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20年10月1日</p><p>今年的中秋节恰逢国庆节当天,国庆节假期有8天时间,经历了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有赖于祖国妈妈强而有力的防疫措施,目前已取得阶段性胜利!于是,宅家已久的小编只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就定下了与宋先生一家开启国庆中秋文化之旅的约定!</p> <p>按照计划,凌晨4点准时出发!第一次那么早来麦当劳用餐</p> <p>导航确认路线后,准时出发了!本次旅游线路是博学多才滴宋先生策划的潇贺古道自驾游</p> <p>关键词:潇贺古道</p><p>潇贺古道位于湘桂之间,连潇水达贺州,沿永州、道县、江华、富川,穿越都庞岭和白芒岭(今白芒营一带)过贺州县(今八步区)南下。修建的潇贺古道路宽为1米左右,至今古道遗留的痕迹在五庵岭村可随处找到。其西方是越城岭与都庞岭之间一条狭长的谷地“湘桂走廊”。潇贺古道又名秦建"新道",其雏形秦"古道"最初建成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冬。富川于春秋战国时属楚地,为楚越之交境,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p> <p>一路上都在塞车,应该是很多人都像小编一样,迫不及待想去欣赏祖国妈妈的美,于是,一路飙红,无论睡醒多少次,无论走了几十公里,还是显示有8个小时</p> <p>从高速改走国道、省道、乡道,结果发现最美的风景原来就在路上</p> <p>在路上吃个午餐后,我们又继续出发了!</p> <p>路上风景如画</p> <p>计划赶不上变化,原本8个小时的车程,足足开了16个小时,所以临时取消了去富川古城,直奔上甘棠村</p> <p>今年的中秋晚宴,虽然很朴素,却吃得特别香!</p> <p>今晚的月色也特别撩人</p> <p>2020年10月2日</p><p>一早起来,从楼顶望去,小编看到了古村落的幽美,体会到古村落的恬静…</p> <p>这里就是上甘棠古村,一个没有商业味道的古村</p> <p>上甘棠村如画的山水,古色古香的建筑,朴素的村民,走进上甘棠村就宛如步入了世外桃源。这是湖南省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千年古村落之一(仅次于道县乐福堂龙村)。2019年12月25日,还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p> <p>充满故事的小学</p> <p>仿佛听到朗朗读书声</p> <p>这里是江永旅游的标志-步瀛桥,传说石桥每掉落一块大石头,村里就会多一个大官,所以,顺理成章,过了桥就是文昌阁</p> <p>古村现有453户居民,共1865人,除7户人家是建国后迁入该村的异姓外,其他都是周氏族人。周氏族人自宋代以前就开始定居上甘棠村,世代繁衍,延续至今。这么有历史底蕴的地方,美食也应该很赞吧,贪吃的小编忍不住吃起来</p> <p>充满古村特色的早餐!</p> <p>随处可见的红蜻蜓、蓝蜻蜓</p> <p>飞呀飞呀</p><p>看那红色蜻蜓飞在蓝色天空</p><p>游戏在风中不断追逐他的梦</p><p>天空是永恒的家</p><p>大地就是他的王国</p><p>飞翔是生活</p><p>我们的童年也像追逐成长吹来的风</p><p>轻轻地吹着梦想慢慢的升空</p><p>红色的蜻蜓我小时侯的小小英雄</p><p>多希望有一天能和它一起飞</p><p>当烦恼越来越多</p><p>玻璃弹珠越来越少</p><p>我知道我已慢慢地长大了</p><p>红色的蜻蜓曾几何时</p><p>也在我岁月慢慢不见了</p> <p>唱完歌就开启文化之旅的第一课!有请我们本次的特邀文化之旅专业级讲师:宋金波老师!在同学们的热烈欢迎下,宋老师很快进入角色,带上专业的教案,开启古村探索之旅</p> <p>爱拍照的小编差一点……幸得宋先生和他的学生们提醒</p> <p>途中遇到的老奶奶和她的孙子,奶奶笑容可掬,孙子乖巧伶俐;小编心想,老奶奶的眼神真好,也没有戴老花镜,也没有任何的机器,熟练的在飞针走线纳着,每一针都是那么的认真!。</p> <p>小编问奶奶,鞋垫是给谁的啊?奶奶笑笑说:给家里的娃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虽然我们今时今日穿的,戴的已经不需要自己动手做了,但对于我们来说,始终都忘不了父母的那份爱与唠叨,更忘不了父母为自己操碎了的心,和布满老茧的手</p> <p>敬业的宋老师,每去到一个知识点,就与同学们交流起来!课堂上常用的教学方法他都用了起来: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等!