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如今的我是提笔忘字了,岁月催人老。不服可不行!这里先给姐妹兄弟们打个招呼!如有写的不妥之处敬请指正!</p><p> 又到了桂花飘香银杏叶黄了的季节,美丽的景色总是让人心旷神怡的!有人说你用什么心情看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会呈现什么颜色的。你们认同吗?我认同!</p><p> 回首往昔,依然还历历在目。48年前的那一天,就像是在昨天。翻开第一页便看到一群青葱岁月的年轻人的画面,哦那是我们自己啊!在看看今天的我们已经鬓发斑白,那就是岁月留给我们的痕迹!一路走来,有太多故事可以告诉大家,有苦有甜,有付出,有获得,还有很多的感动!有值得留恋的人和事!太多太多真的不知从何说起!就说个如今还记忆犹新一件吧!把尘封的记忆打开和大家分享!😃 </p><p> 记得那是我们参加的第一个“双抢”,一群刚下乡的知青根本没有办法想象那会是一个怎么样的场景!半夜大队的广播就开始叫大家起床下地拔秧苗🌱了。大家睡眼朦胧,腰间学着当地农民把捆秧的草绳系在身上,手拿秧凳和农民一起下了秧田开始拔秧苗!没有下过乡的人不会知道这个滋味的!首先赤脚在没有路灯只有昏暗的月光下走在狭小的田埂上的我们一倒一歪。白天走在上面还可以,当你赤脚🦶在半夜三更的时候走,那感觉完全不同啊!这还只是刚刚开始!下田了拔秧苗没农民快不说,可恶的虫子来咬你还没手去挠痒,因为手上全是泥水啊。这个时候我可是有点想哭😭!还好我们有着一群人,忍忍也就过去了!下过乡的知青都有所了解“双抢”。因为当时种的双季晚稻就是我们说的梗米(大米)。上海人欢喜吃的,软糯,当地人不喜欢,因为产量低。不涨饭!农民觉得不划算啊!其实农作物种植生长和气候温度变化关系极大,必须在立秋之前全部种植完,才能保证她的生长期。所以必须赶这个进度,大家还记得每年都要开双抢誓师大会吗?应该还有记忆吧!因此能熬过双抢的知青,应该说是经受住了一次考验!我下乡的第一个考验便是第一次参加的双抢!最让我感动的还是那里有一批淳朴的农民,她们知道我们都是城市的娃,哪里吃过这样的苦,所以特别照顾我们,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为我们准备了早饭,当你手捧一碗卧了鸡蛋🥚的面你都会被感动到哭!生产队还给我们自留地,柴草随我们拿,当时我们种上了叫“矮脚青”的青菜,由于我们施的肥都是生产队粪坑里的,也随便我们去挑,哈哈!所以我们种的青菜长的可好了,吃都吃不掉,我们还养了一窝鸡,它们可是生产队公房里堆稻谷房里的常客!😃那时每个工才三、四毛钱啊!我们出工记工分是打折的当时是七折,已经是非常照顾的了!说白了我们真的做不了什么,有时候其实还是添了麻烦呢!我还清楚的记得那时插秧我们哪里能和农民比速度啊,经常被关“洋油箱”。不知道什么叫“洋油箱”了吧!😃那就是你原来排第几的,被你旁边的人超过去了,你前面的人也过去了。你就被关在中间了,那个急啊,丢人啊!我就拼命赶啊,快到边时还有一扁担长时,让打秧的农民赶紧帮忙插了补齐,我赶紧追上去到下一个起点上跟上大部队!哈哈😃不知道我这样的叙说,大家能明白吗?一个双抢下来,我们的皮肤晒黑了,人也瘦了!可是我们和贫下中农的心贴近了!更加清楚的看到农民的生活劳作是多么辛苦!多么不容易!真正理解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p><p> 我是69届鞍山中学毕业,70年上海疏散人口随外婆外公去了芜湖。因为父母都早年去大三线工作,从小随外公外婆在上海生活!70年到芜湖,在芜湖第八中学读二年高中,高中毕业。72年7月下放到当涂官碾大队陈庄生产队,于78年上调芜湖缝纫机厂工作。90年10月单调回上海,在上海宏腾印刷厂工作。2000年的4月下岗,当年10月在江湾镇街道文治居委工作至2011年11月!之后就在家庭这个岗位上工作至今哈哈哈!😃</p><p> 很久没有写东西了,离开居委工作也九个年头了!马马虎虎凑合完成!交作业啦!见笑见笑啦!来个作揖礼!耶✌🏻</p> <p>今天的我</p> <p>老伴70啦</p> <p>13岁的我</p> <p>时光如歌,岁月如痕!人生入秋,白发也美!</p> <p>年轻时的我</p> <p>16岁文革时期的我</p> <p>我们插队小组成员</p> <p>十八岁的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