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陕北(六)-砍柴(4)-球脑卜唻脖颈站

吴小荣

<p class="ql-block">封面图片:</p><p class="ql-block">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博物馆中关于知青砍柴是这样说明的:</p><p class="ql-block">“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为首,做饭取暖都要柴。知青们插队到农村,用完了生产队给准备的柴,就自己到山沟里去砍。砍柴是生活中最苦的事,翻山越岭,披荆斩棘,钻梢沟,攀悬崖,手脚刺破了,衣服划烂了,往返几十里的山路,才能打几十斤。砍柴也是最危险的事,陕北沟壑纵横,土质松软,山势陡峭,悬崖窟窿随处可见。稍不留神,就会坠落悬崖。插队期间,北京知青因砍柴坠崖牺牲的多达数十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梢沟即梢林沟,梢林即灌木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在陕北(六一4)一砍柴(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球脑卜唻脖颈站,疙蛋如碨肩膀旋。</p><p class="ql-block"> ① ② ③ ④ ⑤</p><p class="ql-block"> 鞋穿百纳踢死牛,腰短一蹴力有边。</p><p class="ql-block"> ⑥ ⑦ ⑧ ⑨ ⑩</p><p class="ql-block"> 掌粗镢厚半空枵,麻绳结扣壁上悬。</p><p class="ql-block"> 11</p><p class="ql-block"> 伤情踼崖落深谷,黄泉路上泪涟涟。</p><p class="ql-block"> 12 13</p> <p>注释:</p><p>①球脑:陕北方言,头。</p><p>②卜唻:陕北方言,摇摆。</p><p>③疙蛋:陕北方言,有一种说法是,土块状的疙瘩由小到大分别叫做圪生一圪瘩一圪蛋一圪堆,这里指肩膀上隆起的虎头肌。</p><p>④碨:陕北方言,石磨。</p><p>⑤旋:xuan,四声。打转。</p><p>⑥百纳:千针百纳。纳,密密地缝。</p><p>⑦踢死牛:一种布鞋的名称,由于鞋帮结实且硬而得名。</p><p>⑧腰短:陕北俗语有“长腰女子短腰汉”。</p><p>⑨蹴:多音字。圪蹴读jiu,蹲的意思。一蹴读 cu,四声。成语有一蹴而就。蹴:踏。</p><p>⑩有边:佛学术语,有之边际。</p><p>11、枵:xiao,一声。陕北方言,悬在空中。</p><p>12、踼:tang,二声。跌倒。踼崖:跌下崖去。</p><p>13、黄泉:人死后居住的地方,阴曹地府。</p> <p>译文:</p><p><br></p><p>陕北汉子的形象,黑黝黝的脖颈上一颗圆圆的脑袋。左右转动,灵活可爱。一堆像石磨一样结实的疙瘩肉在肩膀上不停地鼓动,威武霸气。</p><p>一双蒲扇般的大脚,穿上麻线纳制的千层底布鞋。鞋帮结实得一脚踹下去能让一只小牛犊翻个跟头。陕北汉子粗壮的腰肢含着千钧之力,踏一步大地都在震颤。</p><p>生铁般的手掌上布满了粗糙的纹理,手中握着一把厚厚的六子镢。腰间系上一根麻绳,悬在半空中。准备去砍下崖壁上巨大的树根。</p><p>由于山势陡峭多变,砍柴时常发生意外。或从坡上滚下,或跌落深谷。有的摔伤致残,有的命丧黄泉。</p> <p>记文要点:</p><p><br></p><p>1、陕北人的聪明超出想像</p><p>2、张家河村民来自绥、米、佳一带</p><p>3、战争时期的贡献</p><p>4、长腰女子短腰汉</p><p>5、延安枣园北京知青博物馆</p><p>6、踼崖</p><p>7、延川县对知青的关心爱护</p><p>8、旧的消失与新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记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球脑卜唻脖颈站,疙蛋如碨肩膀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插队时,侯清常说我:“球脑圆圆的。”