小编真心佩服,如果宋老师真的是宋老师,一定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老师</p> <p>当你走在两百余栋湘南清明建筑之间时,记得抬头观察彩绘泥塑、雕花门窗…,就算迷路也不用担心,村里的老人和小孩都很乐意为你指明方向</p> <p>从五单门进入能见到一条一线天般的长巷,仅仅能容纳2人通过,因此戏称为挤女巷</p> <p>再往里走就能见到谢沐县的县衙遗址,不过现在只剩下瓦砾堆而已</p> <p>我们团最小的团友,也是最不怕苦怕累的团友-小登登,别看他年纪小,胆识过人,耐力过人,全程自己走!小编都追不上他</p> <p>跟随登登的步伐,继续向后走,有座菜园小山可以爬上去,从那里能俯视全村的景色</p> <p>据说喝过双仔河的水能生双胞胎哦,小编原本想喝一喝这清澈见底的水,但看了看身边的弟弟们,毅然地打消了这个念头</p> <p>四个小团友的标准合照</p> <p>许愿树下许下我们的心愿</p> <p>寿隆桥是目前湖南发现最早的宋代古石桥,作为潇贺古道的过桥之一,它是模仿木器榫卯结构铺设而成,完全没有使用任何粘合剂,虽然桥下石柱有些歪斜,但实际上依旧坚固</p> <p>关键词:榫卯结构</p><p>榫卯结构是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榫卯是极为精巧的发明,这种构件连接方式,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钢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抵消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p> <p>小编第一次见</p> <p>好好吃的带薄荷味的凉粉</p> <p>离开上甘棠村,我们来到勾蓝瑶寨—它位于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兰溪瑶族乡,这里是一个保存完好的瑶族祖居地</p> <p>瑶寨至今保留明代、清代的民居300多栋,随处可见社坛土地、舞榭歌台、凉亭桥梁。有着温馨质朴“洗泥节”、传承已久的勾蓝瑶女“勾郎配”等风俗民情。</p> <p>关键词:少数民族</p><p>少数民族是指多民族国家中除主体民族以外的民族。</p><p>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除主体民族汉族以外的其余55个法定民族均是少数民族。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制定和实施民族团结统一工作也为了让各民族实现平等的权利,就开始下令组织力量对民族名称与族群进行辨别。</p><p>经过努力,科学家理清了我国民族大家庭的基本构成,确认了56个民族成分。民族识别的顺利进行,为开展民族工作提供了依据打下了基础。</p><p>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p><p>分布上的两个特点:第一,小聚居和大杂居。少数民族人口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各省、自治区。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5个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200多个民族乡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但在这些地区又都杂居着不少汉族,其比例也相当高。第二,分布范围广,但主要集中于西部及边疆地区。全国拥有56个民族的省区有11个,占全国31个省区的35.5%。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p><p>瑶族,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民族语言分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p><p>瑶族是古代东方“九黎”中的一支,是中国华南地区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中国最长寿的民族之一,传说瑶族为盘瓠和帝喾之女三公主的后裔。盘瓠:瑶族先祖,娶帝喾的三公主(汉族)为妻,是帝喾的女婿,黄帝(汉族祖先)的孙女婿,三皇五帝中尧帝和嫦娥的妹夫。</p> <p>登登,你掌握知识点了吗</p> <p>用过午餐后,我们来到了女书博物馆!</p> <p>穿过吊桥,就到了女书园</p> <p>现场还有女书课堂!