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一</b></p><p><br></p><p><b> 入住酒店</b></p><p><br></p><p> 因为市关工委组织活动,我们10月12日来到黎川国安假日酒店。酒店给我的感觉是浪漫、绚丽和豪华。</p><p> 酒店主体两<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侧各有延伸,延伸部位不及半高,上面各建几个带尖的圆顶,圆顶鎏金,清真寺一样灿烂辉煌。酒店西面是一个超过百亩的广场,广场南部山头立了炎帝黄帝雕像,其它各方都有腾龙雕像,所有雕像高过十米,威武高大。</span></p><p> 酒店既有梵蒂冈彼得大教堂的影子,又兼意大利佛罗伦萨大教堂风格。主体顶上的人和狮都长了翅膀,前面招牌边站了一头神兽——马身凤头凤翅膀。<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设计大师米开朗基罗看到这一杰作不知是如何感想。历史与</span>神话的完美结合让人赏心悦目。</p><p> 外面主要是欧洲格调,里面主要是中国传统。一楼迎客大厅四个大柱需两人才能合抱,仿佛龙头鱼身的彩色瓷器。服务台的背景图更是大气磅礴。几十米长的漏空浮雕上几十条金龙仿佛在天宫飞舞,大厅东侧摆了一组大型木雕沙发,沙发油光可鉴,雕镂精细。最让我惊讶的是两盆绿萝享受富豪待遇,居然坐在汉白玉的“沙发”上,“沙发”至上而下图案精美,尤其是扶手特别浪漫——人头狮脚鸟翅。一楼的餐厅无论站在那个角度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餐桌是大理石面料,四只脚富有曲线美。</p><p> 我住在8313,要经电梯上去。两个电梯毗连,电梯两侧各有一樽精美木雕。其中一樽雕着观音,慈眉善目,面容清秀圆润。</p><p> 电梯里面金碧辉煌,人站在里面就像在皇宫一样。我拿像机照下里面,里面竟然照下我拍照的模样。也许是非常时期,电梯里面还贴了“已经消毒,放心使用”。</p><p> 出了电梯,地毯铺地。一直连到两端。深色的地毯和上面浅色涂料相得益彰,加上每格装饰似的拱门一道一道,给人“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觉。三层中间除了摆了盆景,还摆几樽木雕。其中一樽玻璃罩着的估计特别珍贵。下面是个雕几。这是一樽松鹤雕,叶子如云,枝干盘曲。根上几只仙鹤栩栩如生,姿态各异。松鹤延年,我想放在这里有所寄托:希望入住宾馆的平安无事。</p><p> 我拿房卡贴在感应区,哧地一声旋开了门。嗬!里面奢华极了。地面是一整块紫花淡底的地毯,清新秀丽。四方最漂亮的算是东墙,东墙南半是小方块金色麻石克拼成的一个大方块,散发珠光宝气;北半是一块古铜色的大刺绣,长长的曲枝上开满了鲜花,每朵花在灯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灿烂辉煌。床、柜、桌和凳都都镶嵌了金色或银色的图案或线条。<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南面窗帘缓缓拉开,打开移门插扣,外面十多平方的绿茵呈现眼前。绿茵的间墙上安置了向上的射灯,夜晚它的亮光将投射到酒店的墙上。</span></p><p> 现代是客房的又一特色。卫生间马桶都是智能产物,侧边有多功能控制板,里面洒着蓝光。卫生间与卧室之间的墙上有块巨大的玻璃,玻璃前的帘子与阳台边的帘子一样也由开关控制。</p><p> 温馨是客房第三个特色。住房里不光奢华,更是想得周到,我享受到宾客至上的荣光。酒店除了其它酒店应该准备的物品床对面桌子上还摆盘子里饼干和奶糖。可能是怕我们以为是付费的,旁边特意夹了一张温馨提示的纸条,纸条上写了:“尊敬的嘉宾:您好!请享用我们为您准备的……”。