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前不久,从朋友圈里看到紫队五人强驴团一天之内穿越了休宁婺源界的三条古道:吊石岭古道、门前岭古道、浙岭古道,不走回头路,一个环线,全部石板路,很是向往。这周碰巧阳光带鱼儿前往,鱼儿知我心意,我因此而沾光跟随,有此友人,乃我幸事。10月17日,周六,阳光带路,鱼儿、轻舞飞扬的凤凰、野马,我,刚好一车,一日之内,爬三岭,从休宁走到婺源,打卡察关网红桥,叩拜虹关千年樟,再从婺源回到休宁,全程二十多公里,全部石板路,尤其是浙岭古道气势如虹,令人震撼。此日, 强度较大,所幸有阳光带路,天气给力,秋风相伴,不冷不热,阳光很可爱,没有出来作怪。舒畅快意,谨以此纪。</p><p> 吊石岭为休婺界岭,因一处两山夹一石景观而得名。岭头位于第一层山脊,四条步道分赴东西南北,为古时吴楚分水岭。现存古道自休宁县板桥乡徐源村起,至婺源县沱川乡白石坑村,全程约七公里,路面一米多宽,均为青石路,保存完好。</p><p> 门前岭古道,属于婺源境内“村村通”的古道。自婺源沱川乡白石坑村起至婺源浙源乡外言坑村,全程五公里,全部石板路,路宽一米,保存完好。</p><p> 浙岭古道,又名徽饶古驿道,北起休宁县板桥乡樟前村,南至婺源县浙源乡岭脚村,约二十里,因跨越浙岭而得名。古道始建于唐代,历代官府及当地徽商多次进行修葺,2015年,黄山市政府对古道及沿途亭庙古迹进行保护性修复,基本恢复历史原貌。</p><p> 具体行程:晨起五点绩溪出发,七点从休宁板桥乡徐源村停车场开走,八点半到吊石岭古道岭头垭口,九点五十到白石坑村;然后走门前岭古道,十一点三十五分到外言坑村。沿着田畈间的石板路去欣赏察关水口美景,简餐后沿着村里石板巷弄向虹关方向进发,过永济亭,看虹关古樟,路过段村,西坑村,两点钟开始爬浙岭。印象深刻的是从察关村到西坑村大约四公里,无论是村中巷弄,还是田畈小路,全部都是石板路,这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从西坑踏上浙岭古道,用了一小时二十分钟登顶古道口,在“同春亭”修整后,开始下坡,过松珍亭、“继志亭”,流连“十八折”,到履安桥,四点五十。(继志亭后司长阳光单独行动)阳光小车已然于桥头等候,这是此日徒步最幸福的时刻。</p><p><br></p><p><br></p> <p>徐源村水口</p><p>阳光很年轻,开车却是老手,七点钟不到一点就到了徐源村附近新建的停车场。沿着公路走了一小节,看到古树傲然,徐源村到了。</p> <p>吊石岭古道当地也叫高湖山古道,起点相同,都是徐源村出发,一直到山顶垭口,两条古道是重合的,去往高湖山那边,然后出田岭背的才是名符其实的高湖山古道。</p> <p>古道依溪而行,宽五尺许,出村庄后,在美丽的茶园间蜿蜒而上,古道旁密密匝匝的茶园,修剪成球状,一畦畦一行行,随着地势起伏,像是大地的诗行,书写着最美的华章,养眼养心,这是我所见到的最美的茶园之一。</p><p><br></p><p><br></p> <p>这种紫色小花于路旁幽幽绽放,无言地点缀了肃静的古道。叶子长得像小蒜一样,经查阅,叫“藠(jiao第四声)头”。</p> <p>茶窠跺跺,溪流哗哗,乌桕傲立,满目浓绿,眼前呈现出一幅美好的秋行图。</p> <p>饮泉亭。</p><p>山坳尽头,现一路亭。路亭前面,石块巨大规整,静躺无言,气势不凡。走进亭内细看,见内壁正中一碑刻,中间“饮泉亭”三字,右边“光绪十六年八月古旦”,左边依稀是“中川超远造”,碑石下设一佛龛,供奉“南无泗州大圣神位”。路亭块石砌就,石块凿刻方正,色泽青黑,虽布满尘土,依然掩盖不住当年的雍容。路亭顶盖檩椽瓦片规整清新,可见曾已坍塌,近年才修复启用。</p><p><br></p><p><br></p> <p>过路亭后,开始爬坡。路边的石头狮子,形象逼真。</p> <p>山势越来越狭窄,古道也慢慢陡峭起来。