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为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促进教师钻研教材,提高备课组的教研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序列研讨活动,在刘明兰老师的带领下如期进行,不过此次有所不同的是将由王鲁星和尚伟伟两位老师对第三单元的习作《我来编童话》进行同课异构。</p> <p> “交换一个苹果,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交换一种思想,我们收获的又岂止是一种思想。”相同的课题,不同的表现;一样的目的,别样的场面。同课异构是思想的火花碰撞,也是灵感的集中表现。</p> <p> 虽然教学内容相同,但两位教师精心设计,不仅展示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更充分体现了习作教学策略,做到了在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使同一节课的教学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画面。</p> <p> 王鲁星老师执教的习作指导课《我来编童话》,课堂设计线索清晰,有层递性。王老师设计了“要素组合说一说”“故事情节写一写”“人物对话加一加”三个语文活动指导学生自主习作。</p> <p> 王老师首先利用童话的基本要素让学生猜童话故事,让学生在猜一猜的游戏中自然而然地走进美丽的童话世界;然后,引导学生选定人物、时间和地点进行接龙编故事,并在此基础上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童话故事的要素构思童话故事;最后再次带领学生走进课文文本寻找童话密码,发现要想写好一篇童话要有丰富的情节,从而引导学生添加故事情节;最后通过文本的对比,让学生明白故事里的人物会说话故事情节会更有趣、好玩,再次让学生运用学习过的修改符号添加人物对话完善故事情节。课堂中王老师注重引导学生真实的学习,充分利用学过的课文,三个小妙招层层递进,一步步引导学生将习作写完、写好。</p> <p> 尚伟伟老师的课堂扎实高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尚老师首先利用小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编童话的兴趣。</p> <p> 课堂中尚老师紧紧围绕着童话的三要素人物、时间、地点进行点拨,让学生利用三要素来尝试编故事。在学生编写完故事以后尚老师充分利用生生点评、师生点评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习作,以此更好地激励和帮助学生修改习作,有时点评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更好地学习。最后尚老师也充分利用本单元学习过的课文来引导学生找到更好地完善习作的方法。尚老师的课层层递进,循循善诱,课堂环环相扣,引领学生边写边悟边修改。课堂上学生积极配合,学生思维得到了高效的训练,同时也给了学生写作上的启迪。</p> <p> 在评课环节中,在刘老师的带领下,三年级全体语文组老师畅谈了自己的想法进行了精彩点评——两位教师的同课异构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充分展示了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的不同的处理,以及不同教学策略的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刘老师更是进行了专业的点拨和总结。此次三年级组第三单元作文序列“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让执教者和听课者都受益匪浅,助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了老师教研水平的提升。</p> <p> “同课异构,同放异彩;同堂评课,同步提升”,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是一次成长,一次收获。在教研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探讨,活动使教师们专业成长的脚步迈得更加坚实,浓浓的教研氛围,最终将使老师们的教学能力更上一层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