讲解员和女书老师都是女书的传承人,热情细心地向游客们介绍及传授女书的故事与由来!小编发现,上课最认真的是男生们</p> <p>关键词:女书及女书的由来</p><p>女书是湖南江永女书专用的汉语方言音节表音文字。女书作品书写在精制布面手写本(婚嫁礼物)、扇面、布帕、纸片上,分别叫做“三朝书”、“歌扇”、“帕书”、“纸文”。有的绣在帕子上,叫“绣字”。这里妇女有唱歌堂的习惯,常常聚在一起,一边做女红,一边唱读、传授女书。妇女们唱习女书的活动被称作“读纸”“读扇”“读帕”,形成一种别具特色的女书文化。</p><p>女书的使用者主要是汉族妇女,也有当地一些放弃瑶语只用汉语的平地瑶妇女使用,是汉语方言的音节文字。</p><p>女书,严格讲应称为“女字”,即妇女文字,是一套奇特的汉字。它不仅符号形体奇特,记录的语言奇特,标记语言和手段奇特,流行的地区、社会功能和传承历史也很奇特。女书脱胎于方块汉字,是方块汉字的变异。经过研究,女书基本单字共有1000个左右。女书字的外观形体呈长菱形的“多”字式体势,右上高左下低。斜体修长,秀丽清癯。乍看上去似甲骨文,又有许多眼熟的汉字痕迹。关于女书所记录的语言,经过语言专家的调查研究确定,它既不是湘语、西南官话,也不是瑶语;而是一种流行在江永一带的汉语土话。是音节表音文字,一个字基本上对应一个音节。</p><p>关于“女书”文字的记载,至今最早能见到的是太平天国(清朝咸丰年间)发行的“雕母钱”。该钱背面用“女书”字符铸印有“天下妇女”、“姊妹一家”字样。</p><p>女书文字的特点是书写呈长菱形,字体秀丽娟细,造型奇特,也被称为“蚊形字”。搜集到的有近2000个字符,所有字符只有点、竖、斜、弧四种笔划,可采用当地方言土语吟诵或咏唱。</p> <p>晚餐怎么可以没有血鸭</p> <p>2020年10月3日</p><p>来一份永州的胖子卤粉,即将开启今天的精彩之旅</p> <p>处处可见的莲花,想必您也猜到我们到哪里了</p> <p>关键词:周敦颐故居</p><p>周敦颐(1017年6月1日—1073年7月14日),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楼田保(今湖南省道县)人,晚年定居庐山莲花峰下,以家乡营道之水名“濂溪”命名堂前的小溪和书堂,故人称濂溪先生,元公是他的谥号,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p><p>《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作者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庸劣世态的憎恶。</p><p><br></p> <p>关键词:谥号</p><p>谥号是指人死之后,后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评价的文字,始于西周。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从而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通常意义的谥号。谥号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谥法制度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有褒扬性的美谥、怜惜性的平谥、贬义性的恶谥三种</p> <p>在周敦颐先生故居颂《爱莲说》别有一番滋味: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p> <p>关键词:理学</p><p>理学是两宋时期产生的主要哲学流派,历代儒客推崇。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 [1] 至南宋末期 [2] 被采纳为官方哲学。重要的理学家儒客大家有北宋五子、南宋的杨时、朱熹、柴中行、陆九渊、林希逸以及元朝吴澄、许衡、刘因、 郝经、姚枢,廉希宪,张文谦,刘秉忠、赵汸、汪克宽、华幼武、吴海、戴良、李祁、张宪、梁寅、苏天爵、张昶等等、明朝陈献章、湛若水、王守仁、朱得之等,广义上包含三苏、王安石、司马光等人。他们哲学的中心观念是“理”,把“理”说成是产生世界万物的精神的东西。理学的出现对后世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p><p>理学,或称道学,亦称义理之学,是宋元明时期儒家思想学说的通称。理学,以宋儒论学多言天地万物之理而名。道学,以当时流行称谓、且《宋史》有《道学传》而名。又因其始兴于宋代,又称宋学,与汉学相对。理学分两大流派:一称程朱理学,以 “二程”(程颢、程颐兄弟)、朱熹为代表,强调理高于一切;一称心学,以陆九渊、陈献章、湛若水、王阳明为代表,强调心是宇宙万物的主宰。