</p> <p>古道在山涧两边弯来绕去,不知绕过了几道石桥,闷头闷脑,抬头,猛见得眼前山势格外逼仄,左边一石突兀悬空,像是吊在空中,因为有杂木遮挡,吊石的真容难现。我想,是不是因此,此山就叫做吊石岭?</p> <p>叶子黄了,秋天到了。</p> <p>每座石桥都是由整块巨大石板于涧上悬置,完整的石头有的是单独一块,或两块并排,都很大气。</p> <p><br></p><p>八点半到了山岭的垭口。当地人称之为风洞,意为“风口之洞”。果然,风呼呼的吹,背脊凉嗦嗦的,逼得我们不得不往前面快步走。</p><p>这里是地理与历史的节点,皖赣交界,两江分源,同时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路旁,有光绪十五年高湖山居士所立的“路记”古碑指引,往岭下通婺源察关,平路右往沱川,北至庄前(今为漳前),上山至高湖山。这古碑就好像是一位热情的路人风雨无阻站在这里,指引着人们前进的方向,让人倍感温暖。边上的路亭犹存,只是顶部已被掀翻,石砌的墙体仍然较为坚实,但已被藤蔓缠绕。</p> <p>我们沿着山那边横培路走往沱川方向。这节古道长满了杂草,落满了枯叶,有点儿荒野。</p> <p>走不多远,发现古道路下一片毛竹林,前面是不是有人家。在弯腰“扫描”藤蔓,杨桃没有发现,却看到了一些断墙残石,或许这里原来有人居住过。没有了人居住,家园自然就毁了。</p> <p>又有一个新修狭小路亭。过路亭后有岔路,沿着右边石板路往下开拔。</p> <p>幽静的古道,世外桃源般静谧,悠悠地走着,仿佛远离了生活中的所有烦恼。</p> <p>第三个路亭,没发现亭的名字,古道穿亭而过。</p> <p>第四个路亭,亭内有碑刻,刻有“亨达亭”三字。</p> <p>有崖壁矗立道旁,上有崖石悬空,婺源这边的乡民借此唤此山为吊石岭。因为当时石头上有细小的野杨桃迷惑了我的心智,没有注意到“吊石”的存在,只看到一块石头下,暗藏着一个蜂桶。没有跳开换角度观察。</p> <p>沱川乡白石坑村。</p><p>这是个山间小村,两山夹峙,风光优美。村里非常宁静,不少房屋都是大门紧锁——人们大多都外出打工了。村中家家门前也有泉水鱼塘,塘中鱼儿自由游弋,这和徐源非常相似,但这里的泉水鱼没有徐源有名气。白石坑的交通条件还不错,有公路直接通达。</p> <p>白石坑村内的土楼与石头砌成的石屋,很有特色。</p> <p>以为沿着田野继续往外走,刚把背心穿上,只见阳光突然就往左边石桥一拐,说是,开始爬门前岭了,觉得很意外。看山势,这条古道就潜伏在村前面的山林里,正是每家每户于门前抬望相对的方位,果然就是门前岭。</p> <p>过岭头后茶叶窠里同时站立着有新旧两亭,旧亭叫“挹芬亭”,有岔路,都是石板路,我们往左方位横路走,去往虹关方向,右边斜下的石板路不知去往何处。</p> <p>杉林间的石板路,落满了许多枯杉枝,</p> <p>门前岭古道第二个路亭,静静地淹没在杂草藤蔓中。阳光说,他们上个礼拜来的时候,这一段古道芒草丛生,十分荒芜,短短几日,居然捯饬的这样清爽,莫不是“武皇”亲临?</p> <p>阳光遥望着远方云雾中的山峰,描述了一番,说有古道逶迤蜿蜒在那密密的丛林之中,让我对高湖山的风光格外的向往。</p> <p>第三个路亭</p> <p>古道出口外言坑村</p> <p>出村右转沿着田野间的石板路向察关水口方向走去。入目是稻谷收割后的黄澄澄的田野,渗透着秋天特有的厚重的颜色。 察关在婺源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落,到这里,我们是冲着网红桥去的。据说这座桥成了婺源的代言物,在许多婺源的宣传画册,电视节目中,它是作为封面推出的,但很多人并不知它隐藏在何处,因为它隐藏在深山中不知名的村落里。</p><p><br></p><p> </p> <p>远见得,一桥一树,桥矮小,树擎天,冠盖如云,傲世苍穹,水中树影,斑驳陆离,古桥身姿,依稀仿佛,不很明了。</p> <p>树干粗壮无比,树上有标签,树龄820年。桥头有古亭,门楣上写着“文广北斗”四个大字。</p> <p>此亭叫拱秀亭,内间是文昌阁,门锁着的,估计是旧时村中学子读书学习的场所。