这是一种戏称,跟你开玩笑呢。陕北叫耍,你如果生气了叫不识耍。其结果是以后人家就不跟你耍了。好在我也喜欢耍,于是关系十分融洽。</p><p class="ql-block">陕北人可喜欢耍,越是人多的地方越热闹。而人最多处应属基建队。大队在正沟修水库大坝,各小队都要派工。男娃、女娃凑在一搭里,见面就逗。随便找个碴,互相就缠打在一起。打着打着就滚在一起,你掐我一把,我捏你一下。看得没见过世面的北京知青面红耳赤。</p><p class="ql-block">这本是高原历史悠久的习俗,定边《七笔勾》第七勾写道:“嘻嘻推个球,哈哈拍会手。圣人传道此处偏遗漏,因此上把礼义廉耻一笔勾。”没去过的人还真不知道说得是什么意思。作者的描写是客观的,评论则属腐儒的酸文假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球脑可理解为圆溜溜的脑袋,给人一种可爱的感觉。陕北人的聪明和智商已经大大地超出了我的认识范围。才怪,延川县出了许多著名的作家、诗人、说唱家、画家、艺术家、剪纸大师,我能接触到的就有许多。虽然有些人以前连县城都没去过,但这并不影响与生俱来的才华,特别是那些好说手,谈天说地,铜唇铁舌,谝谝闲传,竟如同明清的吴承恩、施耐庵一般。我在延川插队时曾给《山花》杂志投稿,当时的编辑是路遥。</p><p class="ql-block">2020年4月3日,《中国作家网&gt;&gt;文史&gt;&gt;文坛轶事》刋载申朝晖《北京知青对路遥及文学创作的影响》一文说:</p><p class="ql-block">“1972年9月1日,他们又在一起创办了文艺刋物《山花》,“山花"作家群正式人形成,在“山花”作家群里,集结了不少北京知青。如陶正、梅绍静、陶海粟、吴小荣等人,对路遥影响最大的是陶正。”</p><p class="ql-block">照片左为路遥,右为当时通讯组组长曹谷溪老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论受苦,陕北人更是行家里手。</p><p>由于常年艰苦的劳作,一般汉子都肌骨健壮,臂力过人。只是因饮食缺乏营养,略显单薄。村里有个绥德过来打工的,一身的疙瘩肉,腰粗如桶,仰展腰腿劈啪作响。他常年贩运,能挑着两个大缸从永坪川到青平川翻山越岭,健步如飞。尤擅打窑,碰上了有石子的硬茬,钢钎铁锤火星四迸,再的打不动的非他莫属。我从背后看,三角肌一骨悠一骨悠地颤动。一个人将半扇石磨搂起掼在地上,看危险不危险?我曾问过侯清,他一噘嘴,不屑地说,哪人品不好,喜欢跟婆姨女子家搭讪,还偷过上面队里的种粮。</p><p>“米脂婆姨绥德汉",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张家河村民都是哪哒的移民,男娃鹰眼高鼻,女娃如花似玉,使我大开眼界。丁爱笛娶哈一队的张海娥,老家子洲,原是绥德的一部分。</p> <p>鞋穿百纳踢死牛,腰短一蹴力有边。</p><p><br></p><p>陕北婆姨心灵手巧,自制的布鞋“千层底”,用千年不烂的麻线一锥子一针纳出来。“麻”是一门文化,麻秆细而长,“麻秆打狼两头怕”,铺在小河里浸泡脱胶后扯麻,扯下麻皮一条一条地放在小腿上绞滚成丝绳。婆姨家腿光溜,就这都不行,时间长了,滚得都是血。男人更不行,把汗毛都滚掉了。小麻线纳的鞋底邦邦硬,于是又有了一个名称“踢死牛”。这鞋走山路不打滑。延安时期陕北人民贡献之一就是交纳军鞋。披星戴月,布面绣上一朵花,或绣上自己的名字。以寄托对亲人子弟兵的深情厚谊。115师及后来的西北野战军都有大批的陕北、山西汉子,民歌唱:“骑白马,挎洋枪,三哥哥吃了八路军的粮。”三哥哥前方打仗忙,四妹妹后方日夜纳鞋底、推炒面、做军衣、交军粮。</p><p>知青穿的都是塑料底的懒汉鞋,夏天塑料凉鞋,不顶事。上山下山灌满了土,穿不久就漏了,还打滑。</p> <p>“长腰女子短腰汉”,这是在论的。</p><p>长腰女走路轻巧,左顾右盼,一摇三摆。</p><p>《崖畔上开花》唱:“干妹子好来实在是好,走起路来就好像水上飘。”</p><p>《摇三摆》唱:“我家住在绥德县,有一个女娃娃摇三摆赛神仙。”