酒店还为我们准备了针线纽扣包和翻领束腰的高级睡服……所有这些都给人宾至如归的感觉。</p><p> 8313客房虽然有两张床,但只安排我一个人享用。在这么高大上的假日酒店吃住几天,算是关工委的厚爱,也算是三生有幸。</p><p><br></p><p> </p><p> 2020.10.19</p><p> </p><p><br></p> <p><b> 二</b></p><p><br></p><p><b> 游黎川油画创意产业园</b></p><p><br></p><p> 下午第一阶段我们关工委成员参观黎川油画创意产业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它位于国安路与状元路交叉口东南150米的黎河大道1号。 </p><p> 首先导游带我们进入油画展厅。进门第一间北墙——最显眼的位置布展一幅黎川印鉴的油画。白底红印,印的中心有白色黎川二字。印鉴古朴、醒目而且艳丽。油画右边有一幅毛泽东的油画,左边有一幅邓小平的油画。两位领袖面带笑容,和蔼可亲。这三幅油画放在一起,也许包涵深意:黎川今天的美丽和辉煌得益于几位领袖的英明领导。西墙上那幅油画非同凡响,画面开阔,壮丽无比。远处云海茫茫,一直延伸天际;中间纵横的群山只露出脊梁一线;近处青峰出云,树木丛生,如絮的白云仿佛在移动、翻腾。整幅画象征着祖国生机勃勃,气象万千。</p><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展示区和交易中心让我们看到近千幅中外知名画家及黎川本土画师作品,黎川会仙峰、玉湖、日峰山等自然风光和船型古屋、古城双桥、红军广场等人文风情一一荟萃。</span>我们置身于画的世界,接受美的洗礼。美的意境、美的色彩和美的形态像美女一样楚楚动人。山川、生活、颜料和技艺将黎川的魅力展示得淋漓尽致。</p><p> 离开油画创作基地,进入油画陶瓷交易中心,我们欣喜地看到黎川两大支柱产业——油画和陶瓷的联姻。那些闻名遐迩的陶艺让我们感受到黎川创新力量。徜徉在陶瓷王国,倾听激情澎湃的讲解,我们也会热血沸腾,涌现在眼前的是五光十色、琳琅满目、标新立异……我跟随着大小镜头来到一个展厅,那里有一个巨大的油画,背景是秀美山水,荧屏一样亮丽,核心物体是养生煲——黎川造。煲绘得非常精美,煲上绘了两人相对而坐,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油画的旁边我们可以看到实物:养生煲的“脖子”上系了一条红绸带,它的坐基是红绸裹着的方凳。看到它,我就想起今年驰援武汉回归的医护人员的飞机享受过“水门汀”的礼遇,怀念起建功立业的英雄。听讲解员说,这种养生煲代表中国制造,走出国门,博得到海外的赞誉。陶罐陶钵本来叫人喜爱,当它们插上电的现代翅膀,我便感知它们伙伴已经霍霍地翱翔远方。还让我惊讶的是一种客厅的陶器,如凳如几,红色的玛瑙一样晶莹亮丽。我听到那是与木材结合的产物,温度和弯度是如何协调的——简直不可思议。一个同行者伸手抚摸,连夸:“奇迹!奇迹!”。</p><p> 由于太过漂亮,我只顾浏览,那些油画和陶器都没记下名称,好是遗憾。</p><p> </p><p> </p><p> 2020.10.20</p> <p><b> 三</b></p><p><b> </b></p><p><b> 游黎川试院</b></p><p><br></p><p> 下午第二阶段是参观黎川试院。</p><p> 它坐落于老城区中心——日峰镇东方红大道东创建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占地20亩,是黎川标志性的古建筑之一,也是江西唯一集学宫、试院、孔庙于一体的古建筑群。</p><p> 不到不知道,一到惊一跳。古屋正中“黎川試院”四字方正俊秀,其中一种繁体字也显历史悠久。旁边的对联:“高山仰止矣千秋垂范,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境界很高,也很霸气。