</p> <p>站在桥上看风景,远山如黛,田亩畦畦,流水潺潺,古树阴阴,察关村很美。</p><p>察关村是婺源一个古老的村落,由唐朝庐源先锋兵马使詹必胜之子詹之谏(詹初下第九世)于唐僖宗时所建,迄今一千二百余年。</p><p><br></p> <p>桥面都是由大块石板平铺而成,好像就是未经打磨最原味的大理石铺成的一样。桥外弦没有栏杆,靠外弦的石块间的缝隙里长满了野草。桥头有宽绰的石板路,不知通向何方。我们在桥头的石阶上一边用着简餐,一边沉浸在这静谧的世外园林间。</p> <p>我们顺着涧河的堤坎下到河里,立马被拱秀桥古朴、苍劲、雄伟的身姿给彻底地迷住了。 鱼儿,轻舞飞扬慌不迭地拿起手中的相机拍个不停。</p> <p>透过桥拱,可以看到,河水冲击岩石溅起白色浪花,徽州古民居亮白的房檐屋角,在远方矗立着的青山恍若布置了暗色的背景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妩媚多娇。只是,秋风吹皱了水面,难能看到古桥的水中倩影。</p> <p>往回走,穿过拱秀桥,发现门楣上写着“鑰锁南關”,是繁体字,应该是“钥锁南关”吧。进门,里面放置了一些农具,一面墙上写满了字:</p> <p>原来此桥又叫“祭酒桥”。</p> <p>虹关古村镇的乡土建筑,解放初期全村有总祠堂一座“詹氏宗祠”。铁路之父詹天佑祖籍也是婺源,不知是不是虹关一带。</p> <p>村中石板巷弄</p> <p>通津桥——通津桥,水陆交汇点,古代“立交桥”。石筑单孔拱桥,象一道彩虹横跨两岸。桥两侧及桥头台阶上均有石护栏,结构完美。“通津桥”始建于南宋中叶,后历朝历代曾加以修缮。桥两面的龙门石上各有一方篆刻,朝村外的是“通津”,朝向村子的是“挹秀”。“津”,古义为“渡口”,意思是说经过这座桥可通往远方;“挹”,古义是“舀、捧”,站在桥上已经进入秀美的图画之中。</p> <p>这是虹关村的一座古茶亭——永济茶亭。骑路而造,看其风格是明代建筑。永济茶亭门额上砖刻“白波浸天”,另一边门额有石刻“青蔼丛木”四字,不知是不是源自唐诗“古木丛青霭,遥天浸白波”之句。觉得文化底蕴深厚,特意拍照记述。</p><p><br></p><p><br></p><p><br></p> <p>花园式的建筑不知是不是民宿,因为一路走来,发现有不少画画写生的年轻人。河里有石头像极了一只青蛙,正在蓄势待发的样子。河对岸就是虹关村,村中有许多古建筑,因为还要攻克高高的浙岭,只能留待下次。</p> <p>虹关古樟树,1100岁的树龄了,祝愿老树平安,长寿!</p> <p>出虹关,走在田野里,先后路过两个庙宇,一个是“周王庙”,一个是“青泉庵”。我想这是一种带有婺源地方特色的民间信仰文化吧。秋天的田野,自有秋天风味。</p> <p>又是一个村庄的水口。不知前面是啥啊村,也不知桥的名字,只看见桥身桥面,栏杆,全部由大块石头组合而成,是老桥。山水和谐,情理相称,形神合拍的徽州水口的几个经典要素:山、水、桥、树,都在这里呈现。</p> <p>这是浙源乡段村。刚才看到的就是这个村庄水口。</p> <p>西坑水口古树,树下有石碑。</p> <p>浙源乡西坑村廊桥——镇西桥</p> <p>浙岭古道从这里开始徒步,下午两点。</p> <p>踏上古道,一种无言的气势迎面而来。路面特别宽阔,清爽,大气。</p><p>这座山涧上的小石板桥,很特别。石块算不上巨大,但桥下有石头砌成的小圆拱,上面刻有文字,天阴沉沉的,山雨欲来的感觉,来不及细看。</p><p><br></p> <p>果然下雨了,渐渐地,雨丝细密起来。</p> <p>古道边山势陡峭异常,外侧石板上曾经安装有栏杆,从石板上的凹洞可以推断出来。</p> <p>两点四十到第一个路亭——燕窝亭</p><p>一面墙体已然坍塌。</p> <p>路边的石磅不知是不是荒废的路亭遗址</p> <p>古道急弯处,石板特别宽阔,想必就是古代来往商旅车辆的“交汇点”,看样子是“双向六车道”,八抬大轿及商旅马匹可以通行自如。