今人又有三派之说:气本论一派,以张载为代表;理本论一派,以程朱为代表;心本论一派,以陆王为代表。理学各派宗旨各异,对“本体论”、“自然哲学”、“心性伦理”和“政教方案”等方面的研究也各有侧重。理学,则概括了宋元明儒学之共总特点。</p><p>概括说来,理学讨论的问题主要有:①本体论问题,即世界的本原问题。②心性论问题,即人性的来源和心、性、情的关系问题。③认识论问题 ,即认识的来源和认识方法问题 。——格物致知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从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p> <p>周敦颐先生在其千古名篇《爱莲说》中以莲喻“廉”,以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高度概括为官之德与为人之德,使廉洁文化从此以一种独立的文化形式得到发扬光大,并且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为官从政者。</p> <p>宋老师要求同学们在结束这次文化之旅之后把《爱莲说》背下来……这是宋老师布置的唯一的一个作业,小编还没有完成…</p> <p>满街的银杏叶,小编控制不住的拍拍拍</p> <p>濂溪书院 位于湖南道州(今属道县)城西。道州为理学家周敦颐故乡,后人因建书院,以其号为名。</p> <p>在参观濂溪祠的时候,大门上掛着一幅黑底金字的楹联:“千年道学兴吾宋,万世宗师首此翁”。楹联是南宋理学家朱熹所题。这首藏尾诗也是本次文化之旅的精彩彩蛋:宋翁两家出游</p> <p>10月的道州一路桂花香,沁人心脾,久闻不厌</p> <p>关键词:月岩悟道</p><p>月岩位于都庞岭东麓,距周敦颐故居约七公里。岩洞内周围削壁千仞,白石璀莹。这个巨大的岩洞,还有东西两座洞门。最为奇特神秘的是,在这个岩洞内的不同位置,可以看到不同的景物变化。如果你从东洞门进,朝西洞门行走,往头上的洞口看去,开始只能见到一弯“残月”,形似蛾眉,如下弦月。再往前走,那“月亮”像镰刀、像小船,由缺而圆。到了岩洞中央,当顶便是一轮“皓月”,成为“望月”。继续往前走,这轮“皓月”又逐渐由圆而缺,最后又是蛾眉一弯,成为“上弦月”。正是由于这种不同方位引起的景物变化,使月岩在人们的心目中充满了神秘感,月岩的名气也不胫而走。相传周敦颐十四岁时,曾筑室于月岩,在那里读书并在那里悟得“无极而太极”的道理,为其后来学术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p><p>月岩位于湖南道县城西20公里处清塘镇小坪村南,是都庞岭下的一个大型石灰岩溶洞。明代著名旅游家徐霞客由衷地发出赞叹:“永南诸岩谁最?道州月岩第一!”真是名不虚传。</p> <p>道县月岩是古“道州八景”之一,周敦颐求学、静养、悟道之处,曾获得明代徐霞客这般赞誉:“永南诸岩殿景,道州月岩第一。”</p><p><br></p> <p>月岩有东西两个洞门,东洞门长65米,宽40米;西洞门长105米,宽60米,因东西两门贯通,故又称“穿岩”</p> <p>一到洞口,宛若身临城阙,极具雄伟森严之感。步入洞门数十步,顿觉宽敞若广庭,月岩的美,在于大自然的巧夺天工。</p> <p>一般的喀斯特地形都是在地下,而月岩则在地面突现屹立出来。月岩的奇,在于一岭三洞,一洞三月,天光透入岩中,竟成三个“月亮”,疑似鬼斧神工,独特而曼妙</p> <p>从月岩出来,一片金黄色的丰收景象,是小编的最爱!</p> <p>离开月岩,我们来到下灌村,它是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开源于西汉(即公元元年),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该村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村落建在船形地上,浮飘于冷江与灌溪之间。在下灌村前,有一座山,山上建有一塔。站在村后的高处看,这塔山犹如一根撑杆,把一个偌大的下灌大船,牢牢地锁定在这两水之中</p> <p>关键词:科举制度与状元</p><p>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封建社会的儒客文人都把考状元作为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p><p>乡试三年举行一次,大多在秋天考试,所以又称之为“秋闱科考”,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这样的考试,经过了乡试考试的合格者就叫做举人。会考三年举行一次,举人才有资格参加科考,经过了会试考试的合格者,就叫做贡士。贡士的名额很少,一年只有300名左右。