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性教学从直观到抽象的模型构建 ——水田实验学校小学数学组辩课侧记

黄金连

<p>  初冬的暖阳偷偷地溜进了水田实验学校的校门,静谧的校园又开始焕发出青春的活力。在这样美丽的日子里,我们学校数学教研组的辩课教研活动于五(3)班教室正式拉开了序幕。</p> <p>本次辩课活动以“概念性教学从直观到抽象的模型构建”为主题,参加活动的有水田实验学校小学部数学组领导及全体数学老师。本次活动分为四个环节。</p> <p>活动第一环节:由王丹老师讲授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倍数与因数》这一新课。她通过出示西游记中唐僧、孙悟空、八戒师徒三人的关系要求学生说出三人的关系:唐僧是孙悟空和八戒的师傅,孙悟空和八戒是唐僧的徒弟。告诉学生活中还存在着各种这样的关系,如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师生关系等,这些关系是相互依存的,不是独立的。在数学王国里也有一些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的数。由此把学生引入了倍数与因数的新课中,然后通过例题引出算式9✖️4=36,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9、4、36三个数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并强调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在学习倍数和因数时只在非自然数范围内讨论。整节课王丹老师通过举例、游戏、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掌握倍数与因数的关系,再组织学生交流,逐步体会通过想乘法算式或者除法算式的方法来判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领会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整节课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p> <p>活动第二环节:辩课活动</p><p> 课后由我们数学组素有才女之称的马丽媛老师主持这次的辩课,她的一首:良师浇灌水田童,善教弄墨各精通,携生庆贺丰收果,随手摘下入囊中。为这次就“概念性教学从直观向抽象的模型构建”为主题的辩论引领着正反双方的老师们展开激烈的唇枪舌战的短兵相接。</p> <p>正方团队的宋长伟、冯细华、龚涛老师认为王老师的课通过西游记的故事有意识的引领学生建构数学模式。渗透数学模型思想,通过聚类抽象、原型启发和符号概括促进学生把握数学模型的本质,是一个帮助学生从直观逐渐到抽象模型构建和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p> <p>反方团队张艳芳、余育瑤、易水军老师三人认为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中最基本的内容,反映着人们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丰富和深刻认识,一切数学思维都以数学概念为基础,凭借数学概念来进行,所以数学概念的学习在数学学习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觉得王老师这节课没有很好地做到概念性教学从直观到抽象的模型构建。认为王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是在引导学生在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中自主获取知识基础,未能真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概念的本质,在《因数与倍数》这一教学中,学生只是知道因数与倍数的含义,没有真正理解倍数与因数间的关系是需要两个自然数之间整除,而非除得尽。学生对概念生成理解,但理解不深入,对如何去找一个数的倍数方法并没有得到整合,概念本质未厘清。觉得王老师这节课没有很好地做到概念性从直观到抽象的模型构建。对于概念性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熟记概念,更要理解概念的本质,让学生对概念知识有一个从生活直观体现到抽象的模型建构。</p> <p>活动第三环节:两组辩手针锋相对、各抒已见,不分上下,相“斗”许久。后面由马主任点评:认为本节课老师采用了举例内化,数型结合,变式教学的方法突破难点,充分利用例题的点阵图列出的算式4✖️9=36,是数型结合的直观感知,使概念的揭示突破了从抽象到具体,让学生找到了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数学概念具有“过程———对象”的双重性。既是逻辑分析对象,又具有现实背景和丰富寓意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从概念的现实原型、概念的抽象过程,数学思想的指导作用、形式表达和符号化的应用等方法理解一个数学概念。</p> <p>活动环节四:由主持人马丽媛老师总结陈词,她认为我们辩课的目的不是为了打倒或推翻,而是为了建立和提高。通过辩课,给大家提供一个深刻思考、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平台。相信我们在今天的思想交锋中越辩越明,找到有效的教学策略。</p> <p>这场精彩的辩课在全体数学组成员的阵阵掌声中结束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所做的一切事都是无止境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学工作更是如此,让我们一起总结经验,为教育的美好明天增加绚丽的色彩!</p>

因数

学生

倍数

辩课

数学

抽象

概念

教学

直观

概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