</p> <p>三点钟到了第二个路亭</p> <p>“鼻孔梁亭”,或许这一块山路特别陡峭,像鼻孔梁一般挺直?</p> <p>雨后,石板古道清幽靓丽起来,光影的效果,石板路中间明显的有一道车辙印记,足见这里曾经车水马龙,特别繁华。</p> <p>终于靠近了这个碑刻,抓紧合影,到此一游。</p> <p>同春亭</p><p>濒临破损,摇摇欲坠,不禁唏嘘。</p> <p>一路上来,古道上像洒了黑豆似的,原来是这些山羊一路寻找跑到了同春亭里躲雨呢!</p> <p>新修一间风格迥异的房屋,内有桌椅供路人歇息。在此观远山,探近景,拍照,合影,逗留,休息近二十分钟,开始下坡。</p> <p>“吴楚分源”界碑默默地站立路旁</p> <p>左边石堆据说是“堆婆冢”所在地。</p><p>故事:相传,五代时一老妪名“方婆”,只身在浙岭头开荒种地,结庐烧水,免费施茶过往路人。方婆死后葬于茶亭后山,后来行人感其恩惠,自发从山底拾卵石上山,堆置其坟冢上,至丈余高。乐善好施的方婆遗风也因此渐渐在徽饶大地弘扬开来。</p> <p>过松珍亭,走了一小节水泥路,钻入杉林间石板路,四点零五到达浙岭“继志亭”。</p> <p>继志亭</p><p>看起来像是新的建筑,走近一看,是老的材料。亭门额上书“继志亭”,小字为“乾隆已酉冬月吉旦”,落款是“漳溪王廷享立”,“嘉庆壬申年重造”。过去古亭就像现在的高速服务区,累了乏了,可以休息喝喝茶再走,所不同的茶水都是免费,不收分文。</p><p>继志亭始建于乾隆年间,后在清嘉庆年间重建时,用块石砌筑。亭砌筑时墙体下宽上窄,重心绝称,块石间错以大小高低,使石块间相互勾连,这样四面墙连成一个整体,风雨不动安如山。至今已有200年,墙体依旧完好如初,人们只需要对屋面进行翻修便可。</p> <p>帅气的阳光从公路跑到徐源开车,我们四人继续行走,领略有名的“十八折”峻美的风采。</p> <p>感叹古道设计之巧妙,敬佩徽州匠人之智慧。</p> <p>古道三回九转,曲折回荡。</p> <p>脚下的石板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文字,静静地述说着古道的曾经。</p> <p>天一阁,又名观音庙。</p> <p>履安桥。</p><p>此日徒步,五点上车,七点进家门,从鸡叫玩到鬼叫,走走停停,各种摆拍,一路悠悠,两省穿越,三岭连走,五人同行,十分欣喜,百倍幸福,万分感慨。感谢阳光!感谢同行驴友!一日的相伴,一生的回味!</p> <p>行走休宁婺源间的古道,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里的古道又多又好,规整、宽阔、厚实、壮观。浙岭古道尤其高大上!路面基本由长六尺、宽一尺、高三寸的青石铺设而成,急弯处尤其宽阔,是名副其实的“双向六车道”,足以八抬大轿及商旅马匹通行。尤其是“十八折”处,古道成之字型迂回而上,形成十八个弯道,如天梯挂于浙岭脚下,远远望去,似虬龙缠绕在山坡之上,仿佛一匹铸造在浙岭上的徽骆驼,见者无不撼动心弦。</p><p> 徽州古道三里一亭、五里一庙。吊石岭古道路过五个路亭,不同程度的重新修葺过。有名字的是饮泉亭和亨达亭,而最古朴的是垭口的露天路亭,凄风冷雨中顽强坚守着,有种叫人莫名崇敬的孤独与沧桑。门前岭古道,虽然是村级古道,山势平缓,却很秀气规整。路过三个路亭,唯一一个现出名字的也是最有诗意的是过岭后出现的“挹芬亭”,想是取自成语“清芬可挹”,山间野花盛开芳香四溢,可以随意挹采吸取,比喻高洁的道德品行。浙岭古道上的路亭别具风格。现存的“继志亭”、“燕窝亭”、“鼻孔粱亭”以及浙岭头的“同春亭”,均为倚路亭,即道路穿亭而过,不是传统的依山而建,最大限度防止山洪及落石伤及路亭顶盖。再则,路亭石墙均为方方整整的大青石块垒砌而成,有的墙面由双层石块砌就,厚实、牢固、美观。燕窝亭,同春亭与“继志亭”基本相似,只是经不住岁月的侵蚀,顶盖已千疮百孔,部分石墙已濒临坍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