取得了贡士功名的,其实已经获得了进士的功名,但是,他们还要参加殿试才能够最后得到这个功名,所谓的殿试,就是皇帝要在太和殿再进行一次御前考试。</p><p>从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以来,从中经历唐、宋、元、明、清各代,直到清光绪31年(1905年)废除,历经近1300年(科举制选状元肇基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在“学而优则仕”的年代,封建社会的儒客文人都把考状元作为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些千古名言不知激励多少学子卧薪尝胆、悬梁刺股、死钻八股、勇跳龙门。1903年,由袁世凯领头的一批有识之士奏请皇帝废止这种制度,进士张之洞上书:"科举一日不废,即学校一日不能大兴,士子永远无实在之学问,国家永无救时之人才,中国永远不能进于富强,即永远不能争衡各国"。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进行了最后一届之后正式废除。</p><p>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河北故城县人)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河北肃宁县人)止,在这1283年间,科考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状元(一说504人),加上其他短命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各代的武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p><p>明清两代,殿试一二三名,确定其名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p><p>其中较为人知的有,唐代的贺知章、王维、柳公权,宋代的张孝祥、文天祥,明代的胡广、杨慎,清代的翁同龢、</p> <p>偶遇来村子写生的老师们</p> <p>下灌村的夕阳特别美</p> <p>本来想看日落,结果无意中捕获了最美的晚霞</p> <p>穿着情侣装的宋老师和苏老师的背影,小编想说,这应该是爱情最美的样子吧!我能想到最浪漫的是,就是你和她一起慢慢变老……</p> <p>2020年10月5日</p><p>九嶷山—我们来了!为了体现同学们有预习功课,一早在去往九嶷山的路上,同学们就主动学习了关于九嶷山的名人诗句</p><p>《七律·答友人》</p><p>作者:毛泽东爷爷</p><p>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p><p>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p><p>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p><p>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p> <p>九嶷山属南岭山脉之萌渚岭,纵横2000余里,南接罗浮山,北连衡岳。这里峰峦叠峙,深邃幽奇,千米以上高峰有90多处,多为砂页岩、花岗岩、变质岩组成。素以独特的风光,奇异的溶洞,古老的文物,动人的传说,驰名中外,令人神往。</p> <p>为了锻炼同学们的耐力,宋老师专门安排登九嶷山三分石景区!</p> <p>远远地,同学们就可以看见雄伟峻拔的三分石了,但要想近距离地亲近它并不容易,因为这段路程,全是崎岖的山路:一会儿逆势攀爬而上,一会儿顺势直溜而下,弯弯曲曲,左拐右拐</p> <p>终于近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才好不容易地来到山脚下。停好车,稍作调整、休息,立即向三分石进发</p> <p>走过一座摇摇晃晃的铁索桥,下面是一个顺着山势的拦腰河坝,由此形成一个颇有深度的水库。</p> <p>一个拐弯后就开始正式地登山了,沿着石阶而上,顿时气温骤降,清凉清凉的,舒服极了。</p> <p>刚开始的一段路,多在竹林中穿行,路也平坦,走得不太费力</p> <p>路上偶遇俊俏的螳螂先生</p> <p>技艺极好的蜘蛛小姐</p> <p>尽管沿途小动物们相伴,但越往后,山路变得崎岖和陡峭起来,由于全程是上阶梯,小编实在撑不住了,必须得三只脚走路,甚至想匍匐前进,太累了!遥望4个小朋友,早早走在前面,而小编……</p> <p>越往上爬,雾越浓!