柱与门、壁与瓦共同组成工笔的图画。</p><p> 我们很幸运,适逢一群小学生穿着古今融为一体的服装,站在方正的低洼处树木掩映之间朗诵弟子规,整齐划一,字正腔圆,声震长空。他们在学宫的操场上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沐浴祖先的余晖。我们都在周围聆听,仿佛一股泉水从心田缓缓流过。</p><p> 真是大开眼界,我们看到了古代科举考试,一人一间,试子正襟危坐,手持毛笔从容不迫地在宽大的宣纸上写着试卷。影视看过的成为实景,顿有穿越之感。导游说:“黎川试院试场正厅,共设座号七百多间”,黎川的学风之盛可见一斑。黎川人还在旁边复制了殿试:皇帝在文武官员的陪同下亲自监考。时代不同了,现在的高考考场全装空调和监控。监考和考生不再像科举时代受天气干扰,也不遭受冬寒夏热之苦。廊回路转,科举考试以来抚州涌现的状元和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姓名或画像一一罗列出来。作为“举子”,感恩高考制度的恢复;作为抚州人,又为灿烂辉煌的历史而骄傲。</p><p> 在试院里,我还看到了王安石题写的“聪明泉”石碑,石碑为黎川试院历史增加了一些厚重感。</p><p> 试院历尽沧桑,砖墙倾塌,兵祸焚毁。房舍废墟虽然被夷为平地,但还留下一面古墙,墙上还镶嵌了一块原始的“黎川试院”匾额。</p><p> 因为按排紧凑,孔庙我们只是匆匆走过,老远看到那熟悉的和蔼可亲的大师画像。这位儒家学派创始人的仁爱思想已经随孔子学院在海内外开花结果,一千多年来影响整个世界。</p><p> 离开黎川试院时,心中有浓浓的怀念,也有丝丝的欣慰。</p><p><br></p><p> 2020.10.20</p> <p><b> 四</b></p><p><br></p><p><b> 游湖坊</b></p><p><br></p><p> 天高云淡,秋风飒爽。<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大巴穿过一个个山村,一片片田野,前往下午</span>第三站,这是闽赣省和红七军团诞生地——黎川湖坊村。</p><p> 一下车,周围就散发浓浓的红色气息。东面是个空旷的红军广场,广场上竖立一面巨大的工农红军第七军军旗石雕。南面是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那些在黎川牺牲的英雄烈士。北面是红军戏台,戏台原来红军将帅在此发表演说,<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红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阅兵誓师大会在这里举行</span>。西面东角是红军食堂……</p><p> 我们随着导游沿着嵌入鹅卵石的巷道前往村里。油画之乡名不虚传,首先一幅几十米长的油画绘在村边的墙上。画上一位红军和一位村民在井边汲水。两人微笑对视,仿佛谈话,都在一起摇着轱辘,显示军民一家鱼水情深。我们一边走,一边欣赏村寨风情。小巷深深,民居错落,油画、军旗、古檐和新壁共同陪伴我们走进一段壮烈的历史。</p><p> 我们首先到龚家大屋——<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中共闽赣省委、闽赣省革命委员会旧址参观。</span>导游说:“这是明清建筑,占地千余平方米,属旧式砖木结构,单厅重房式屋宇,大小20余间。1933年5月,中共闽赣省革命委员会在此成立,顾作霖、邵式平、毛泽民等曾在比办公、居住。当年,闽赣省委、省革委及省直部委二十余个机关及其负责人全部挤在这栋大屋里”。我看过省委书记顾作霖的住房,床上是破旧的蚊帐,壁上是黑色的蓑衣。只要瞑目,便可遐想当年他是如何度过夏天,如何迎风冒雨。