</p><p>长腰又称水蛇腰,是说其细。细得像盘绕的水蛇,高挑柔韧。神话中的女娲娘娘就是人首蛇身,一扭一扭的。正月十五扭秧歌,也叫“拧”,《闹秧歌》唱得好:“走起路来格拧拧。”并鼓励说:“你好好价拧,你好好价筛,你抖起那精神就有人爱。”“筛”是颤动,这里指舞蹈动作。当扭秧歌的婆姨女子向你走过来时,不由人不多看上一眼。每年百米大道秧歌大会时,延安城万人空巷。</p> <p class="ql-block">绥德汉正好相反,腰短,粗壮如桶,有千钧之力。</p><p class="ql-block">图为丁爱笛与牛娃照片。</p><p class="ql-block">牛娃是二队副队长,你看那身材,不高不矮,不胖不瘦,不多不少,浑身都是劲。挑起担子脚底生风,一路走来女子价紧着看。开荒地赛过耕牛,那劲就全在腰上了。如果纤细如麻秆就麻缠了。所以说这句俗语是日常生产生活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p><p class="ql-block">丁爱笛虽然是北京知青,也属短腰。有劲,经过清华附中中长跑队训练,更具爆发力,而牛娃持久力强。</p><p class="ql-block">张家河人个顶个的好苦(意为能干活),鸡鸣即起,戴月而归。这在知青中也是有口碑的,例如陈小悦、丁爱笛的回忆,不存在养懒汉的事。我有亲身体会,每天收工都累得不行。好在午歇能打个盹,受苦人不行,要去砍柴,不得烧什么?我实在累得不行了,就休息几天,受苦人不行,一天都不得歇,不得吃什么?</p><p class="ql-block">白天受,晚上还要受,夜了吃过晚饭,灯一吹,还要做儿活,这是陕北方言,有时指做坏事,这里指男女之间的事。二天上工还要谝一谝,苦中作乐。</p><p class="ql-block">传宗接代本是人之天伦,在陕北更为重要。盖因劳累过度,水旱饥荒,瘟疫灾病,人的平均寿命极短,解决的办法便是多生。</p><p class="ql-block">但这事过于贪恋,也影响寿命。高建群《六六镇》有篇《招夫养夫》说:“陕北民谚说‘长腰女子短腰汉',是说这样的男人和女人,好那一方面的事。”反过来说,这也是一种劝诫,古人云:“三更莫贪色,半夜不恋食。”三更即子时,夜里23点以后。</p><p class="ql-block">当年很多同龄的好友早就不在了,连个拉话的都没有,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照片摘自网络,致谢。</p> <p>  就这一道道山来就这一条条川,就这一群群婆姨就这一群群汉。陈小悦评论说:“当年就是这样一群种地的庄稼汉,随着李自成木叉铁棍,揭竿而起,横扫千军,闯荡天下,一直打到北京金銮殿。”</p><p>看能行不能行,看危险不危险?</p><p><br></p><p>张家河村二队六位男生。自左至右:</p><p>段北星、戴星一、何国郴、陈小悦、丁爱笛、杨力明。</p><p><br></p><p>照片摘自网络,致谢。</p> <p>掌粗镢厚半空枵,麻绳结扣壁上悬。</p><p><br></p><p>砍柴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史铁生《插队的故事》说:</p><p>“第一次砍柴,五、六个大小伙子,还不如人家一个十二岁的男孩砍得多。让村里婆姨嘲笑了一顿,很受伤。后来曹博砍柴从悬崖上落下,安全问题就变得相当严重了。”</p><p>在悬崖峭壁上砍柴用六子镢,长方形,钢板厚。周围的土刨开,不能砍主根,将支根都砍断,树不浪滚下山去。为了安全,用一根粗麻绳系在腰间,上面有人扽着,悬在半空,这个动作方言叫“枵”。</p><p><br></p><p>左边六子镢,右边老镢。</p> <p>麻绳有时要几十米长。一次,一队鹿山沟里两只小羊掉入一条深沟。海娥大的用长绳将她放下去把羊抱上来。那时她7、8岁,身轻,比大人方便。不过胆子也真大,我想起《史记》上说,匈奴人擅骑射,孩童从小训练,“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p><p><br></p><p>丁爱笛与张海娥照片。</p> <p>伤情踼崖落深谷,黄泉路上泪涟涟。