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还是放弃,每年都很纠结

笨笨

<h3>  每一天过得都很难。所有的人,在这个时代,都在劫难逃。</h3><h3> 每个人都在拼命滴努力挣扎。</h3><h3> 我也依旧在继续和学生们做着拉锯战,做着她们在现阶段可能不能理解的事情。毕竟,他们一周四十节课,再加上周日补课,几乎没有闲暇时间。我还要给她们增加负担,惹人嫌。但是,不这么做,怎么办呢?她们总是要面对未来竞争惨烈的日子。多少有一些锻炼,总不是坏事吧?</h3><h3> 尽可能压缩学习内容吧!如果从知识角度论,再给一个学期也是讲不完的。所以,要从培养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的角度下功夫。今年的学习更加突出文学主题线索和教师技能(也可以是学习能力)线索双线并进。一方面顾及到文学史线索,文学常识,一方面强调学习方法的渐进性,学习能力的渐进性。课程进度之间既有文学演进的逻辑关系,又有学习方法的衔接关系。</h3><h3> 例如,上一次诗歌学习侧重于小组合作学习朗诵脚本的撰写和朗诵诗会,先从方法论上进行初步学习。明天是第二次,侧重个人的自主学习,即对上次方法的应用。制定了学习目标,上传了学习资料。</h3> <h3>  </h3> <h3>组织小组在此基础上,做课堂展示方案。一班首先提交了学习方案,经过修改完善,有了下文。</h3> <h3>  原本每年的自主学习都在课外进行,但去年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实在无法容许,只好利用课堂时间进行线上学习。</h3> <h3>上次的诗歌朗诵在一班说了四个关键词。失望。悲哀。自责。期望。是在课堂上的心路历程。</h3><h3> 从态度而言,大多是集体朗诵,且文本选择只有一两首。和要求能够展现一个诗人的创作历程,风格变化要求甚远。课前给提供了16级的诗歌朗诵实录,哪怕有一点模仿,也不至于如此。时间紧,只是借口。因为第二节二班的表现就完全与之相反。我在二班说了震撼。</h3><h3> 继而觉得悲哀。悲哀是因为看到应试教育之下,中文的学生没有能够有诗歌之美的感悟。几乎看不到大家在诗歌中受到的一点熏陶。这也罢了,关键是基本没有创意。我似乎看到了十几年寒窗是如何剥夺了学生的美的情怀。</h3><h3> 最后又开始自责,犯了急躁的毛病。学生不就是因为缺乏审美等的能力,才要进行改革吗?如果她们一开始就呈现出完美的效果,就不用改了嘛!之前的班级,哪次不要经过两个月的磨砺?她们这才第三次展示,能好到哪里呢?(当然,二班还是给我意外惊喜的,说明,态度才是根本)</h3><h3> 谆谆之语,再寄语期待。如实阐述了自己的心路起伏,但愿能有同学能够明白吧!</h3> <h3>二班的朗诵可圈可点,第一个组朗诵居然做到了全程脱稿。还有小组配乐好,创意也好。虽然内容选择不全,好在态度积极,有了朗诵诗会的感觉。</h3> <h3>上完课没来得及写,具体的细节已经忘了😌所以,一定不能偷懒。</h3><h3> 后来学习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和百合花时,我也讲了不少时间。因为,原本以为大家有话说的文本心得,却发现大家说得基本都是别人的话,文本细读也不会。没有实现我设置的学习目标的意图。</h3> <h3>依然有不少同学不看学习通通知。没关系,误了要求自己负责就好。这就是技术优势。成年人,要学会为自己负责。以后最多提醒一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