那些红军战士使用的长矛梭标、那些分田分地的标语、那些洵口战斗碉堡的图片……让我们如临其境,感受到过去的血雨腥风。</p><p> 随着团队,我们来到了闽赣省军区旧址——吴氏家庙。导游介绍:“家庙占地600平方米,建于明末清初。1933年6月4日,闽赣省军区正式在湖坊成立,经周恩来、朱德提议,中央同意,肖劲光任军区指挥(司令员)兼政委、彭祜任政治部主任、薛子正任参谋长。当时军区领导人都在这里办公和居住”。在这里,军区的成立、洵口战役和团村战役虽然只是文字简介,但背后是信仰的寄托、生命的付出。我静静地看,目光携带敬仰。我缓缓地走,脚步蕴含眷恋。</p><p> 原路还回与来时迥然不同,似乎多了一些庄严肃穆,似乎有一种精神潜入骨髓。我们最终在红军广场以青山和军旗为背景合影留念。柔和的太阳悬在西天,为我们抹上一层亦红亦黄的亮色。</p><p><br></p><p><br></p><p> 2020.10.21</p><p><br></p><p><br></p> <p><b> 五</b></p><p><br></p><p><b> 游黎川老街</b></p><p><br></p><p> 红色游后,晚上我们主要是古色游。</p><p> 我们来到黎川明清老街游客中心时,天空尚明,灯光已经开启。在结实的麻石路上,导游不停地介绍:“黎川古城位于黎川城区,为国家四A级旅游景区、江西省历史文化街区、江西省旅游风情小镇、中国传统文化建筑旅游目的地、江西特色商业街区,依偎黎河,东起磨市街口,西止古城南门口,依次为磨市街、南津街、校场街和贤四街四段。主要以东西蜿蜒2.6公里长的骑楼式街道为主,有100余幢保存完好具有江南居民特色的明清古建筑……”,我们一边听,一边打量“对铺二丈隔骑楼,长街十里不打伞”的梦里老街。前店、后坊和下门面、上居室的合理格局,让我们领略建筑者的智慧。马头墙、镂花窗、灰色的砖瓦和褐色的门柱刻下了明清的烙印,发亮的灯笼、闪烁的霓虹灯、招展的旗帜和形形色色的布光招牌增添了古街的绚丽。</p><p> 我们跟着导游来到古色古香的门前。下面石雕户对,旁边有石雕画块,上面有门当、灯笼和古床文化博物馆的金字黑匾。跨进门里,我们看到展厅四周全是古床。导游按顺时针方向跟我们对古床一一介绍。描金透雕拔步床、千金小姐架子床、卷棚式宁波千工床、罗汉床……色彩华丽、样式古朴、雕镂精工。<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顶架、立柱、围栏、横楣、门围子都是榫卯组成。</span>有的镶了瓷画,有的嵌了牙雕。有的雕梅兰竹菊、文房四宝是希望子女用功读书;有的雕吉祥如意、民间故事是希望夫妻多子多孙、敬老爱幼;有的雕吉星高照、松鹤延年希望老人长生不老,幸福安康。看到一张非常简约的床,我心里疑问这样的空架子也拿来展出?可导游说:“我们眼前的正是床展压轴戏——由木黄金打造的镇馆之宝黄花梨木架子床”,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地定神细看细听。导游又指给看床前的一段标本说:“这就是黄花梨,五十年才长这么大”。随后我们还观看了博物馆附设木雕名家美术馆,陈列着艺术大师们巧夺天工的国宝级艺术品《八仙过海》《碧海琼峰》《老子》等,精美的技艺让人叹为观止。出了博物馆,我对能工巧匠佩服得五体投地。</p><p> 博物馆出来,天空成了黑幕。此时古街灯火格外明亮,景色格外漂亮,店铺格外热闹。还真幸运!我们的前头出现几个红衣女子在锣鼓声中流畅地舞着金龙,时而向前让龙儿奔腾,时而在原地让龙儿盘旋。在丁字街口,一个披袍者绕圈而行,他的脸时而黑、时而红、时而花、时而青、时而蓝。每一脸谱都有代表意义,由此我联想关羽的英勇正义、典韦的勇猛残暴、包拯铁面无私……观众越来越多,正当兴致浓厚时,变脸者又脚劈一字,两臂张开,仰天吐火,火苗腾空几米高,映亮了大家。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你方唱罢我登场,吐火完毕,一群窈窕淑女犹如凤凰的窈窕淑女整齐地列队,温婉地轻盈地翩翩起舞。