能不能看到三分石,一切都是未知之数</p> <p>就这样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累了,找个路亭歇息,终于,接近三分石了</p> <p>来到了观景台,四周雾蒙蒙,什么都看不到</p> <p>无论如何,我们终究是爬上来了,6位男同胞兴奋滴拍起了合照</p> <p>等待了约半小时,太阳出来了,浓雾渐渐散去,三分石露出了真容:险峻又高耸入云的三块巨石</p> <p>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p> <p>宋老师依旧敬业,看着九嶷山的美景,和同学们诉说他的旅游感言</p> <p>下山后的水库“消失”不见了,我们也饿得呱呱叫</p> <p>一桶当地的竹筒饭</p> <p>一碗瑶族的油茶,人间美味啊</p> <p>这位大厨,你咋那么眼熟</p> <p>2020年10月5日</p><p>因为天气的关系,临时改变计划,来到了蓝山的塔下寺</p> <p>塔下寺,原名回龙寺,明万历前称净住寺,因传芳塔建于寺中,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塔下寺。传说这寺始建于唐代,后历代均有修葺。而传芳塔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到万历元年(1578)才建成,历时15年,可谓“胡子工程”了。建成后,这里成为了八景之一——“峭塔凌云”。现因地基下沉,塔身向北倾斜达15º,依然稳固屹立,堪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p> <p>小编以为蓝山只有咖啡,原来蓝山不只有咖啡,还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p> <p>关键词:长征</p><p>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p><p>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p><p><br></p> <p>离开蓝山县,我们向连州出发</p> <p>男子汉的文化之旅除了锻炼耐力以外,怎么可以少了锻炼勇气呢!所以挑战玻璃桥是今天安排的项目</p> <p>位于龙潭古镇的湟川三峡(国家水利风景区)有世界上最长的擎天玻璃桥,全长520米</p> <p>经过这么多天的相处,四兄弟似乎早已了解小编的拍照模式,镜头感很强</p> <p>非常有爱的一家子</p> <p>小编和她的弟弟们</p> <p>风景如画的湟川三峡</p> <p>这是唯一一张9位团友的大合照!</p> <p>为了满足小编拍照,宋老师和苏老师帮我遮风挡阳,只为最好的效果呈现,好感动</p> <p>手牵手,一起走,我们是相互扶持的好兄弟</p> <p>湟川三峡位于连州市区南面,是珠江流域北江水系的主要支流,起源于星子红岩山,流经连州、阳山、英德,在连江口汇入北江</p> <p>宋老师又在讲课吗?</p> <p>坐船经过玻璃桥底时,小编不禁想起卞之琳老师的诗:</p><p>你站在桥上看风景</p><p>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p><p>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p><p>你装饰了别人的梦</p> <p>两岸风景如画</p> <p>小编只想说:</p><p>你站在桥上看风景</p><p>看风景的人在桥下看你</p><p>文旅装饰了你的眼界</p><p>你装饰了我的世界</p> <p>2020年10月6日</p><p>为了避开回程高峰,我们选择了6日开车回广州,尽管依旧塞车,但却在路上意外收获最美日落</p> <p>不知疲倦的弟弟们还来了一场篮球赛…</p> <p>2020年10月7日</p><p>特地选择看《我和我的家乡》来为这次精彩的文化之旅画上完美的句号。这部电影的五个故事心既让人孩子们激起家乡的思念,又能感受到祖国的温暖和强大。弟弟们看电影的时候都被剧中情节深深感动</p> <p>本次文化之旅除了让孩子们收获满满外,小编也学习了很多很多!</p> <p>外婆的热情好客:好想吃您做的芋头扣肉哦</p><p><br></p> <p>宋老师的博学多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宋老师,还有什么不会的吗?</p><p>苏老师的睿智幽默:和苏老师聊天是非常愉快的事情吧,做你的学生很幸福哦</p> <p>谌然同学的自律与淡定:请问精彩的旅途中仍能坚持做到每晚读书,你是怎么做到的</p> <p>登登同学的勇气与笑容:海拔一千多米的山来回全程自己走,没有一丝丝累意,只有让人治愈的笑容</p> <p>本次文旅,不仅收获了体重,还收获了满满的友谊,让小编开始期待下一次的旅程……所以,本美篇,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