</p><p><br></p><p>由于山势陡峭多变,时常发生意外。或从坡上滚下,或跌落深崖。有的摔成重伤,有的命丧黄泉。</p><p>延安枣园路有一座北京知青纪念馆,我曾多次参观。其中有张关于跌崖的文字说明(见照片)。</p><p>这段文字把砍柴过程交待得十分清楚。</p> <p class="ql-block">窟窿指被野草小树遮蔽的暗洞,陕北方言叫个“哨眼”。村里娃娃家常在山里耍,一脚踏空就掉下去。</p><p class="ql-block">我们宬的这一溜十几眼窑都是王家。同一个亚亚(爷爷),父辈兄弟四人。三个都败了,只王富是富农。儿子辈与我们同龄。不灵老大,傻呆呆的,娶了个如花似玉的婆姨,二队五朵金花中的芹芹。院子里可热闹,西边光亮家丁兴旺,一、二岁的炕上嚎着,三、四岁的地上滚着,五、六岁的院子里跑着,窑里串着,一眨眼间爬上了脑畔,没人管,我心里格蹬一下,这要掉下来……。</p><p class="ql-block">三队的娃来生从脑畔山摔下来,没了。他是五保户鲍老婆干孙子。鲍老婆命苦,生了11个,死了11个。后来育务了一个干女儿,养哈来生,脸上刚有了笑容,不想来生又踼崖了,直把鲍老婆眼晴都哭瞎了。</p><p class="ql-block">图为暗洞,即“哨眼”。</p> <p>不灵婆姨也是。头一年娃刚生下来就没了,第二年娃刚生下来又没了。我亲眼所见。说是溶血,哪不哭,只是眼晴发直,那是我第一次感受人间苦难。</p><p>来生踼崖后,村里孩子们吓坏了,再没人敢上山。只是过了几个月,又开始漫山遍野地疯跑了。</p><p>我退休后每次回村都住侯清家,老汉比我大几岁。夜里常打着手电筒上山捉蝎子。一次不小心掉进窟窿里,早起发现时已断气。地上有血迹,爬了几步。肚子碰到了一个大土块上,内脏出血。这号事在山沟里宬了70年的老汉家都难免,再不要说当年的知青娃娃了。</p><p>图为侯清和他的孙辈。</p> <p>据统计类似的知青死亡事件在延川基本没有,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但也不是平白无故的偶然,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以申昜书记为代表的延川县委对知青的关心、爱护和引导。申书记以他高超而朴素的宣传和组织能力著称。其结果,一是延川县《山花》杂志培养了以路遥为代表的三代20多位作家,成为著名的作家县,二是从知青中大胆提拔干部,特别是妇女干部充实基层,为她们今后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为国家建设培养了一批栋梁之材。其口碑长存。</p><p>图为丁爱笛与申昜书记的儿子申延生,由我摄影。</p> <p>事故发生后,不管你怎样拼命地呐喊:“跌崖了",“坠崖了",“掉哈咯了",“摔坏了”,当地人都不会意识到严重性。只有你说“踼崖了”,这个古老的字词,他们才确定出了大事。</p><p>这个字词典上已查不到,因为事情极少发生,字的作用又消失,方言也只在口语中使用,多数当地人并不认识。</p> <p>随之消失或逐渐减少的还有黄土高原的窑洞。有减少就有增加,村民开始住上了平房或楼房。感觉更舒适方便些,最主要是安全。于是在埋怨谩骂中逐渐适应。退耕还林和雨线的北移使高原由黄变绿,遮天蔽日的老黄沙也很难看到了,尽管风仍大。一天15个小时的熬尽血泪的劳作造成了短命,尔格强度已大幅降低。人们在四处找活干。造成暗洞的山水也减弱了当年的疯狂。更大的奇迹是铲车和推土机开上了山顶,将其削平。土被填入沟壑中,于是产生了无数的人造塬。其中最大的是延安新城。乡间则在上面建起了大棚。变化让人膛目结舌,不由人感叹黄土是上天赐给陕北人的好东西。那样地柔和细软,那样地亲切而使人陶醉。放在手心里,爱怎么揉就怎么揉,願咋家捏就咋家捏。以前没捏好是咱没本事,怨不得山水。</p><p>旧物消失得如此神速,以至于我们还没有意识到怎样把这过程完整地记录下来。这显然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至少也是经历。</p><p><br></p> <p>延川县永坪川寺村推山造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