黎川老街让我们刮目相看,节日、剧院或影视里的表演节目就在眼前。大家扬眉吐气,尽情地享受一次丰盛的文艺大餐。</p><p> 外面如此,我在里面看到一家戏馆。里间做得更高像戏台一样,背景是穆桂英身披戎装的画像。一男一女站着演唱,旁边有位拉着二胡。前间两边摆着凳子,一些观众坐着倾听。</p><p> 再往前走,导游把我们带进一个生产灌屑糖的小作坊。有的赶糖,有的切糖,有的铲糖,几位师傅在流水线上配合操作。这时市关工委主任谢发明走进店里,要替换操作,工人给他一双手套。他有模有样的赶糖,糖在他的手里有大变小。有人疑问:“芝麻在哪?”,有人回答:“包在圆圆的肚子里”好是神奇!有算长了见识。</p><p> 每一个店都像“瓦子”,都有“包袱”,都有“看点”。我们来到池州学院通俗文学和张恨水研究所。张恨水的雕像、生平、生活和创作一一出现眼前。这位中国章回小说家,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青春期的《春明外史》和顶峰期的《金粉世家》、《啼笑因缘》让我们对黎川多有一份崇敬。</p><p> 一路走着看着,許氏家庙古屋出现。门口挂了三块油画有关招牌。这是黎川又一个集创作、交易和鉴定为一体的场所。里面展画,绘画,赏画,热闹非凡。</p><p>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街头,黎河两桥横架前面。这时导游简介:“我们左面的是新丰桥。它位于县城日峰镇,建于宋、明时期,横跨县城南津街与篁竹街两岸之间。该桥原为木构便桥改为石墩木梁结构的廊桥,五墩六孔,两端城楼式桥堡, 我们正前方的那座古桥叫横岗桥,横跨社苹河汇入黎河的入口处,与新丰桥几乎垂直,古有有双龙饮川之说。始建于南宋,乾隆二年改建,为三孔石拱桥”。两桥桥被灯光打扮得花枝招展,长廊贯通,桥堡耸立,飞檐翘角,气度不凡。我也成为一个见证者,悠悠的历史、杰出的技艺和灿烂的文化凝固在这星月同辉的黎河。</p><p> 河风习习,我们享受秋夜流动的玉波琼影的馈赠。往右转我们一路欣赏河岸的秀美。如果把老街两面的房子比喻一对深清对视的情人,那么河边的房子则是张开双臂的母亲。如果说老街房子的布局像豆腐一样平整划一,那么河边的房子则是元宝一样凹凸有致。河边古风犹存,增加了许多铜像,灯光和建筑布局变化多端。在这里,桂树飘香;在这里,音乐悠扬;在这里,亭台静谧;在这里,广场空旷……聊天、静坐、品味和分享成了主旋律,即使是短暂一暼,我们便能发现并体会安逸、闲适、幸福和快乐。我们只是匆匆的过客,不能深深陶醉其中,脚不停地赶路,甚至无暇回首。</p><p> 我们绕了一圈,又回到下车的地点。两车人的集体活动,只能蜻蜓点水似的停留,只能走马观花似的浏览。虽然是遗憾,但更多的是满足。</p> <p><b> 六</b></p><p><br></p><p><b> 游同胜景区</b></p><p><br></p><p>同胜莅临心跳狂,惊天大笔拓荒凉。</p><p>双溪耀眼鲁班刻,玉鼎扬名金殿堂。</p><p>画卷铺开长十里,诗情宣泄欲千行。</p><p>会仙峰上一遥望,宛若鲲鹏展翅膀。</p><p><br></p><p>注:10月14日在黎川诗友郑文胜和黄少清的陪同下参观了同胜景区。重点游览双溪堂周围。</p><p><br></p><p> 2020.10.27</p><p><br></p> <p>国安假日酒店图</p> <p>酒店广场</p> <p>黎川油画产业园</p> <p><b> </b></p> <p>黎川试院图</p> <p>湖坊村图</p> <p>黎川老街图</p> <p>古街古床展</p> <p>张恨水纪念馆</p> <p>新丰桥</p> <p><b> 游同胜景区</b></p><p><b></b></p><p><br></p> <p>远眺会仙峰</p> <p>新丰桥</p> <p>白天黎川老街</p> <p>古巷</p>