学习对话,感受课文对话内容会与人物身份相符合。最后,利用文本让同学们进行说一段话的练习,避免只言片语、零打碎敲的训练。张老师的课堂独具魅力,魅力之源来自于他那机智幽默、内涵丰富、个性鲜明、让人回味无穷的课堂语言和高超的语文教学水平。听完他的课感觉不仅能拓展学识,更是一种精神的享受。</p> <p> 第二天的学习开始啦,今天我们相遇了孙庆博老师、罗才军老师、魏星老师、吉春亚老师。让我们一起走近名师课堂吧!</p> <p>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走近名师——聆听孙庆博</b></p><p> 第二天,在孙庆博老师的《圆明园的毁灭》中拉开了序幕!孙老师主张“2+X”的教学模式,“2”即是写好字、读好书。“X”则是根据不同课型而变化的教学重点。在孙老师的课堂中,从难字书写导入,指导学生写好字。通过多种方法朗读,引导学生读好书。并结合相关资料,让学生理解重难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p> <p>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走近名师——聆听罗才军</b></p><p> 纵观罗才军老师的《浪淘沙》(其一)这堂课,可谓是读有方,背有道。罗老师巧妙将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结合在课文教学中,带领学生读古诗、品古诗,将熟读成诵糅入课堂之间,一次次富有梯度的纵情吟诵,再次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罗老师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于反复诵读中让学生感受到古文的节奏美、韵律美。</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走近名师——聆听魏星</b></p><p> 魏星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是三年级精读课文《读不完的大书》,本课教学设计很好地诠释了魏老师强调的“找准每一课的具体教学落点”的教学理念。紧紧抓住课文中“寻找、沉思、遐想”三个词语,来启示大自然中动物、植物给“我们”带来的乐趣和沉思。魏老师的课堂让我们明白课文教学时“抓点”的重要性,但老师在日常教学中最难的便是“抓点”。所以魏老师在《要素统领的单元教学解读与教学设计》的讲座中强调语文老师要以新教材为契机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文化素养。</p> <p>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走近名师——吉春亚</b></p><p> 吉春亚老师的《牛和鹅》教学,重点放在了学习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批注式阅读,通过老师不断地引导让学生学会一边阅读一边批注,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完全演绎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方式。吉老师聪慧有妙招,她注重学生的回答,从学生碎片的思维中慢慢将他们引向完整,她让我们知道,学习语文要思维爬坡。吉老师的语文课有浓浓的“语文味”,让人如沐春风。</p> <p> 不需扬鞭自奋蹄是教师成长的内在动力。两天的学习,我们坚持早到不早退,认认真真听课、学习做笔记。课后进行积极交流,及时写好感悟,并将在课堂所获付诸笔端,整理成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一定将今日之所学,融会贯通,学以致用。</p> <p> 曾经看到过这样的一段话:名师是大树,能改善一方环境,且在枝叶间闪动精彩。确实如此,名师启发了我们,这次与名师近距离接触,聆听他们的教育思想,目睹他们的教育风采,学习的同时,使我们深深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除了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文化底蕴以外,还要有良好的教育素养和深厚的教育情怀。我们 深感教育之路,任重 而道远。 惟有学习、学习、再学习, 思考、思 考、再思考, 丰盈自己,超越自己,才能拥有诗意课堂,享受教育幸福!</p><p> 和美课堂,魅力无限,和而不同,美美与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